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编辑是对新闻图片的加工、处理和媒介运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把编辑作为一种新闻媒体中的职业,其工作是对图片进行编辑处理;二是把编辑作为一种行为,即对图片进行处理应用的活动过程。第一层含义表明图片编辑服务于新闻媒体;第二层含义表明图片编辑工作是图片编辑的职责内容,对图片报道进行一道把关程序。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刊开始陆续设立专职图片编辑,后来各家新闻网站也开始设立专职图片编辑。有的媒体还更进一步,设立了图片总监,图片总监负责图片报道的决策和策划,比图片编辑对图片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处理权。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各家媒体越来越重视图片的运用,对图片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第一节图片编辑的职责和任务
一、图片编辑的发展历史
图片编辑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是图片报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图片报道的媒介地位不断上升和图片处理业务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
1880年3月,纽约《每日画报》上刊登了一幅直接采用照相铜版法印刷的《棚户区》照片。在不经意之间,报纸打开了承载新闻图片的大门,它昭示着新闻图片开始成为纸质媒体版面上一个崭新的表现元素,成为报刊吸引读者的一个有力手段。此后,德国《莱比锡插图报》、英国《伦敦每日图画》、美国《新闻摄影》等杂志相继出版。美联社“公安”记者雅各布·里斯的纪实摄影画册《另-半人怎样生活》出版,这本书多次再版,引起很大轰动。以出售新闻图片为主的图片社在美国出现。因为编辑图片的实践需要,原始意义上的图片编辑角色开始出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20世纪初开始,一大批摄影家开始要多关注时代的特征与他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他们以目击者的身份,以惊人的胆识和毅力,手持照相机,记录下社会的变化与时代的变迁。他们拍摄了大量反映社会问题和战争场面的照片,并被报纸、杂志广泛刊用。他们的摄影作品多采用照片加文字的方式加以报道,当时在英国被称为是“摄影小品文”。德国人在对这些作品的编辑实践中,进行了理论总结。“德国《慕尼黑画报》总编辑斯蒂凡·洛伦持曾指出:画报上使用的图片应该有一定的故事性,采用系列图片去表达-个主题,在图片的组合上,不应给人以拼凑的感觉。在编辑画报时,他身体力行负责编排版面,后来他又把这种编辑图片的原则和工作态度带到了英国,创办了《每周画报》和《图片邮报》等。”
受到德国《慕尼黑画报》编辑风格的影响,法国第一本现代摄影画报《观察》于1928年创刊。由集编辑兼记者、出版人和设计家于一身的沃格尔创办。他在《观察》画报的创刊号上开宗明义地指出:“以新的精神来构想,以新的方法来实施,《观察》将给法国带来一个新的法则。”这个原则其实就是用照片报道国际新闻,任何有重要事件发生的地方都将有照片出现在《观察》的版面。沃格尔的贡献在于改变了照片的配角地位,提升了照片在杂志中的分量,使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小角色。美国报人卢斯于1936年创办《生活》杂志,《生活》杂志的编辑方针深受《慕尼黑画报》和《观察》的影响,并又有发展和创新,卢斯提出“大脑支配照相机”,这种理念被贯穿于摄影实践中。摄影师和主编提出拍摄计划,并在编辑会讨论,获准通过的计划由具体经办人进行深入调查后整理成详细的资料,并列出分镜头计划,摄影家则根据分镜头计划进行拍摄,拍摄好的胶卷立即在研究室进行加印和放大,经主编或版面设计者研究后,形成初步的版面设计并插入文章。《生活》杂志的报道内容以国内外的新闻为主,包括生活、时尚、艺术、娱乐和科学等多种不同的领域,很像今天的报纸新闻图片版。《生活》杂志的创办与成功表明图片编辑理念和业务的日趋成熟。
严格地讲,我国媒体对图片编辑的讨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10月,来访的世界图片报道基金会专家科林·雅各布森提出:“你们(中国)很多作品拍得很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编辑。”这样的评价对我国图片媒体行业触动很大。90年代中期以来,《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开始举办有关图片编辑的研讨。国内的一些专家在研讨时认为,图片编辑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应该作为一位具有大局眼光的摄影专家,作为摄影报道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指导者,作为联系摄影记者和版面编辑的桥梁而存在。
