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细胞病理学工作规范及指南
49425500000020

第20章 细胞病理学诊断工作相关技术指南(2)

(三)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为一种初筛性手段,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是该项检查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基础,必须在制作高质量涂片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细胞学诊断的专业水平,确保诊断的高敏感性与特异性。相关报道的数据差异极大,近几年的数据大多显示对CIN病变而言,细胞病理学检查的敏感性在70%~80%不等,特异性在80%~85%不等,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取样规范、制片质量和诊断的专业水平。必须强调的是,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结果,尤其是对CIN和癌,都必须经过组织学的确认后才能进行相应的处理(详见后)。

假阴性:是指取材制片中病变细胞丢失、镜检不仔细漏检或肿瘤细胞误认为正常的、炎性反应性改变的细胞等原因而报告阴性的情况。文献报道巴氏涂片的假阴性率在6%~50%,通常为10%左右。因此细胞病理学检查的阴性结果并不能否定临床肿瘤的诊断。假阴性诊断可能使患者延误或失去治疗机会。

假阳性:即把形态表现为反应性改变的细胞如炎症反应、退变、化生细胞、修复细胞等良性细胞当作CIN病变细胞甚至癌细胞而报告为阳性。通常巴氏涂片的假阳性率小于或等于10%,假阳性诊断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细胞病理学诊断应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未考虑恶性肿瘤的阳性细胞学诊断应慎重。

二、细胞病理学检查方法

(一)取样

正确的采集标本是提高检出率的重要环节,大多数假阴性诊断都是由于取材不当或样本量不足造成的。一份满意的宫颈细胞学的标本应包括宫颈各部分上皮,对癌前病变初起部位的移行带(鳞‐柱交界区)的取材是很必要的,它是宫颈标本不可缺少的部分。

1.取样工具

(1)各类木质刮板,形状各异。

(2)扫帚状刷子。

(3)各种塑料件。

2.采集方法。虽然属于妇科医生操作范畴,但在开展此项检查时,应与妇科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并告知其标准的取样方法。

(1)取材避开经期,取材前24小时不上药、不冲洗、不过性生活。

(2)分泌物较多时,可在取材前用棉签轻轻粘去,不可用力擦拭。

(3)取材应在直接观察下进行,确保取样部位在宫颈的鳞柱上皮交界处(即移行带),并保证宫颈刷对所取部位有一定的压力。

(4)将扫帚状采样器的中央刷毛部分轻轻地深插入子宫颈的通道内,以便较短的刷毛能够完全接触到外子宫颈。柔和地向前抵住采样器,并按一个方向转动扫帚状采样器刷取3~5周。

(5)宫颈刷子或刮板的尖端放入颈管的外口,以取得足够的细胞成分。

(6)在取样过程中,宫颈出血明显时应立即停止,在已转动取样刷大于两周的情况下通常细胞量已够标准。

(7)在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短期内(小于3个月)重复取材,避免在宫颈冷冻、电灼、活检、锥切或激光等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的短期内取样,以免出现假阴性结果。

(8)申请单填写应尽量完全,字迹工整,尽可能提供相关的临床信息。标本与送检单等应仔细检查、验收核对,并编号登记,切勿颠倒错号。尤其注意以下情况:

(1)窥阴器打开暴露宫颈时避免触及宫颈而引起出血。

(2)宫颈暴露后直接取样,千万注意不能在消毒后再取。

(3)刷子或刮板紧贴宫颈旋转3~5圈即可,出血时大于2圈就可以及时终止。

(4)液基取样时刷子放入保存液中刷洗10次或直接放在保存液中。

(5)子宫全切病人,用刮板比用刷子取样更合适。

(6)尽量避免将过多的血液和白带带入保存液中。

(二)制片

1.液基制片。液基细胞病理学(LBP)制片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细胞学检查中被逐渐广泛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其主要的特点及相关内容详见工作规范章节。

2.传统制片。相对于液基制片,传统制片具有简单、成本低廉、易普及等优点,在我国实际国情下,普通制片还大有可为,仍推荐应用并重视和关注其制片质量。

(三)固定

注意以下方面:

