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初入职场,要防范职业规划误区:第一是因为求职心切,忽视职业规划,心态浮躁,能找着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第二是急功近利,为了暂时的功利,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样做是不明智的。第三是准备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实力准备不足和经验准备不足。第四是期望值过高,由于对自己的水平、能力没有客观的认识,造成职业定位不正确。有的自认为学识渊博,从政、经商、做学问都不成问题,而没有确立从基层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循序渐进、谋求发展的思想理念。
第三节 大学生求学规划前景
纵观历史演变,恰似一泻千里的江河,浩浩荡荡奔涌不息,一刻不停地向前方奔流。时代在一步一步发展变化、社会在一天一天向前进步,思想文化、政治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的一生是自然生命从生至死的一生,是认识自然改选自然的一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生,也是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一生,若要让人生闪耀出光芒,必须从早规划。
一、认清职业生涯阶段
格林豪斯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准备阶段(0-18岁);查看组织阶段(18-25岁);职业生涯初期(25-40岁);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职业生涯后期(55岁直至退休)。
为了更为细致地反映职业生涯过程,我们按照年龄(也有年龄相互交叉情形)将其划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6岁以前):职业启蒙期。小孩子在学习时,擅长的科目会引导其职业生涯,不知不觉中,生涯的基础早在你成熟以前就奠定了。
第二阶段(16-23岁):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你开始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长处和短处,你会喜欢和那些事业成功者沟通,也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这样的人。这时你要进行高中的文理科选择、高考时选择学校和专业、大学里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吸收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沟通、掌握求职和面试技巧,走上工作岗位。
第三阶段(23-30岁):收获、积累、发展的最佳时期。找到工作要适应职业生活、如果工作不满意还要更换工作岗位(跳槽)、处理人际关系、在工作中寻求乐趣、战胜挫折等,一般在30岁前便可以奠定稳固的生涯基础。
第四阶段(30-40岁):职业平衡期。事业稳固,明确方向和动力,积累丰富经验,逐步取得成就。
第五阶段(38-45岁):中年危机。职业生涯已经过半,面对有才能的年轻人,觉得自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工作激情不大,继续下去会被淘汰。思考自己是否应该重新衡量职业生涯,许多人会在这个时候发现生命中另一层新的意义,重新调整职业生涯目标。现在经常有人说:“我想重新规划第二根事业曲线!”也就是说第一根事业曲线已经到达顶峰,如果想再奋斗拼搏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寻找机会,再创事业辉煌。
第六阶段(40-60岁):精力衰退期。如果已经取得成就,拥有了稳定的事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年轻人羡慕的人物,可以安然地享受这段时间,一直享受到退休。如果你还没有成功,就要面临尴尬的调整。
第七阶段(55-70岁):你的能力也因身心的衰退或学识跟不上科技发展而减弱,已经很难找到展现能力和自我的地方,接纳退休是最理智的方式。
二、从现在开始付诸行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立即行动。只有从现在做起,把规划付诸行动,一切才会真实而明确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在校大学生不仅要了解职业生涯,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志向,明确人生目标、职业理想和成就事业的终极目标,科学设计各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从大学的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做起,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收集与自己职业目标相关的信息,并根据自己制订的大学4年(高职高专3年)中各阶段、每个学期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军事训练、各种职业技能大赛、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创新创业活动,特别是全真环境下的创业等,它能够让你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职业信息、企业发展状况,通过这些活动才能更好地了解自我。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行动首先从校园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开始。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而且是第一要素。在知识膨胀的时代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一次学习管一生”的观念已经过时,许多下岗工作者再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和技能陈旧,而且缺乏学习能力。大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一学年:职业探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向高年级同学进行咨询与交流。大一学生重在适应大学生活,初步进行生涯规划,学校要开展成才教育和职业意识培养,通过具体的问卷调查、职业兴趣测定、专场讲座等工作,系统介绍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性质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以弥补中学阶段的缺陷,让学生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合理设计,使其认清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不足,进而制订学习目标、确立职业目标。
第二学年:职业定向期。应考虑未来是考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还是直接就业,了解相关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最好是与本专业和目标职业一致或相关联的,参加计算机、外语、职业资格考试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校要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教育,重在让学生懂得自我认知和做好从事职业的心理准备。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回顾以往的人生、社会、生活,引发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自主性认识,进一步思考职业生涯规划的模式和学习目标。
第三学年:职业规划期。目标锁定在提高职业技能、收集求职信息,确定自己是否继续升学。在撰写调查报告和专业论文时,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开始学习写简历、求职信,加入校友网,和已经毕业的校友进行交流沟通,最后,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要进行职业适应,落实职业规划。通过参加人才招聘、面试等实践活动进行职业分析、准备,有计划地学习一些职业技能技巧,培养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第四学年:分化期。要就业的去找工作,要升学的准备考研究生,要出国深造的备战外语与出国的相关手续,考公务员的备战笔试A类或B类的考试。准备就业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先总结一下前3年的成效,是否与原计划相符,那些地方要作相应调整。制作简历、求职信、填写学校下发的推荐表,自己在学校里进行预习和模拟面试。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就业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最后参加相关招聘活动。学校要进行就职前的培训,强化毕业生的角色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