书城保健养生关注孩子从心理开始
49462600000014

第14章 被动攻击行为更可怕

请看一位母亲与一个心理医生的对话。

母亲:我一直认为儿子在性格上很不像自己,骨子里就懒,而且是非常的懒散,做事也总是慢半拍。我想了很多办法,也对他发了不少脾气,可始终没什么效果。

我儿子文笔挺好,有些作文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你如果让他把一篇作文修改一下,他就绝对不会理你,甚至还说自己已经写得很好了。每次都要我动粗或者逼他检查,他才能动笔。

他写作业的时候速度慢,倒不是因为题难不会做。他也不像有的孩子那样坐不住,一写作业就总想干别的。他是老老实实坐那,一笔一划地写,一个字哪怕都写完了他还在上面不断地描,半天才往下写。

每天最让我生气的时候就是早上送他上学。我每次收拾完东西,都得等他。看他始终在那慢腾腾地收拾,给我急得啊,我催他,他仅仅嘴上答应,行动上一点也不知道抓紧。

您说我儿子这样慢腾腾的,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会不会也像有些孩子患了感觉统合失调什么的?

心理医生:他的老师反映过他有动作慢的问题吗?

母亲:……那倒没有,他老师没说过。

心理医生:有没有可能是您的节奏太快,所以他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我不知道啊,也许吧,我做事确实一直都喜欢痛快麻利的。

心理医生:那看来他只和您一起才慢吧?他爸爸对此怎么看的呢?

母亲:好像确实是这样。他爸没有因为孩子磨蹭训过他,他爸的观点是作业能写完就行,出门前东西带好别落下就好,没像我那么着急过。

心理医生:那您出门前是怎么等儿子的,安静地等,还是一边等一边训斥他?

母亲:我怎么可能安静地等!我的心里都急死了!我会一直训他,要他快、快、快!可是不管我怎么说,人家都跟没听着似的,在那还是不紧不慢地收拾!你说气不气人?

心理医生:您训他的时候他是否表现出不耐烦?

母亲:没有,我儿子还是很懂事的。而且我这都是为他好,他怎么可能不耐烦!

心理医生:但是任何人被别人攻击,都会生气。您对儿子的训斥,就是一种攻击,如果他不敢用主动的方式还击,就会用被动的方式报复。您儿子的磨蹭,就是对您的还击。

心理医生分析与建议:家庭教育中,大人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尊重,认为只要自己的初衷是好的,就可以不必讲究交流方式,不必注意细节。但是,孩子和大人一样,不管父母借用的名义是什么,只要受到了父母粗暴的对待,孩子第一时间产生的就是反感和愤怒。但孩子同时认为:对生我养我的父母表达反感和愤怒是不道德的,我不应该这样做,而且我一旦生气,可能会因此失去来自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和认可,是孩子最在乎的。为了维持这一点,孩子只能压抑愤怒,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愤怒。

但是愤怒一旦产生,就要寻找宣泄的出口。既然孩子不能直接表达愤怒,他们就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如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他们却无法守信;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他们却一拖再拖……性情急躁的家长常被这些莫名其妙的情况弄得暴跳如雷,其实这一切“无心之失”都可能是弱势孩子对强势家长的被动攻击。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大学生的自述:

“我平时没觉得我哪里有问题呀!可我为什么就是总喜欢迟到呀?

“我还经常忘记老师交代让我做的事情,事后虽然满口答应,可是就是完不成。我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我们班里最近要在建校周年庆典上出一个节目,我会弹钢琴,正好能派上用场。所以老师就决定让我出一个钢琴演奏的节目。

“可是我每次排练总是迟到,害得所有人都要等我,演出的排练也因此总是不能顺利进行。

“老师为此不止一次批评过我……

“可是,每批评一次后,我不但没有改正,反而迟到得更厉害了。

“结果不用我说你也能猜到,老师被迫让我的节目‘下课’了。

“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究竟是怎么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在我们周围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就会发现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办事极其拖拉,没有时间概念,极拖沓之能事,他们非常喜欢通过让别人等待来控制人际关系,为迟到编造各种谎言。

