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找准你的位置——大学生求职与职场制胜方略
49436000000012

第12章 职业生涯规划(2)

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实施

在决定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之后,你需要拟订一个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设计方案;还要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明确各阶段目标并付之行动。每个学生在指导老师和职业咨询师的指导下,应认真填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方案”,方案要细致具体切实可行,内容要真实丰富。对职业工作要有明确的目标,对职业之路、努力方向、工作步骤、应该关注什么、舍弃什么、追求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自信心,以便使今后的职业生涯顺利通畅。

一、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

1.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要素

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由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组成的。从客观因素看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宏观层面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大环境因素,它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有深刻影响,如人才供需矛盾、就业需求结构、就业的难易程度、工资等报酬待遇水平、就业途径等;第二,是微观层面因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需求、晋升及发展机会、组织环境等,它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有直接影响,如就业的地域、行业、专业适用性、潜能的发挥、职位高低、待遇好差诸问题,都与微观因素直接相关。从主观因素看也有两个层面:第一,人生理想、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等,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职业终极目标定位起着决定作用,如职业类型、成就事业标准等;第二,兴趣爱好、性格个性、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勇气、气质、智商、情商等,直接影响着职业生涯设计。我们认为对职业生涯设计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生理想、人生态度、职业理想等,属职业锚范畴。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它是个人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看法,是个人对自己的才干、价值观、动机经过反省后形成的。职业锚可以指导、约束或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当然,个人的其他方面和客观环境对职业生涯设计也起着重要作用,定点、定位、定心等及职业选择定位都是相辅相成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对自己越来越了解,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由此可见,职业锚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人们不断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时,应该选择的职业类型和职业定位。

2.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步骤

第一步,评估自我优势与劣势。自我评估包括兴趣爱好、性格个性、职业能力、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智商、情商、潜能、角色建议等,自我认识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

第二步,职业生涯机会评估。主要是环境评估,外部环境评估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组织发展机会、晋升和发展的机会、人力资源需求等,这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想成才,就要知道社会急需什么样的人才;想实现理想就要知道职业及职位情况;想站在时代的潮头,就要知道社会的发展趋势;想在事业上成功,就要知道你所喜欢的工作及其特征。因此,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职业发展状况、职位设置情况、大学生就业政策及规定、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等信息,我们应积极地采取社会实践、职业实习等多种形式进行认识、探求和把握。

第三步,确立志向,找到自己与社会的结合点。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立志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才有意义,才容易成功。找寻自己的能力、价值与社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是事业走向成功的根本,如你所喜欢的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你的能力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你的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是否一致、你有兴趣的职业与你能够胜任的职业是否一致等等。

第四步,人职相匹配。职业选择必须考虑兴趣、性格、专业特长、内外环境等因素。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

第五步,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首先,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要考虑四个方面:你希望向哪条路线发展?你适合往哪条路线发展?你能够朝哪条路线发展?哪条路线可以取得发展?你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路线发展;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转向行政管理路线……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其次,职业的选择。再次,教育与培训,这就先要制订大学期间的详细规划和学业安排。所制订的实施策略要具体可行。

第六步,确定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实现某种职业目标,进而获得自己理想的生活,职业目标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抉择之中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为了达到职业顶层设计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将目标分解为长远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等。

第七步,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就是实施的行动方案,它是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职业生涯目标确定之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具体包括工作、训练、教育、顶岗实习或轮岗等内容。如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在潜能方面你准备如何开发?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自我检查等等。

第八步,反馈评估。“计划赶不上变化”,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次完成的,因为在人生职业道路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要在职业生涯实践中不断地反省、及时修正目标或策略方案,纠正与职业终极目标的偏差。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进行评估与修订;人生目标的修订;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反馈评估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再纠正、再前进的不断循环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3.职业生涯规划文案的主要内容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主要因素

职业生涯规划有五大要素: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我们先从知己方面加以论述,再简单阐述宏观与微观因素的影响。

1.知己是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自身特点与职业的匹配或者是与岗位的吻合情况,从个人的角度看有三大主要因素:性格与气质;兴趣与爱好;优势与特长。

第一,性格与职业的匹配。从某种意义上说“性格比能力重要”,因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员工的能力达不到要求,可以组织教育、培养和训练,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可能达到胜任岗位工作需要。然而,性格主要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员工如果他的性格特征与职业不相匹配,而是互相矛盾或冲突,虽然后天环境可以锻炼和培养,但难度大。一个人的性格(包括个性和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与职业有是否适合之别,改变性格还不如调整职业更快更省力,因而大学毕业生第一次就业,最好是找一个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岗位。对用人单位来说,招聘新人时把性格放在首位,招聘性格与职业相适应的大学毕业生并不难。如果让一个性格内向、见人就会脸红、开口说话就紧张的人去做内务工作,如从事财会、科研等都是适合的;如果让他去从事公关、营销等工作岗位,就不合适了,因为与客户间的接触、交往、商谈会发生困难。

