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
49461700000031

第31章 附录:相关研究论文(3)

平阳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红色旅游,开辟红色之旅是沟通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一条好渠道,可以扩大就业,增加老区人民收入,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为了顺应红色旅游发展需要,平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举红色旗帜,访名人故里,购商务礼品”的旅游发展思路,极力支持平阳县山门和凤卧两镇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山门、凤卧两镇位于平阳西部山区,当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拥有红色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优良组合,是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门镇是革命老区,素有“浙江延安”之称。早在20世纪30年代,山门人民就在曾山、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山门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闽浙皖赣4省边区主任公署国共合作谈判地,山门大屯村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驻扎地,山门凤岭山畴溪小学是当年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创办地,山门街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改编的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北上抗日始发地。凤卧镇是市级欠发达乡镇,西靠文成,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23174人,总面积37.5平方千米,境内有闽浙边临时省委及红军挺进师驻地、浙江省临时省委成立地、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等革命胜迹,是浙南革命老区和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

近年来,平阳县山门、凤卧两镇紧紧依托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和红色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老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大大增强。

浙江省一大旧址和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成为国内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旅游业的发展全面带动了老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给两镇农副产品深加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该区域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带动山区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这既是扶贫工作新思路、新方式,深入挖掘扶贫工作新优势,也是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3.4深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农业开发是欠发达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的现实选择,也是扶贫资金投入的重点。温州市每年都在欠发达乡镇培育建设一批绿色和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其上规模、成气候,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拳头产业和品牌产品。要继续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茶叶、笋竹、田鱼、中药材、食用菌、高山蔬菜、食草动物、名优水果、花卉苗木、海产养殖为重点,培育一批区域化布局、组织化联结、专业化生产的特色农业强村。如,中药材的生产带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文成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项目的实施对该县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文成县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中药材基地土层厚、土松、阳光充足,非常适宜“浙八味”等常规药材的种植。中药材是文成县“七大”支柱产业,2001年在县扶贫办的引导下,该县从磐安、福建、江苏引种试种成功,近年逐步发展,在中药材种植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到2007年,文成县全县已建立金星、周壤、西坑、百丈漈4个中药材重点生产基地,两个专业合作社,一批示范基地,共发展草本中药材基地近200hm2,木本药材基地400hm2,年产值700万元。带动农户2000多户,户年增加收入2200元。“中药材产业化发展”项目的实施促进了该县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药材的有序生产和中药材品牌建设与宣传开发运行新机制的建立,进而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该县中药材产业管理水平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3.5与时俱进,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为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难卖,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商务部于2006年启动了“双百市场工程”,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后,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国家标准实施改造升级,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快发展连锁经营,农产品流通环境得到改善,食品安全系数增加,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农产品的连锁经营就是把大规模农业生产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思想引入零售业,通过规模经营和资源共享来降低企业经营的平均成本和每一单位的边际成本来提高市场绩效。企业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财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范。

为了进一步加快欠发达乡镇奔小康进程,整合资源的优势,用现代流通方式,走连锁经营之路,让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走进城市,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探索扶贫工作新思路,使欠发达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竞争能力、社会发展潜力得到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如,永嘉县整体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永嘉县整体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以楠溪江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现有的“楠溪江菜园”56家连锁店为基础,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楠溪江菜园,是公司“CGF绿色食品产业化工程”连锁专业店建设的实验项目。2007年,公司投入试点经费200万元,现有“楠溪江菜园”连锁店56家,主要销售楠溪江原产农副产品。

“楠溪江菜园”连锁店平均单店销售额达1000元/天,公司的配送率20%,年配送额达3000万元。目前,“楠溪江菜园”在温州已形成一定规模,知名度与日俱增,逐步被消费者所认可。随着公司配送系统的完善,经济效益将越来越明显。

同时,公司在楠溪江菜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建立分销业务网点近2000家,配送金额达1500万元。为温州市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开辟窗口,建立了流通渠道。

