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
49461700000009

第9章 文成县国民经济与农民收入变化特征(3)

中速增长地区有大峃镇、珊溪镇、百丈漈镇、西坑畲族镇、黄坦镇、龙川乡、巨屿镇、金炉乡、龙川乡、黄寮乡、十源乡、下垟乡、富岙乡、峃口乡、金垟乡、公阳乡、平和乡、东溪乡、朱雅乡等乡镇,增速均在10%~20%。

缓慢增长地区有玉壶镇、樟台乡、二源乡、岭后乡、周壤乡等乡镇,增速均在10%以下。而增长最慢的是周壤乡,增速仅4.2%。这说明文成县内各乡镇之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相差较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上述研究表明,地区间差距越来越大。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差距逐年扩大,每个乡镇农户间的差距扩大化趋势是一致的。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纯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份额多,特别是粮食作物收入份额明显高于高收入地区,而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份额低于高收入地区。

据调查,造成高、低层次收入的农户不同增长幅度的原因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差异。农户之间文化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劳动力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民收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负担差异。劳动力负担人员比例的差异也是造成户均收入不等同增长的原因。(3)行业差异。从高收入户和低收入户收入情况来看,高低收入户的收入来源都是主要靠家庭经营,而不是外出务工。所不同的是,低收入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第一产业,而高收入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第二、三产业。(4)地区差异。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以及各种资源占有方面的差异极为突出。

4.3.2区域划分

依托大峃产业发展核心及56省道产业发展轴带,综合考虑东、西两大特色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可将文成县分成7个经济片区。东部生态经济区重点包括大峃中心城市片区、珊溪-巨屿片区、玉壶片区、峃口片区4个经济片区。西部生态经济区重点包括南田片区、西坑片区、黄坦片区3个经济片区。

(1)大峃中心城市片区。包括大峃中心城市、龙川、樟台、里阳和金炉5个乡镇。该片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①全面加快大峃中心城市的改造建设、加快樟山生态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大力促进大峃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完善,增强城市人口集聚与产业承载能力,建设小县大城的核心城市。②整体规划统筹安排里阳、金炉与大峃中心城市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大峃中心城市片区的整体发展。

(2)珊溪-巨屿片区。包括珊溪、巨屿、仰山、桂山4个乡镇。该片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①围绕“一江(飞云江)、二湖(飞云湖和烟雨湖)、三沿(沿江、沿湖、沿线)、五区(娱乐商务区、休闲度假区、观光旅游区、生态农业区、生态工业区)”,全面整合区域的开发建设。②以发展汽摩配、特钢及有色金属制品机械加工等生态型、科技型、环保型工业为主体,以发展优质茶叶、早春蔬菜、优质杨梅、花卉苗木等绿色品牌生态农业、飞云湖休闲度假旅游业为重点,逐步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③建设巨屿生态工业基地,打造循环经济特色工业园区。巨屿生态工业基地(一期)实施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进一步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巨屿生态工业基地(二期)重点发展机械加工、汽车配件等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④以建设珊溪镇湖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中心为标志,以飞云湖为核心整合珊溪-巨屿周边特色景区和旅游资源,建设“珊溪-飞云湖:湖区景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3)玉壶片区。包括玉壶、周壤、上林、东溪、金星和朱雅6个乡镇。该片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①充分发挥侨乡文化与华侨资源优势,加快玉壶镇的改造建设步伐,加快与华侨归侨回乡休闲旅游、度假疗养、归乡养老相关的度假公寓、养老别墅等房地产开发,把玉壶镇建设成为以侨乡为特色的康居、休闲、旅游、生态精品小城镇。②以建设玉壶镇侨乡文化风情休闲旅游中心为标志,以玉壶镇及朱阳九峰为主体,整合周边区域山水生态与观光休闲农业等旅游资源,建设“玉壶-朱阳九峰:侨乡文化风情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③以发展“养殖(牛、兔)-沼气-茶叶(茶叶、油茶、水果、蔬菜及中药材等)-观光旅游”立体循环农业为重点,探索建立玉壶侨乡风情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与周边生态景观观光休闲旅游、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发展布局体系。④加快东溪至朱阳九峰公路等通景公路,加快玉壶镇与周边乡村通乡(村)公路,以及供电网络建设,加快区域整合发展步伐。⑤优化开发周壤工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生态环保型来料加工业。

(4)峃口片区。包括峃口、平和、公阳、周山、双桂和金垟6个乡。该片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①加快区域农村经济调整步伐,以近郊农家乐休闲旅游、有机茶叶基地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发展旅游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绿色有机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②重视水电资源开发,加速九溪电站建设。

(5)南田-二源片区。包括南田、二源、十源、黄寮乡4个乡镇。该片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①加快南田历史文化古镇的改造建设,加快刘基历史文化开发步伐,带动历史文化游、观光休闲度假游和休闲农业游等旅游业的发展,建设以南田镇刘基历史文化休闲旅游中心为核心的“南田-刘基庙:高山台地平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②围绕高山蔬菜、绿色稻米、高山雪梨和特色养殖业、淡水养殖,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的高山高效农业生态园,带动以“养殖-沼气-绿色大米(高山蔬菜、水果)-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立体循环农业发展,建设具有区域特点与产业优势的经济体系。③加快新56省道至南田连接线建设步伐。

(6)西坑片区。包括西坑、百丈漈、岭后、石垟、下垟5个乡镇,以及石垟林场和叶胜林场2个林场。该片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①建设两个生态休闲度假经济区,包括:围绕石垟林场山区生态休闲旅游中心建设,整合铜铃山、龙麒源、猴王谷、岩门大峡谷和西坑等周边旅游资源,建设“石垟林场-铜铃山:山区景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围绕百丈漈镇百丈飞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中心建设,整合百丈漈周边的旅游资源,建设“百丈漈-百丈飞瀑:瀑布景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②加快西坑镇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西坑是沟通“石垟林场-铜铃山:山区景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百丈漈-百丈飞瀑:瀑布景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南田-刘基庙:高山台地平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三大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经济小区,是文成西部生态旅游经济带的重要旅游集散中心。③全面整合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如56省道花园至西坑段,景区通景公路网建设,服务旅游业发展的服务设施建设等。

(7)黄坦片区。包括黄坦、富岙、云湖3个乡镇。该片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①围绕“养殖-沼气-苗木(茶叶、水果、蔬菜、药材)-旅游”立体循环农业发展,发展包括畲族风情园、畲族农家乐等特色民族风情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业,建设具有区域特点与产业优势的经济体系。②逐步推进以品牌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包括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绿色蔬菜基地、绿色水果基地等。③加快对黄坦后备产业基地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④加快发展来料加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