第二,兴趣与职业的匹配。兴趣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原动力,只要把一个人配置到他感兴趣的岗位,就是最苦最累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各项工作。相反,如果一个工作岗位他没有兴趣,就是待遇最好也很难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就。有的人对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自然知识非常感兴趣,看到一些自然界的现象他立即会联想起来,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的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概率就较大。有的人天生就是“交际花”,能说会道,倾向于情感世界,活跃在人际关系中,这样的人适合做公关、营销、婚介、婚庆主持、社区服务等工作。对此类工作他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会非常努力地去做,甚至放弃双休日、节假日也毫无怨言。有的人动手能力特别强,对机械、电子等修理工作,对车、铣、刨、磨等机床的操作和维修,他具有灵巧的双手,如果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他会不知疲倦,或者让他选择自主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有的人对摄影、琴、棋、书、画等从小就着迷,可以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和训练,如果让他们去做这一行,将工作与休闲、娱乐融于一体,自然很容易成功。试想让一个具有灵巧双手喜欢修理的人安排在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上,不仅会让他感到没有用武之地,还会对学习与研究产生反感。如果让一个兴趣倾向理智世界,在数学、公式领域内自由翱翔的人,让他去修理机床、电器等,也是很难有成就的。我们若能让兴趣爱好与职业相匹配,那么枯燥乏味的工作也会丰富多彩,趣味无穷,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痴迷是一种无穷的动力源泉,它让你不知疲倦地深入探究、钻研,这样就容易产生成果,成就人生。相反,如果兴趣与职业不吻合,对工作没有兴趣,能少干就少干,能拖延就拖延,一切都在应付中混日子,还谈什么事业成就。怎样判断你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你最感兴趣的?一是要回答你对现在的工作是否乐在其中,做到废寝忘食?二是假如你意外获得大奖,你还会不会从事现在的工作?如果回答“不!”就说明现在的工作不是你最感兴趣的,需要重新调整。

第三,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只有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才能发挥出优势,如果在职业坐标系里你站错了位置,用你的短处来谋生,可能永远感到卑微和失意,根本谈不上事业。优势主要是知识能力与职业技能,特长主要是指自己有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开发中有专长的技艺,如有的人喜欢唱歌,这是他(她)的兴趣与爱好,不一定是他(她)的特长,只有当他(她)唱歌时的嗓音、音质优美动听,这才是特长,如果加上后天注重培养和训练,就有可能成为歌唱家。如有的人喜欢跳舞,那是兴趣不是特长,只有当他(她)体型的比例达到一定要求,特别是手与脚的长度与身高比例,全身各个部位都充满艺术细胞,这样的人经过专业培养和训练,才有可能成为舞蹈专业人才。

一个人的特长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它具有隐蔽性,需要我们去发现和培养,如果你能将自己的特长与职业结合,事业成功的希望就大大增加。

2.宏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国家的宏观政策;第二是社会经济需求状况。国家宏观的就业政策是指国家在就业实施方面所实行的基本指导原则,大学毕业生就业从“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十多个鼓励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文件。社会需求状况是一个影响直接作用重大的宏观因素,它首先反映在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上,如20世纪90年代,刚刚实施双向选择政策时,由于大学毕业生供给量有限,而企业需求兴旺,需求量超过供给量,造成供不应求的人才市场,大学生成为天之骄子,享受着社会的各种优惠政策,可以说只有大学毕业生选择企业的主动权,而没有企业选择大学毕业生的主动权。那时的专业相对于今天都是热门,那时的大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就行了,根本不用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所以也不需要职业规划,毕业了想去什么行业、什么单位自己有很大的选择权。然而在高校实施大众化教育后,每年几百万的毕业生供给人才市场,而社会经济因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需求量反而下降。可以说,当下除了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都相当困难,地理位置好、企业待遇好的岗位前去应聘的人排成长队。那么大学生要考虑自己兴趣爱好、专业对口、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就更困难了。因此,有的不得不去应聘那些原来都是招聘农民工的岗位,虽说职业没有高低之分,但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有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所学的专业用不上,对社会和个人都是一种损失。

其次是反映在职业需求状况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有许多新的产业和职业在不断地涌现,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有许多产业主要是夕阳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被淘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大学专业设置存在着关联,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着矛盾,因而朝阳产业的产生和夕阳产业的淘汰,影响着职业调整和需求的变化,这势必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三是社会现状,现行的收入分配体制在行业和区域上存在差异,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东南沿海地区、上市公司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等内地企业和小型企业、私营企业,这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向垄断部门、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经济发达地区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