1996年,人民日报华东分社在新闻摄影工作经验研讨会上提出了“图片编辑”较为清晰的工作理念,“摄影报道同样需要图片编辑,图片编辑除了选编本报摄影记者的图片之外,还有组织摄影通讯员的工作”。2002年3月23日,首届中国图片编辑研讨会在江苏江阴召开,来自全国40家报社图片编辑对图片编辑的定位、任务和素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此后,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报纸媒体陆续设立了图片编辑。目前,《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东方早报》、《华商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都比较重视图片编辑的地位,不仅设立图片编辑的岗位,而且还注意营造图片编辑与编辑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畅通的渠道,授予图片编辑以相应的责、权、利。但这种状况在中国报业传媒中还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在多数报纸管理者的眼里,图片编辑的作用还停留在发挥“眼球效应”——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层面上。有些报社的图片编辑,其职责也仅仅局限于摄影部内部,在夜班编辑部或版面编辑面前,并没有什么发言权,只是充当一个收发照片、查找照片的“二传手”而已。
二、图片编辑的把关职责
图片编辑在媒体中起什么作用?承担什么职责?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国内的媒体与国外的媒体对图片编辑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
可以说,不同的媒体因为自己的定位不一样,对图片编辑的要求也不一样。
严肃的政治类报纸可能对新闻图片的政治性要求更高,而市场化的报纸可能更加强调新闻图片的视觉张力,因为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
尽管目前我国媒体还没有对图片编辑职责有一个统一的具体的职责认定,但是图片编辑作为图片刊发前的一道最重要的程序,其把关的职责是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1.对图片进行传播价值把关
图片的传播价值是指新闻图片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件本身具有的被社会关注的素质。新闻图片要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一幅照片新闻价值的高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首先,新闻图片所反映事实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说,重大题材内容又是突发的事件,新闻价值都比较高;另外,新闻事实与人们的接近程度有关,也就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地点与读者所处的距离越近,新闻价值显得越大;还有新闻事实与人们的关心、感兴趣的程度有关,为大多数读者关心或感兴趣的事实,新闻价值就越大。所以,版面编辑在选择新闻图片时,要注重新闻图片体现的新闻价值高低,把包含最有意义、最新鲜新闻事实的照片呈现给读者。
视觉价值包括形象价值、精华瞬间的表现能力和视觉冲击能力。一幅新闻图片反映的新闻事实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但未必就有很高的形象价值。
只有新闻价值和视觉价值俱佳的新闻图片才是图片编辑、新闻媒体和受众所期待的照片。许多有新闻价值的照片由于缺少形象价值,而不能吸引读者,其传播效果很难实现。新闻图片应该千方百计地用生动的画面形象来传递新闻事实,即用形象来说话。图片编辑的任务首先就是对图片报道的稿件按照传播价值进行选择和刊用。
2.对图片进行社会价值把关
新闻图片的社会价值构成比较复杂,它包括媒体出于生存所考虑的政治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伦理价值。
政治价值无需多言,新闻媒体生存在特定的政治体制内,必然要受到政治制度的制约。遵纪守法和不在政治上犯错误是新闻媒体得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在图片报道的选择上,不去触犯政治的禁区也是可以理解的。
市场价值是当前新闻媒体面对日趋激烈的生存竞争所作出的必然选择。新闻媒体想在媒体市场上有一定的生存地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广泛的读者或受众群体。有了广泛的读者或受众群体才能赢得大量的广告商来投放广告。正是基于对图片报道市场价值的高度重视,美国新闻摄影界曾把一张好照片的定义描述为“能够帮助报社把报纸卖出去的新闻图片”。各种题材的新闻图片,或惊心动魄、或恬静优雅、或幽默有趣、或快乐生动、或悲壮传情,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都是读者所需要的,新闻媒体按照市场导向进行目标定位。新闻图片在媒体版面构成视觉中心,形成视觉冲击力、吸引力,能够有效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有利报纸销售。
