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49448400000037

第37章 官民何以常对立

民间传言说,鸡飞狗跳,会不会是地震征兆?官方或保持沉默,或出面告诫:不要听信谣言。结果,或发生了地震,或啥事也没有。

河南杞县一度盛传,放射性物质钴泄漏。整整一个月时间里,官方失语,媒体遵旨而失声。结果,传言越传越真,一发不可收拾,杞县民众开始集体大出逃。为官的这下急了,被迫开始发布“真相”。

2010年盛夏,湖北武汉3名女婴呈现性早熟体征。家长怀疑和孩子一直喝的“圣元”奶粉有关。于是乎,奶粉再一次遭遇信任危机,公众不知所措,议论纷纷。面对汹涌民意,卫生部介入调查。调查结果说:湖北3例婴幼儿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奶粉无关;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奶粉和其他婴幼儿奶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奶粉中的内源性的性激素,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

对于这样的结果,一位患儿家长用“失望”、“无助”、“愤怒”来表达他的不满。不少网民也对这样的结果表示怀疑。说实在话,善良的人们心情甚是矛盾:一方面希望就是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又不相信这样的结果是真实的。

所以希望它是真的,因为我们已经假不起。试想,如果性早熟果真与食用奶粉有关;如果奶粉中激素含量异常,那将会引发奶粉业怎样的一场地震?!如果一切成真,我们的孩子还喝什么?我们并不坚定的信心势必会再一次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而所以不相信它是真的,是因为官民之间本能反应的对立。比如说地震之可能,民众宁信其有,官方一定会断言它是谣言;比如说放射性物质泄漏,民众说得有鼻子有眼,官方却坚定地斥之为谣言,并放言要追究“谣言惑众”者的法律责任。在圣元奶粉事件中,官方口口声声说“无关”、“没有异常”、“不会产生危害”,而对于可能性则一概予以否认。面对公共事件,官与民,本能的反应经常就是这样截然不同甚至完全对立。

官民何以经常对立?根源在于官民不同的思维习惯。官方总是觉得,老百姓知道得越少越好;知道太多了,不利于稳定。在封闭性的社会体系中,这样做效果很好。殊不知,信息畅通的当今社会,瞒得了一时,或瞒不了一天;瞒得了一天,或瞒不了一周。更何况,公民意识普遍觉醒,意见观点日趋多元,民众不再轻信官方结论,不再迷信权威观点。“没有愚昧的群众,只有愚昧的领导!”诚哉斯言!

官民思维之大不同,源于官民之间的相互不信任。为官者总觉得民是刁民,不能晓之以理,只能严加管制;为民者总是觉得官员说的是假话,代言的是利益集团,“天下乌鸦一般黑”。所以就难怪,当有省委书记和闹事的出租车司机对话后感叹:咱们的老百姓还是很通情达理的。也难怪,每每遇到个说点人话的官员,老百姓就愿意将他的事迹口口相传,视他为好官。

公共事件突如其来,公众需要知道真相,官员们不妨都把自己还原为普通公民,把你掌握的信息毫无保留地告诉公众。至于说类似性早熟与奶粉之间的因果关系,让专家各抒己见,让公众自己作出判断。否则,官员就自然地选择了民众的对立面,引发反感。更严重的是:社会不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