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护理美学
49434900000015

第15章 护理美感(2)

2.护理美感的客体

即审美活动指向的对象,它包括诸多内容。首先,是与审美主体的护理活动发生对应关系的人,包括在某一医疗过程中参与的护理人员、病人、家属等。其次,护理美感对象还可以是美好的护理服务态度、完美的护理服务行为、高超的护理手段、熟练的护理技巧等。

在同一护理过程中,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病人既可以是审美主体,同时也可以是审美客体。因此,在护理美感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往往是合二为一的,也就是说他们既可以是美的发现、鉴赏、创造者,又可以是被创造、被鉴赏的对象。他们能从相互的角度以自己为主体,视对方为客体,进行审美活动。

3.护理实践活动

护理美感的产生,是借助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的护理活动相连而产生的。

护理实践活动给护理审美的主客体提供了最好的展示空间的机会,来表现美的内容并在护理实践中用人的心理过程相互牵动,形成彼此间的美感认定。护理美的发现、鉴赏、创造都只能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或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护理实践活动好比是纽带,是美感产生和实现的最好体现,没有护理活动做纽带就不会有护理审美主体对护理审美客体产生的愉悦和快感。

4.护理美感的环境因素

护理环境是护理审美主体与护理审美客体进行护理实践活动的空间依托。护理美感环境应该是有利于护理美感的产生、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的客观环境,包括医院、病房、条件、卫生等自然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环境。护理环境是护理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三)护理美感产生的根源

护理美感产生的根源和美感的本质是密切相关的。美感是人在客观世界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愉悦。因此,美感的根源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唯一途径。在漫长的人类实践过程中,自然界已经成为人性化的自然界,与此同时,人类的感觉器官和心理结构也在不断的社会化和完善化,三者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就诞生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自然界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人的感觉器官成为审美感官,人的高度完善化和社会化的心理机能,成为联结外在物质世界和主体精神世界的纽带。这一切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

护理美感的根源是护理实践活动。护理实践活动给护理主体(主要是指医学护理工作人员)提供了最佳的专业才能展示的时间与空间来表现护理美的全部内容,并成为护理审美对象,给护理审美主体(主要是指护理服务对象——病人及家属,也包括健康人)带来美的心理感受。

二、护理美感的特征

护理美感,是指人们在护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愉悦和情感,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审美主体特有的认识性的心理状态。因此,护理美感在其形成过程中除具备一般美感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独到的特征。

(一)护理美感主体的功利性

护理审美是医治疾病、维护健康的需要。

1.从病人角度来说

护理美感是通过良好的护理、摆脱或减少疾病、实现人体的健康之美的同时,体会护士美感的愉悦表现。因此,护理美感对个人的利害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护理美感体验常常是随疾病的发生而变化,所以经常是突然的,不能很快下结论,其感受的深浅亦会因病况不同而异。同时,病人也会利用其他间接途径或经验,对护理环境、护理手段、护理过程、护理人员和护理人际关系等产生美与不美的感受及印象。病人前来就医,美感印象同时产生,使与护理过程相关的各种事物、现象都被纳入到审美评价之中,美感的功利性就会充分地表现出来,并夹杂着病人主观的好恶。如对于手术后创口的缝合质量,常常是希望创面吻合到不影响原来皮肤美的标准,缝合的针码应均匀,缝合时消毒要彻底以加快愈合,拆线后能保持原有皮肤的弹性美,活动自如等。同时,还会对与之交往的护士有种种美的愿望,以获得身心愉快,等等。这就体现了病人对美感的自身体验和愿望。

2.对护理工作者来说

护理美感同样具有个人功利性。护理过程和结果不仅病人关注,而且护士也关注,并和护士的切身利益相连。护理疾病不是欣赏艺术作品,可以欣赏也可以放弃,而是非干不可,还一定要干好。这样,恰当的执行医嘱,良好的护理形象、安全的护理环境、完善的护理设施等直接关系着护理任务的完成,更关系着护理工作者的个人美好形象。因此,护士在产生美感时,总是把以上因素夹杂进来,并会用最大努力促成美感的实现。虽然这种功利性相对于护理质量来说是隐蔽的,但它的存在不可否认,这也是护理美感不同于其他美感的一种表现。

(二)护理美感的社会功利性

医疗卫生事业维系着人类的健康长寿,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而医疗卫生事业大部分是由护理工作来实现的,临床上最能体现医学美感的是护理工作。

因此,护理美感是医学美感的组成部分,关系着社会整体利益。

护理美感是基于防病治病、修复和塑造健康美为出发点,是以他人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生命为依托的,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美感体验的。救死扶伤保证社会的生命质量,会使护理审美主体调动自己的全部情感,以合作的和谐美为人际期待,以精湛的技术、手段等来维护护理美的圣洁。正因为如此,使护患双方为再现旺盛的生命之花,在追求护理美的感受中用美的影响向社会展现着美的真谛。由此可见,健康质量的每一次提高、人类寿命的每一次延长性的记录等,都给无数的人们带来了震撼,都以其应有的功利性向社会昭示着护理美的价值。这种以生命相托,集真、善、美为一体的美感体验也是一般审美难以比拟的。同时,护理美感的社会功利性,会以其创造生命奇迹美来鼓舞人们为护理美的愉悦而陶醉,充实人们的生活,向往人生追求美的崇高境界。

(三)护理美感是护理审美主体与护理审美客体在互动中产生的

在一般审美活动中,美感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美感的产生总表现为主体积极反映客体,因而客体总是消极的、被动的。而在护理审美活动中,当主客体都是人时,审美主体有能动性,审美客体同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护理审美的美感多是护患双方相互以对方为审美主体的愉悦体验。在护理活动中,护士可以从患者那里感受愉悦,患者也可以从护士身上体会美与不美。此时,谁都不是消极,而是以积极、主动的行为或其他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这是护理美感独有的特征。

第三节 护理美感的基本形态

现代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不同,所得的疾病情况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是一门精细的艺术。”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护理工作是一门艺术。在护理美感的活动中,审美主体积极、创造性的工作,会发现、鉴赏、创造无限多样的美。从而使护理美感呈现出以下状态。

一、护理感性美

相对于护理理性美而言,护理感性美是护理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护理主体与护理客体的形象美的总和。

(一)从护理主体看护理感性美

护理主体感性美包括主体人的感性美和护理活动、护理技术感性美。

1.护理主体感性美

对护理工作者来说,这实际上是护理职业的外在美。它包括护理人员的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是职业特点的外部美要求的基本体现。

2.护理技术感性美

护理技术美是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实践中体现医嘱内容、施展技艺水平的美感表现。护士精湛的技术既可以表现在一次护理活动中,也可以表现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如创口的处置、注射的手法、输液技艺、缝合水平等,都可以成为护理工作者追求护理美感的真实境界。这种展现于技术的护理美感,可以用精确、娴熟、完美来作为其美感愉悦程度评价的标准。它可以准确表达出护理整体美的内在联系,也可以使护理学的实践过程、护理科技成果被护理工作者及时地传递给护理对象,从而不断完善护理美,给人带来愉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