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49439600000013

第13章 温州(3)

温州市实验中学

一、学校概况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是一所在温州市起示范性和实验性作用、在浙江省内外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集团学校,也是浙江省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它的前身可上溯到1944年的“永嘉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自1989年学校被正式定名为“温州市实验中学”以来,率先在温州市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此后,又在全市首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致力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领域的深层次改革,通过一系列新制度的实施,办学质量明显提高,迅速崛起成为浙南名校。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示范学校、浙江省文明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科研兴校200强、省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温州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

学校现有广场、南浦两个校区以及民办绣山中学和国际班等4个教学点,112个教学班、450余名教职工、5500多名学生。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75人,省特级教师、享受教授级待遇中学高级教师3人,市名师、名班主任6人,省教坛新秀8人,市师德楷模5人,市教坛新秀、中坚、夙将、骨干教师90人次,全国、省、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70余人次,省、市“春蚕奖”、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50余人次。

二、教科研历史及现行主要制度

学校始终将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为了更好地促进教科研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学校近几年健全和规范了教科研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和修改了《实验中学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实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验中学课题管理规定》、《实验中学教学奖励条例》等。

作为浙江省科研兴校200强学校和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学校将“科研强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写进了学校2006-2010年的发展规划。学校在全市率先实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谐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分层走班教学实验,探索质优生培养模式,尝试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校始终将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看作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自2004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年级组、教研组或备课组等“集体合作”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既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促进了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科学、语文、社会思品三个学科组先后被评为温州市先进教研组。

学校后勤部门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非常支持,科研投入有保证。近几年,学校的教科研专项经费逐年增长,从2004年的16万多元增加到2009年的50万元。

三、教科研的成效及影响

作为集团化、实验示范性的初级中学,温州市实验中学近年来依靠教育科研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并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思想行为,改变着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校《初中思想政治课“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曾获浙江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该课题研究不仅使学校思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而且参与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成长很快,相继获得全国、省、市优质课一等奖和省市教坛新秀称号。为此学校还召开了省市级的思政课堂教学104研讨会,推广该项课题研究,得到省教研员和许多同行的赞誉。

近几年学校课题研究特色鲜明,成果显着。研究的课题既有涉及学校管理层面的大课题,也有学科层面、课堂教学层面的小课题。2004-2009年度,学校有52项课题成果在省、市课题成果评比中获奖,其中《网络环境下管理平台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获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项课题成果一等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过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获浙江省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初中生同伴关系与自我概念发展的实证研究》获浙江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小学美术创作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推广奖。学校先后四次荣获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积极推广,促进了学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

许多教师在教学之余,不断反思,勤于笔耕,写出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仅2007-2008年度,学校就有140多篇论文案例获市二等奖及以上奖励,230多篇论文案例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及省、市级教育报刊上,特级教师王五一老师还出版了个人专着《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学校教科研处每学期编印两期《教科研信息》供老师学习,至今已编印了《校本研修专刊》、《教学反思集》、《主题校本教研专刊》、《优秀课题成果集》、《教师读书会专刊》、《优秀论文案例集》等,每学年学校还召开教科研大会,推广教科研成果,对各类教科研成果进行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

一、学校概况

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由瑞安市教育局直属管理,市新区建设管委会投资1.1亿元创办的公立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占地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建有一流的校舍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生2500多名。在编教师178名,其中专任教师140人,中学高级教师63人,省教科研先进个人1人、省教坛新秀3人,温州市名教师1人、教坛新秀13人、教坛中坚3人、骨干教师7人,瑞安市教坛新秀56人,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59人,全校教师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也为学校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科研历史及现行主要制度

学校从创办即成立教科室,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教科室主任、专职教科员具体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八位兼职教科员系学校教研组组长。学校为教科室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每年有专项资金用于购买教育科研书籍和报纸杂志。

2004-2008年度教科研经费的投入达120多万元,主要用于教师课题研究、外出学习和教育科研奖励的支出。

在《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2005-2010发展规划》中,有学校教育科研的中长期规划,学校制定了《瑞安市安阳实验学校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2006-2010年教师培养计划》。教科室编印的《安阳实验中学课题管理手册》,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使课题研究更加有序和有效。加强教科研活动过程管理,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保存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加强教师发展过程管理,切实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三加强”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还有效提高了学校教师的整体教科研水平。

