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摄影记者得知新闻线索后,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判断。一是判断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以及新闻价值的高低;二是抓取什么样的瞬间来体现该事实的新闻信息和新闻价值。一般而言,“判断”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然判断”。例如今天希腊发生了罢工事件,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等等。另一种是“价值判断”。例如广大股民今天有一个利好的消息,北京奥运会非常成功,等等。对于图片报道来说,有没有新闻事实发生,这是一种实然判断。事实本身并不掺杂着摄影记者主观感情等是与非、善与恶的判断,不会涉及倾向性的问题。但是就对该新闻事实进行报道而言,却是摄影记者对事实的价值判断与瞬间选择,不可避免地会在实然判断的基础上附加上一定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了倾向性因素,有可能影响到图片报道真实性的质量和纯度。
图片报道伦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即图片报道的认知规律、图片报道从业者内在的道德要求和外在的法律、法规对图片报道的制约。这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一是在认知层面对新闻事实“真”的反映。二是在价值伦理层面图片报道者所要遵守的“善”。三是在社会规范层面法律、法规对图片报道施加的强行制约。
第一节认知伦理:图片报道的“真”
一、图片报道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图片报道的对象是新闻事实,主体是摄影记者,结果是由摄影记者完成的新闻图片。在这个过程中,摄影记者起决定性作用,摄影记者使潜在的新闻事实变成了现实的新闻图片,这种转化实现了新闻事实的传播使命和新闻价值。因此,在图片报道过程中,摄影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等主体性成分的介入既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图片报道的必要条件。
客观地讲,图片报道需要摄影记者的主体创造因素。摄影记者对图片报道的认知水平、对新闻价值的辨识素养以及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能力决定图片报道的质量等级。这种差异反映在摄影记者对不同新闻事实的价值比较,对同一新闻事件过程中新闻点的判断,对高度凝结新闻价值的精彩瞬间抓取等诸多方面。正是因为融入了摄影记者的主观因素,新闻图片才出现了优秀和粗劣等品质差距。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摄影记者这种主体性因素的介入对图片报道也同时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它可能引发图片报道丢失真实性的风险。
从逻辑角度来看,追求图片报道的“真”首先体现在对它的“客观性”要求上。所谓“客观性”本来是与“主观性”相对的一组概念,一般而言,就是指图片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进行反映和报道。具体而言,就是指在图片报道中,力求客观、中立,坚持用事实判断,避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和预先设定的价值评判的报道原则和实践要求。通常人们把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要求归纳为三个基本内容:事实与观点分开、不带感情色彩、力求公正平衡。美国传播学学者仙托·艾英戈把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作为一种职业意识形态,客观性包括三项承诺,一是独立,即新闻报道不应该为政治压力所左右。二是平衡,即新闻报道在表现上应该不偏不倚。三是客观,即新闻报道应该仅仅陈述事实,其中不能渗透主观判断。
曾任美联社总经理长达三十余年的肯特·库珀先生一直主张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要求。他认为客观性要求作为一种至善至新的道德观念,虽然发展于美国,却应该奉献给世界。“美联社之父”斯通先生更是把新闻的客观性要求具体化为“5W+1H”的导语格式和倒金字塔的新闻结构,而这种形式几乎成为新闻写作的标准模式,风行全球。
由于美联社的大力倡导,客观性法则在西方被奉为最重要的职业理念之一。传播学批判学派学者赫伯特·阿特休尔认为,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客观性法则应该被看做是“圣杯”,如果他缺少这个东西,其身份就会贬低,其结果就可能使其职业遭到毁灭之灾。
坚持客观性的报道是新闻报道的理想,是置于新闻工作者头顶上的高尚目标,它指引我们坚持正确的新闻报道观并始终走在通向真理的路上。
但是,在现实的土壤中,做到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的,过分强调客观性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图片报道和其他新闻报道一样,既然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这里的创造性是指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活动,它是新闻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就不可能排斥人的主观性的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政治立场、文化基础、价值取向、伦理认同、民族心态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主观性因素渗入到对新闻事实的价值评判中,也会不知不觉地通过图片报道的新闻视角、瞬间选取、画面组合、文字解释等途径而有所表现。
即使是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恪守“客观性”要求的美联社,它在报道新闻时也没有做到时时保持客观。也许在平时的小问题、小新闻上美联社确实是坚持客观性要求的,但是在涉及大问题、大新闻时,美联社的主观性倾向却是一点都不含糊。199年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对于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不同的新闻媒体给予了不同的报道。
新华社:199年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大公报》:199年月1日0时0分0秒,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专为中英政权交接仪式新建的大会堂里,英国的米字旗和港英旗于6月30日午夜24时最后时刻落下之后,中国的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升起到杆顶飘扬。压在肩头156年的奇耻大辱,此刻,在整个世界的注目之下得以洗雪,香港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
而美联社的报道则一反其在新闻报道中力戒形容词等情感判断和修辞词语的传统,反华倾向非常明显。
美联社: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共产党中国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
在美联社的这则新闻里,我们看到“焦虑不安”、“兴奋”和“欢欣鼓舞”这几个形容词的使用已经违背了它所声称的客观性要求的原则,最令人无法认同的是“捉摸不定”一词,这个词的运用不但表现了美联社对还没有发生的事实的想当然,更是使其对共产党中国的一种带有明显贬义倾向的价值判断跃然纸上。
客观性原则代表了新闻报道的一种“求真”追求和信仰,唯有尽可能地符合客观性原则,图片报道才有存在的价值,读者才会相信和进行阅读。客观性原则应该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强调和坚持,并作为图片报道实现真实性的最基本条件和最重要途径。但是,理论往往与现实相异化,客观性原则并不容易做到。如果故意地无限拔高客观性要求,就会带有欺骗性,会丧失客观性的本意和真正价值。