实践表明,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有利于调整和改变楠溪江农产品流通方式,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生产资源,延长产业链,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有利于促进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加快推进永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贸工农一体化,壮大市场主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生产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减少流通环节,规范流通秩序,提高流通效率。这对欠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带动作用大,既为县乡两级财政增加收入,又是当地广大农户实现增收的新举措。

可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实际问题,为全面达到小康水平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试点经验。

4结语

总之,每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的巨额扶贫资金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项目并未能发挥真正的扶贫作用。究其原因,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是问题的关键。扶贫资金投向应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根据社会项目的成本效益评估原则,建立有效的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体系,实现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2)对扶贫资金使用过程实行“阳光工程”,加强分配使用过程中的审计监督。

(3)转换扶贫资金使用思路,使扶贫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

(4)强化和推行绩效管理。对项目实行绩效评价,并把绩效评价作为资金分配的一项因素,奖优罚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5)扶贫要扶大贫。省市应从宏观、政策方面扶贫,而不是去结对一个村。

一个村能做多大事?一个村长有多大能力?省市要放权给县里,明确给一个县多少钱办多少事即可,3年后去考核,只要完成考核目标扶贫效益就出来了。

参考文献

[1]陈国胜.温州市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52-63.

[2]褚利明,余蔚平,卢贵敏,等.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04(7):48-56.

[3]陈国胜,胡文显,金胜华.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财政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665-11667,11705.

[4]姜炳寅,张晓光,李惠.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3):17-19.

[5]何剑.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06-6608.

[6]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注:本文发表于《河北农业科学》2009(2),作者:陈国胜 金胜华 胡文显 吕慧静 崔丽利)

基于人本发展理论下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对策体系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经济学的梳理,引用李佐军的“人本”经济思想,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基于这样的理论模型,我们分析了温州市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大概可以归为四类:制度、要素、分工和农民自身问题。结合温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情,我们提出了四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农村经济发展 人本发展 政策体系

1.人本发展思想综述

效率与公平永远是经济学要讨论的主题。福利经济学仅仅关注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而对于社会公平问题,福利经济学却避而不谈。罗尔斯的《正义论》提倡自由市场主义,追求自由公平公正,消除贫困。古典经济学家并没有重视经济发展中人的平等发展。舒尔茨作为“穷人经济学”的代表,开创了人本思想的首例,他认为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舒尔茨的经济学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思想,对后人影响广泛。继承前人对平等问题研究,阿玛蒂亚·森更加注重人的能力发展,甚至把人的能力作为发展的真正内涵,并在其《以自由看待发展》、《论经济不平等》、《贫困与饥荒》等著作中提出了此类观点。

由此可见,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已经发生变化,“人”被重新发现和重视,人力资本、人类行为以及激励约束人行为的制度、信息和分工等逐步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热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在总结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人本发展理论,普遍的适用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实情,对我们农民增收工作起到了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制度引导人,要素装备人,分工安置人,发展依靠人。从而突出人及人的行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制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要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良好的生态保护体系都为农民提高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产业承接和产业开发正使农村经济融入市场经济体系和区域分工体系中,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而这一切都是为农民自身发展做好各种准备,最终归结为农村经济发展还是依靠和满足农民自身。

近期,温州正如火如荼地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促进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正需科学理论指导;因此,本文提出“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思维颇具政策实践意义,为温州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分析提供思路,也为温州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结合地区经济特色,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创新:一、注重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启动市场内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是单纯的政府“输血”式扶贫,而是注重政府引导下产业开发,促进欠发达地区市场自身“造血”式的内生发展。二、运用人本理论模型对温州特色的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实践进行分析,不仅仅拓宽了理论的范畴,也梳理和分析发展瓶颈和致富困境,探索驱动经济内生发展的有力措施。三、深入模型四大要素的内生机制研究,不是着眼于因素本身分析,而是探讨促成模型的四大要素形成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作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