三、教科研的成效及影响

五年来,教科室通过《安阳实中报》、《教科研视野》不定期印发资料供教师学习参考,使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得到进一步推广,参与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中学校有300多篇论文获奖,其中50多篇教育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16位教师获得温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4位教师获得温州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和骨干教师称号,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级课题《校本名师培养的行动研究》的研究。该课题成果获得温州市一等奖、浙江省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并入选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选编(2008年)》。

省级课题《构建航天科技特色学校文化的实践研究》的研究阶段成果——校本课程《航天》2008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得到航天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工程院钟山等四位院士亲临学校参加校本课程的首发式,省内外20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创建航天科技特色学校的相关活动,活动资料入选浙江省教育厅“建国60周年教育成果展”,课题研究成果被推荐参加浙江省教科规划办(2008年度)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评选。

五年来学校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先后获得“浙江省示范学校”、“浙江省I类标准化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温州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温州市文明单位”等70多项荣誉,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校的办学效益得到上级领导与全社会的赞誉与认可。浙江电视台、《教育信息报》等新闻媒体对学校办学成绩多次作宣传报道。黄发彩校长入选《中小学管理》2009年第一期封面人物,并以《攀亲航天打造特色》、《新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介绍学校航天科技特色学校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所取得的成绩。

现在学校正以《构建航天科技特色学校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深入研究为契机,全体师生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向打造一所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有广阔发展潜力的省内有知名度、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目标迈进。

温州市实验小学

一、学校概况

办学理念:创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

校  训:关注世界,关爱生命

学  风:异想天开,脚踏实地

教  风:惠风和,百舸争流

校  风:兼容并蓄,自我超越

创办于2002年8月。共有两大校区,一个国际部,一所民办小学。现有87个教学班,3488名学生,277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11名,省教坛新秀16名,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51名;中学高级教师53名,外籍教师5名,教师平均年龄30.2岁。

位于温州市新旧行政中心区,周边有世纪广场、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歌剧院、九山湖、江心屿、籀园等市政公益设施、旅游胜地和历史古迹,教育资源得天独厚。

办学以来,学校遵照“创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办学理念,在每一个环节进行了教育适应性的探索,以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进行了配方课程、差异课堂、套餐式分层作业、“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评价、生命德育和整理课教学等面向每一个孩子和孩子差异发展的探索;还在面向每一位教师和教师特色发展,面向每一门学科和学科品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学校提出“教师特色发展”理念,通过特色课、个性课堂、风格教师,进而发挥名师工作室、首席教师流动站的作用等方式,以培养具有人格魅力、竞争实力、生命活力的教师队伍。还提出“学科品牌发展”战略,开发品牌课程,建设强学科。

浙江省教科院专家来校调研,认为“作为优质教育和特色教育的旗舰”,温州市实验小学“冲破学校之间不断升级的‘学业竞赛’怪圈,走出了一条不同常规的高质量办学之路,为小学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

二、教科研历史及现行主要制度

五年来,学校科研快步发展,初步确立了在温州市的领先位置。学校逐步确立科研兴校战略,实现了教育科研的“三个转变”,转向教育现场,转向教育的各个层面,转向帮助教师的发展。

1.课题立项

2004年12项,2005年7项,2006年10项,2007年11项,2008年22项,2009年13项。

2.课题获奖

2004年:市二等奖1项。

2005年:省三等奖1项,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

2006年: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007年:省一等奖1项,市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2008年:省一等奖1项,市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2009年:省二等奖1项,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

主要制度有:《温州市实验小学教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温州市实验小学“做成一件事情”实施方案》、《温州市实验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室(院、组)的管理办法》、《温州市实验小学教育、教研成果奖励方案》、《温州市实验小学教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三、教科研的成效及影响

1.配方制学校课程的建设。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适合的课程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内容:课程套餐式、实施多样化和学习主动性。成效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中央教科所江明教授称配方制课程是课程实施领域的一项创新性实践,东北师大杨颖秀教授高度评价了课程创新取得的成效。成果获浙江省2005年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温州市第二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温州市2008年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方展画院长作序的成果专着《我们的教育梦:让课程关爱学生的差异发展》于2007年11月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