1.最常用的固定液是85%酒精,但不同的液基厂家不尽相同,普通片有时采用喷雾固定。

2.不管采用何种染色,传统制片后必须尽快固定,避免干燥后再固定。

3.固定时间大于15min。

(四)染色

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涂片国际上通用的染色方法是巴氏(Papanicolaou,Pap)染色,作为妇科细胞学检查其具有明显的优点,应成为此项检查的标准染色法(染色方法详见工作规范相关章节)。

1.染色特点

巴氏染色细胞透明度好,胞核结构清晰,胞浆中颗粒分明,涂片色彩丰富鲜艳,因能显示鳞状上皮不同角化程度,可用于阴道涂片测定激素水平。宫颈涂片内分化差的小角化鳞癌细胞显示橘黄色胞浆,在红色坏死背景中特别突出,不易漏诊,是妇科涂片理想的染色方法。

相比之下染液配制麻烦,染色步骤多,染液易陈旧,染色效果不稳定。EA50染液配方稍复杂,但不易沉淀,染色效果较EA36稳定。

2.染色重点

(1)EA染液调色。EA36染液的酸碱度对巴氏染色的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EA36染液由伊红、亮绿、橘黄及俾麦棕等染料配成,它们均属于酸性染料。在溶媒中其发色团是负离子部分,发色团可与蛋白质中带正电的氨基结合,从而使胞浆显蓝色、绿色、橘黄或红色,但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的多少是随溶液的pH值而改变的。在偏碱环境中,蛋白质的羧基游离增多(带负电),在偏酸环境中蛋白质氨基游离增多(带正电),所以必须把染液pH值调至5.2为宜。EA36染液pH的调节,可用石蕊试纸法,也可用酸度计测试(当然用酸度计法最为准确)。但以上方法均比较麻烦,同时还要受到仪器设备的限制,不方便。本文采用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即用10%磷钨酸及饱和碳酸锂溶液直接测试。具体做法是:拿一张滤纸,先滴少量染液于纸上,若滴染液处呈紫色,说明染液偏碱,则滴加少量10%磷钨酸;若显绿色,说明染液偏酸,则滴加少量饱和碳酸锂;并充分混匀,直至染液滴在纸上既显绿色又有红色,颜色鲜艳为宜。用此法测试染液pH同用石蕊试纸法测试一样,同样可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磷钨酸在染色过程中,不但作为媒染剂可增加染料的着色力,同时磷钨酸与碳酸锂分别为弱酸和弱碱,实际上是一对缓冲剂,可中和分色及蓝化时可能留下的少量酸或碱,以保证染色达到理想效果。若涂片经EA36染色后,镜下观察效果不理想时,根据涂片着色情况,可于EA36染液中滴加少量10%磷钨酸或饱和碳酸锂后重染EA363~5min而补救。

比如:角化细胞浆不红,就滴加10%磷钨酸。若角化前细胞浆也变红,就滴加饱和碳酸锂,如此边复染边镜下观察,直至获得最佳染色效果为止。

(2)分色。分色或酸化,对染色效果也很重要。分色目的是去掉胞浆中染上的多余苏木素,使胞核着色显示特异性。因此,经分色后的胞浆在镜下观察应无色为佳。若胞浆中还残留有苏木素染料,会影响EA染液的着色。结果会出现该红的胞浆不红,该绿的胞浆不绿,或不红不绿的现象,或看不到红蓝相间现象。因此,掌握好分色是关键。分色时间不能过短或过长,太短胞浆中苏木素除不尽,太长会把核上的苏木素也退掉,每次应在数秒内完成。

盐酸浓度应偏低(0.5%为好),这样便于掌握分色的时间。

(3)蓝化或碱化。蓝化的目的是使胞核着色更具有特异性。经蓝化后的胞核紫中带蓝,这与红色的胞浆对比更鲜明。蓝化所用的碳酸锂是一种弱碱,因此蓝化过程中碳酸锂还可中和分色时可能残留下的少量盐酸,为EA36的着色创造良好条件。所以蓝化时间可适当长些,以肉眼观察涂片变蓝为好。

此外在浙江省还有大量医院采用H.E染色,与巴氏染色相比较其色彩单调,不利于上皮细胞成熟度分析,尤其对HPV感染后的特异性着色表现较差,故在妇科涂片中不推荐使用该染色法,其染液配制及染色方法见相关章节。

