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子
成书时间:春秋末期
背景搜索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鲁国是当时的文化中心,比较重视礼教,孔子也受到了这种有益影响,孔子幼时,“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他小时候家境贫寒,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贫困促使他较早谋生做事,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他青年时期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请教过多位学者,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孔子已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他博学多才,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为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为鲁国发生内乱,孔子避乱到齐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想方设法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孔子的苦心没有白费,经过一段时期,孔子的声名终于传到了齐景公的耳中。第二年,齐景公恭恭敬敬地向孔子询问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认为他说得非常有道理,准备重用孔子。眼看多年的理想有望实现,孔子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没想到齐相晏婴却从中阻挠。一方面晏婴在齐国掌权多年,很有政绩,而另一方面孔子身为鲁国人,刚到齐国不久,这样,由于晏婴的反对,这件事情于是作罢。失望的孔子不久返回鲁国,将主要精力放在讲学授徒上。51岁时,孔子被授予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的职位。“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齐夹谷之会,鲁国由孔子相礼,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对齐国有所警惕。齐景公想要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责备景公,使齐侯答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认为地方势力太过强大,就会威胁国君的统治,导致国家的动乱,因此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遭到三家大夫的强烈反对,没有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名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大失所望,认为自己在鲁国已经难有作为,于是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历尽艰辛,“累累如丧家之犬”,却始终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据说,子路在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深刻而形象地概括了孔子理想主义者的形象,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将孔子从卫国迎接了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被尊为“国老”,虽然位望尊贵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3000余人。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影响深远。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孔子年纪大了开始喜欢读《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晚年丧子,对孔子是一个沉痛的打击。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他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亡我!天亡我!”这一年,鲁国贵族在鲁国西境大野泽地“西狩获麟”,捕获了一只叫麟的兽,不久死去。麟在当时被认为是瑞兽,是圣人的象征。孔子触景生情,悲叹道:“吾道穷矣。”认为这件事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不再进行《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第二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去世。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作品解读
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不过,他的思想却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符。孔子所处的时代,奴隶社会正向封建社会过渡,周王的势力日益衰微,诸侯割据,相互混战,大诸侯国不断兼并小的诸侯国,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决定它的生死存亡。而孔子对这种状况很不满意,他的理想是遵循“周礼”所规定的君臣父子的尊卑等级制度,这在当时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具体来说,“仁”就是孝悌和忠恕。孔子认为孝悌是家庭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人应该对长辈孝(尊敬、服从),对平辈和下辈悌(友爱);忠恕是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人应该对上级忠(忠诚),对同级和下级恕(宽恕)。孔子的“仁”还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人民。
孔子很重视人论,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仁爱谦让,克己守礼,这实际上就是“和”的精神。“和”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面。
孔子重视现实生活和人的价值。他对饮食和衣饰都有自己的一套讲究。有一次马棚失火,孔子先关切地问人烧伤没有,不问马的死活,而当时一匹马可以换好几个奴隶。孔子不太相信鬼神,从不谈论怪力乱神那一套。
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官办教学,孔子对这一点很不满,他主张有教无类,他创办私学,尽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孔子的学生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他的学生有3000人,其中最优秀的有72人。
孔子教授学生并不是在课堂上一本正经地讲大道理,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讲学的地方,有庭院、有卧室、有讲堂、有郊外,有时在旅途中的马车上就讲起学问来。他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偏爱,得到了学生的尊敬。
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孔子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强调学以致用。
他教育学生,知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掌握。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意思是我也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人。他教导学生学习要有诚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了就是懂了,不懂也不要装懂。他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提醒学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温习以前学的知识。他认为“满受损,谦受益”,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学生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具有独创性,他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都在《论语》之中有所体现。
妙文精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中华书局,2004年版)
知识链接
链接一 昔仲尼,师项橐
有一个著名的“昔仲尼,师项橐”的故事。在河南省修武县城西的五里堡村头路边上,矗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五个楷书大字:孔子问礼碑。
2000多年前,春秋孔子向一个7岁的孩子项橐问“礼”的事就发生在这里。
有一天,他们来到了郑国。
忽然,看到一个孩子在地上堆砌着碎石玩,挡住了孔子的车。驾车的子路对那个孩子吆喝道:“嗨,小孩子,让一让,让我们的车过去!”
可是,那孩子没有理睬子路,仍专心致志地堆砌着瓦石。
孔子摇了摇头,从车上下来。
他走到小孩子面前,生气地问:“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啊?到边上去玩,不要在这挡住我的车。”
那孩子抬头,望了望孔子,反问道:“老人家,你看看我修造了什么?”
孔子低头看,哈,地上是孩子用碎石堆砌成的一座城堡。
那孩子眨眨眼睛,质问孔子:“那么,请问老人家,按照礼节,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呢?”
孔子一时竟不知怎样回答好了。
他想:是啊,虽然这只是孩子摆来玩耍的城池。但在孩子的眼中这却是一座真正的城池!
再说,城是死的,车是活的,当然城不能给车让路。应该车绕道过去。
还有,人家孩子的城池是先有的,我毕竟是后经过这里呀……
我倡导礼仪,看来我还不如这个孩子懂礼节……
想到这儿,孔子不生气了,问:“你说得对。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答:“我叫项橐。”
孔子又问:“你几岁了?”
项橐说:“七岁。”
孔子感叹地对身边的众学生说:“三人行必有吾师!项橐这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在礼节方面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说罢,孔子告别项橐,和学生们驱车绕“城”而过。
链接二 百家争鸣
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在这之后的2000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再也没有哪个朝代可以超越那时的辉煌。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特别是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华文明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代表本阶层的利益对社会变革发表了不同的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在我国学术史上、文化史上、思想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百家”并不是确切的数字,只是说明当时流派众多,诸子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关于对诸子百家的派别归类,司马谈列举了六家,“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艺文志》中的刘歆《七略》的诸子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不谈,所以称“九流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