这类人群做事总是推托,叫他做事情,即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倒垃圾,他们通常是回答得好好的,但他们往往会拖很长时间也不把这件事情做好,当我们提醒他们时,他们又满口答应,但仍然拖到猴年马月。

他们还会“选择性遗忘”很多事情。当他们在和人相处的时候,他们表现为害怕亲密的关系,如对爱情常有一种恐惧感,老觉得爱情很可能是一种陷阱,总是故意和关系近的人保持距离。

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总感觉受伤害、失败,其它人总想控制他、对他摆架子,但又对其它人表面上顺从。这样的人好像也说不出有什么大的不妥,可是有时候又会被他气得无可奈何。

以上提到的这类人群的个性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被动攻击个性,而这种个性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就会成为一种人格缺陷,称之为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格是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表面上,拥有这种人格的人,显得很谦卑、很顺从,在很多方面,都比较被动,有点逆来顺受的感觉。别人常说“这种人没脾气”,他们常常被别人描述为大好人。

美国心理学家赖特纳·韦特默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被动攻击人群的行为方式,还有另一层面的作用,就是消极抵抗。他们常用的方式,就是没有反应:其实,没有反应,就是一种最明确的反应,它可以代表厌恶、拒绝、蔑视等负性情感,这是一种无声但又十分有效的攻击手段。“被动攻击”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对于存在被动攻击个性的当事人的治疗,可以让他们逐步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是可以得到纠正的。以下是对依赖型人格的一些处理建议:

1.相信他人。

不要单单凭你的主观臆断来相像他人让你做事情的动机。你要知道你并不会读心术,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如果其它人做的某件事情对你造成了伤害,请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处理这一件事情上。不要威胁别人,如果别人真的伤害了你,就用合理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2.对己真诚。

在任何情况下,确定你真正的需要和欲望。确定自己的极限。你需要确定两种行为极限:什么样的行为是你可以忍受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你愿意做的。记住,你对别人的期望,也会是别人对你的期望。

3.认真对待他人的要求。

面对他人的要求要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并要求对方明确地回应:清楚地知道你想要什么?多用“我”字开头,避免泛泛而谈。特别要注意指出对别人哪些地方不喜欢,哪些地方是喜欢的。无论何时你没有得到清楚、直接的答案时,就再问一遍,但不要怒气冲冲地问。

法国北部诺曼底的一个小镇,有位面包师傅经常到隔壁农场买牛油。面包师傅发现每回购得1.5公斤重的牛油块,都被人偷斤减两,而且问题一再重演。终于,忍无可忍之下,他将农场主人揪送法办。

法官问农场主人:“您有磅秤吗?”

“有的。”

“你少了称重量的砝码吗?”

“我是少了几粒砝码块,重量不齐。”

“那您又如何能称出牛油块的重量呢?”

“跟您据实禀报,法官。根本不需要砝码!”

“怎么可能?”

“事情是这样子的,当面包师傅很赏光地到农场买牛油,我也决定采购他做的面包。而且,每次就用他送来的1.5公斤面包当作砝码,称出等重的牛油回卖给他。如果他不服,认为被欺诈,这不是我的错,是他的。”

你的行为就是别人对待你的“砝码”。人最重要的品格就是诚实,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

4.就事论事。

关注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不要把陈年旧账翻出来,也不要盯着遥远的未来。有时候要做出合理的让步,并为可能带来的结果做好准备。

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顾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

老禅师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没多久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而人,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后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惶失措。

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件衣服。”

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它师兄弟,此后再也没有人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会使人生得到升华,在升华中找到平静,在平静中得到幸福。

5.勇敢面对。

如果别人伤害了你,告诉他们“我感觉受伤了”。如果其它人说了很愚蠢的话,请对他重复一遍他说过的话,“你刚才说了……”这可以有效地维护你的权力。

知识窗:

应该承认,被动攻击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不过这种智慧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首先,这些人意识不到,别人的主动和自己的被动,不一定是别人压迫自己的结果,而有可能是自己的性格倾向,导致别人以压迫的方式和自己互动;他们意识不到,被动中也蕴涵着攻击,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攻击;他们也难以察觉,他们能从被动攻击中获得好处——赢得同情、获得声援、将别人置于被告和施虐者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