三、细胞病理学诊断

(一)镜检规范

1.阅片前应仔细核对涂片和送检单编号。

2.阅读申请单上的病史及临床各项检查情况,特别对有症状的患者,应仔细了解基本临床情况如年龄、月经周期情况、是否应用内分泌药物替代治疗、有无采用宫内节育器、是否已绝经等。应用内分泌或类固醇药物可使阴道宫颈细胞出现疑似癌前病变的改变。

3.对有诊断意义或值得讨论的涂片区域作出标记以利于复查讨论。

(二)观察项目

1.各类上皮的细胞成分。

2.细胞的排列方式。

3.成群细胞的比邻关系。

4.单个细胞:胞核的形态,核边、核仁、染色质的情况,胞浆的情况,核浆比例等。

5.细胞的退变情况。

6.涂片背景和其他细胞成分。

(三)细胞病理学报告

目前国内使用TBS报告方式,详细说明见下述。

四、宫颈细胞病理学报告格式——TBS报告系统

宫颈细胞病理学分类自1843年巴氏(George NPapanicolaou)提出五级分类诊断法以来,世界各国已沿用多年,为宫颈癌的防治作出重要贡献,使晚期宫颈癌发病率大大降低。

之后从Papanicolaou分类系统到Reagen的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分类以及Richart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分类,由于对各种诊断术语的命名和理解缺乏一致性,造成了对病人处理上的混乱。1888年美国国立癌症中心(NCI)由50余位细胞病理学家在马里兰州的Bethesda召开细胞病理学会议,提出了TBS报告系统,并在1881年出版发行了第一版TBS报告标准,而后在2001年作了第一次的大规模修订,并在2004年发行了第二版TBS报告标准。这被认为是自巴氏涂片使用以来最显着的进展,我国从1884年开始在各级医院逐步推广,现已成为宫颈细胞病理学主流的报告方式。本节主要以此方式阐述TBS各级诊断术语及其形态学标准。

(一)TBS系统的诊断用语

1.检验方法。应指明:(1)传统涂片;(2)液基制片(制片方式及仪器型号);(3)其他。

2.标本质量。

(1)品质优良标本,可判读(如有影响因素则同时列出):

①标本有标记,合格的含有详细临床资料的申请单;②鳞状上皮细胞量常规制片最低要求(CP)>8000~10000(15/HP),液基制片(LBP)>5000(10/HP),优秀的液基制片细胞数量应>20000个以上的细胞;③柱状上皮细胞数量,CP>5/堆×2或10/堆×1,LBP>10个以上;④未见柱状上皮细胞需化生细胞(成熟或不成熟)>10/堆;⑤及时固定、送检。

(2)标本品质不良,无法判读的应注明原因,如:

①标本不能接受而未处理:玻片碎裂、申请单与玻片记号不符、缺乏标记等。

②标本处理和检验后发现品质不良的应注明原因。

3.自动阅片。注明使用的仪器名称,并简要说明结果。

4.判读结果

(1)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①微生物

阴道滴虫

真菌,形态学上符合念珠菌属

菌群变化,提示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形态学上符合放线菌属

细胞形态改变符合疱疹病毒

细胞改变,符合衣原体

②其他非肿瘤性所见(是否报告,自行选择,固定报告格式中不包括)

与下列情况有关的反应性细胞改变:

传 炎症(包括典型的修复)

传 放射线治疗

传 宫内节育器(IUD)

子宫切除术后腺上皮细胞状态

滤泡性宫颈炎

萎缩

③其他:主要描述40或40岁以上妇女发现的子宫内膜细胞。

(2)上皮细胞异常。

1)鳞状上皮异常

①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

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

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SIL,ASC‐H)

②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

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

③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2)腺上皮异常

①非典型腺细胞,性质未定(AGC‐NOS):非炎症所致,应标明来自宫颈或子宫内膜或不能确定来源。

②非典型腺细胞,倾向于肿瘤(AGC‐N):可提示颈管或内膜来源。

③颈管原位腺癌。

④腺癌:提示颈管、内膜来源或来源不明或子宫以外的腺癌。

(3)其他恶性肿瘤。

5.解释、备注和建议

(二)TBS系统的形态学诊断标准

以下为TBS系统中常见报告术语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标准。

1.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呈梨形,大小约15~30μm。

滴虫的核呈灰色,偏位于胞浆中(核梭形或卵圆形,其长轴多与胞体平行)。

滴虫胞浆灰蓝色,其内有时见嗜伊红小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