美国着名记者爱德华·默罗说:“我认为就人而言,任何记者都不能做到完全的客观,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个人。”美国新闻史学家弗兰克·曼特也说:“纯粹的客观性甚至对机器人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创造出机器人的背后,必定存在一定的思想。”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一书中指出:“的确,要做到客观性是很难的,也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从根本上说来,人们要报道什么事情,这本身就是思想的产物,必然会有报道者智力的介入,因而也就必然包含个人的系数在内。报道者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摆到他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不仅表现在他自己的参与上,尤其表现在他对事实事物的连续性的剪裁上和他所采用的形式上。”
需要注意的是,确实,图片报道的主观性不可避免,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作为社会中的人,无法做到完全客观的报道。但是,不能因为客观性难以做到,在图片报道实践中就放弃对客观性的要求。事实应该正好相反,坚持客观性原则能够为我们所有人提供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新闻信息,它应该是所有新闻从业者努力追求的方向。只有实现客观性对主观性的超越,始终用客观性要求来检讨图片报道的实践,图片报道才能确保它的存在价值,成为人们阅读新闻的当然选择之一。
二、图片报道的选择性与倾向性
图片报道的主观性决定了图片报道倾向性。图片报道的倾向性是指摄影记者或新闻媒介对于客观事实的态度、立场、观点、方法、兴趣在图片报道中的反映和体现。倾向性客观地存在于图片报道之中。
从理论上讲,既然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实现图片报道的客观性,那么渗透着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新闻媒介,甚至是舆论要求和国家意志的倾向性就不可避免。从现实层面讲,图片报道从摄影记者把照相机对准新闻事实开始,就开始了一个选择新闻事实的过程。于是,特定的倾向性价值内涵就被自然地赋予在图片报道之中。
图片报道的对象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事实本身并不天然地具有倾向性。但是,从客观因素来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近事实非常之多,由于版面等报道空间的容量限制,世界上任何一种新闻媒介都不可能把客观世界发生的每一个新的变化都报道出来。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新闻机构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对其进行报道,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事实。在选择事实、拍取图片、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持有不同立场、态度、观点、价值观念、经济利益、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和新闻媒介,必然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远近、是非、褒贬等不同的价值倾向,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条新闻都明显地体现出倾向性,通常情况下,图片报道的倾向性可能是一种潜在因素,一旦受目的支配,倾向性就会呈现出来。
美国新闻学学者詹姆斯·阿伦森认为,很少有人会不同意新闻客观性这一规定,但是实践起来则往往是另一回事。记者在取舍材料的时候就表达了他的主观意志,即用某些材料而不用另一些材料,结果就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报道,而是带有某种倾向性的了。还有,编辑可以把消息登在头版,给它以不恰当的重要位置,也可以把一条理应放在头版的消息深埋在报纸的里页,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表明在选择新闻的过程中,倾向性内容也有可能同时被添加了。
图片报道的选择性体现在这样几个层面,一是摄影记者依据对新闻价值的预判以及个人的喜好,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报道角度、报道方式的运用。二是图片编辑依据编辑方针和版面要求,对摄影记者指派任务以及对摄影记者的图片报道作品进行剪裁、挑选和处理。三是新闻媒介根据媒介传统、政治立场、受众群的兴趣所在等诸多因素,对图片报道作品所进行的选择。
在对新闻事实的多重选择过程中,单纯地依据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大小、高低来进行选择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性的行为,其倾向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没有一个统一的裁取标准所供遵守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外力的介入和干扰,不同的主体和不同的媒介对新闻事实进行自由选择就很难保证客观性。一般而言,反映自然现象的新闻倾向性不明显,如自然灾害、天气变化等题材,而反映社会现象的图片报道大多具有倾向性,政治类题材、战争题材、宗教文化题材、社会活动等题材倾向性比较明显。
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不管媒介如何标榜自己客观公正,它的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从本质上看,图片报道和其他新闻报道一样,作为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部分,它总是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紧密相连。在触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团利益等原则性问题和敏感问题上,各国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都会在利益面前大打折扣。曾经担任过《纽约时报》总编辑的爱德温·詹姆斯宣称,该报的唯一新闻方针就是坚持客观性,不带有任何倾向性。事实上,《纽约时报》在关键时刻非常直白和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倾向性。
1998年,在美国诬蔑中国窃取美国核机密的“考克思报告”出笼后不久,美国司法部、能源部和反华的右翼政客在1999年精心炮制了关于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工作的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文和间谍案,指控他把下载的核试验室的资料交给了中国。《纽约时报》随即就此案发表长篇分析报道文章,在没有取得任何确凿证据证明李文和是间谍前,就提前断定李文和是中国间谍,主张搞刑讯逼供。后来此案真相大白,法院判定李文和并不是什么间谍。而此时的《纽约时报》只是轻描淡写地承认报道失实,假装挽回其所谓“客观、公正”的面子。
客观地讲,既然我们认识到在图片报道过程中倾向性不可避免,我们就应该正视图片报道的倾向性,而不是用理论层面的绝对“客观性”要求来对图片报道求全责备。应该认真分析倾向性所带来的可能后果,进而在可操作层面上把倾向性限定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样既可以摆脱不切实际的理论争辩,又可以为图片报道的实践提供指导。在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时,正确的态度是:尽可能客观、全面地选择清晰的新闻事实,尽可能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