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与信息业概念相同。在我国,在工业与信息化部成立之前,中央的信息产业部,地方的省、市、地区的信息产业厅、信息产业局,负责国家和各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的制订,承担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服务信息化等任务。
1997年北美行业分类系统中,信息产业指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具体包括三大类:生产和分发信息及文化产品的行业,提供传递或分发这些产品以及数据或通信方法的行业,处理数据的行业。这个分类没有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的生产制造包含在内,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2002年,新的北美行业分类系统将信息产业分成以下行业: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传播业、互联网发行和传播、电信业、网络服务(包括搜索引擎、数据处理服务业)以及其他信息服务业。
从学术层面看,对于信息产业范畴的界定不同。赵正龙将信息产业范畴划分为:信息技术产业(信息设备制造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信息内容产业,第三产业中与信息的生产、收集、整理、传播联系密切的行业如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第一、第二产业内部和非信息部门内部的信息部门,包括第二信息部门(赵正龙,2003)。不同定义内涵的多寡体现在涵括了其中的不同的项的组合。例如,波拉特等认为,信息产业是从事信息生产、处理、流通、分配活动的部门和机构的集合,该定义包括上述五项。
此外,左美云从信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角度观察,认为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并按照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工业(二次产业)、信息服务业(三次产业)、信息开发业(四次产业)(左美云,1998)。
5.信息经济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信息逐渐被视为一种商品和经济资源,并发展成为信息经济。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具有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出现了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类似的称谓还有:“新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它是以信息商品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主导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根据香农的信息定义,信息是不确定性之差,即在接受信息之前,对情况不了解、不确定性较大;在接受信息后,不确定性减少或消除了,从而获得新知识。最早提出“信息经济”的是美国的马克卢普,他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首次提出“知识产业”,该产业包括了教育、科学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体、信息设备和信息活动五方面,并测算出知识产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比例。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发展了“信息经济”的概念,他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认为,发达国家已经从前工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最终到达后工业社会阶段。在新的社会阶段,经济活动的基本战略资源、工具、劳动环境、文化观念都有一系列的变化。这个新的社会阶段即是信息社会。美国企业家保罗·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也阐述了“信息经济”,认为每件产品、每次劳务都包含了物质和信息两种成分,在信息经济中,大量产品和劳务中的信息成分要明显大于物质成分,居主导地位。
在信息社会下,信息经济高度发达,信息的传送、存储、分析、处理相当便捷,并产生实际经济效益。信息经济具有如下特点:①信息经济的企业结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②信息经济的劳动力结构是智力劳动型的;③信息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低能耗、高效益型的;④信息经济的体制是分散形式的;⑤信息经济的消费结构是个性化的;⑥信息经济的能源结构是可循环再生的。(王宪磊,2004)
6.信息社会
1963年,日本学者梅田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中提出了信息化问题。虽然尚未出现“信息化”术语,但已吸引日本学术界、政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1964年,神岛二郎教授在《论信息社会的社会学》中第一次使用了“信息社会”的概念,指出日本正快速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概念类似于“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产业社会”和“信息产业时代”,它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对应。这一概念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待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并冠以“信息社会”的称谓;类似的,信息经济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待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并冠以“信息经济”的称谓。在这一社会中,具有新型的信息化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具有新的信息化时代的生产、社会组织管理形式,社会生产力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得到快速提升,并形成一批新兴的融合性产业和信息产业,同时在城市化、交易方式、劳动力在产业中的分布情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外,1996年,日本思想家大雄建村在《新思维革命》中还提出了“后信息化社会”概念,认为是更深度的“信息社会”。
7.信息经济学
在研究信息问题上,还诞生了信息经济学。它是基于“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这一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并产生了一系列杰出的成果,用于解释信息所引起的经济现象。信息经济学家J.Marschak于1959年发表了《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提出最优信息系统理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G.J.Stigler于1961年发表了《信息经济学》一文,阐述了信息搜寻理论,并正式提出信息经济学概念;J.Marschak于1968年发表了着名的《信息系统的经济可比性》、《查询、通信、决策的经济学》等文章;在此之后,还有“信号”理论、“信息市场”理论、信息效率与市场效率的“悖论”、利用信息不对称性提出的第二投标法、委托代理理论和模型等一系列成果。
1.2.2 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继梅田忠夫、神岛二郎的信息化和信息社会相关概念后,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小组于1967年创造性地提出了“Johoka”一词,即“信息化”。1970年,Masuda把“Joho Shakai”翻译成“InformatizationSociety”,随后,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逐渐被世界各国沿用。
信息化的定义同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从其定义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主要从社会层面来看。例如,周达认为,“信息化是以国家整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系统性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体系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在高科技体系扩散过程中产生强大的扩散效应。信息化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重心转变过程同时引起整个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与企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同时节约了能源与劳动力”(周达,2005)。许多社会学家与日本学者都持类似观念。
(2)主要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强调信息化的技术特征。例如,宋玲认为,“信息化通常是指由信息技术推广和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所组成的整个信息革命的发展过程”(宋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