社会伦理价值的内容比较复杂,它涉及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对于图片报道来说,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它的传播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是一种帮助还是一种伤害。摄影记者可能来不及思索拍下了一些有争议的现场照片,而作为把关人的图片编辑在这些方面一定要深思熟虑,应该充分考虑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综合因素:既要最大限度的传递新闻信息,又要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可能的伤害,从而在图片的把关工作中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和人性关爱。虽然目前无法给出图片编辑一个权威而统一的结论,但是对这种平衡关系的日益重视已经成为图片编辑界的共识。
1993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者欧博瑞等人曾经对一张表现屠杀的普利策获奖作品展开调查,“调查对象是5份美国和加拿大的报纸,发现24家刊登了这张照片,1家选择了另外一张不是那么恐怖的照片,16家没有用照片。和编辑们的对话中发现,在这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制约机制,有的编辑是根据‘早餐准则’(Break fasttaste),也就是说照片是否让读者在吃早饭时觉得恶心。有的则是设定‘距离准则’(distancetest),即估量画面中的人物和本地读者之间的接近性从而展开判断。”另外一个研究是针对读者展开的,“1999年《蒙特利尔公报》(Montreal Gazette)将10张存在伦理道德问题的照片请读者和编辑分别进行判断刊发与否,结果是20%的读者和编辑的决定不同,尤其是针对个人隐私的照片,读者比编辑更倾向于不发表。”
在中外图片报道实践中,图片编辑是否应对图片的社会价值进行把关,尤其是面对反映惨烈灾难的“残酷”照片时,有两个典型的案例可供参考。
其一,2002年5月日,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所属的6136航班由北京飞往大连时在大连海域坠毁,10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场飞来的横祸让多个家庭惨遭打击而陷于极度悲痛之中。由于飞机坠落在大海中,打捞飞机上的黑匣子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经过潜水搜救人员的艰苦努力,5月14日,第一只黑匣子从深海被打捞出水。但是,第二天出现在当地媒体上的照片却引起人们强烈反感,画面上一位潜水员手捧着橙红色的黑匣子,与另一位潜水员开怀大笑,脸上充满了完成任务的喜悦。这幅照片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特别是受到业界同行们的责难。道理其实很简单,潜水员的喜悦之情无可厚非,拍摄者的行为也无可指责,因为作为救援工作过程的记录者,按下快门记录下正在发生的事实,这很正常,这也是工作职责。但是,当该张图片和空难事件的发生放到一起产生联系,特别是用来表现空难现场时,却是很不合适的。当这张图片要面对读者,面对公众,甚至要面对遇难者的亲属时,媒体就必须自觉地承担起把关责任,这种责任不可推卸和忽视。很显然,该媒体的图片编辑在这个媒介事件中是难辞其咎的。
其二,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发生了城际列车连环爆炸案,共造成202人死亡,1800多人受伤,这是西班牙也是欧洲国家有史以来遭受到的伤亡最大的一次恐怖袭击。连环爆炸案所造成的车站损毁和人员伤亡情况惨不忍睹,全球各大媒体都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了这次恐怖袭击。
事后,有西班牙媒体介绍了在当天图片报道中有图片编辑进行了一些反常规的图片报道操作。从爆炸现场传回的摄影图片中,有不少带有尸块、残肢等过于刺激的视觉形象,而基于对现场环境完整保留的需要,无法通过剪裁来解决问题。经过慎重研究,图片编辑们破坏了他们此前一直奉为“天条”的规则,那就是用软件工具去除了这些敏感的局部形象。这样的做法确实是冒有一定风险的,因为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图片报道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修改新闻图片是不被允许的,这是共识。尤其是在欧美图片报道界,有多名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为此付出了代价。不过,西班牙媒体的这次非常规操作,不仅没有招致质疑,反而广受好评。究其原因,是人们肯定了图片编辑在图片涉及社会价值重大敏感区域时所承担的把关责任。从人性角度出发,关爱生命权益,关注生命尊严,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媒介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