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沉溺于“不幸”而不能自拔,精神振作不起来,忧心难已,只会哀怨,不会抗争;一些人生性柔弱不争,自卑感强,缺乏自信、自尊,在竞争法则面前,明哲保身,表现为一种懦弱,怕风险、求安逸,心理脆弱,一遇压力就垮。他们只会消极等待社会的救助,自身的心理缺陷成为改变自我的沉重障碍。
有的智能有限,因为生存困难缺少教育机会,知识技术能力不强,处于竞争劣势,只能从事脏累的笨重劳动,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无力改变自身的弱势状态,实在是欲争不能。
有的社会地位低微,远离权力中心,生存环境艰难,受到无形的歧视,甚至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视野之外。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既缺少话语权,也缺乏与命运抗争的社会支撑力。
弱者群体的出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这是政策、制度尚不健全情况下的难以避免的现象,作为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一些人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不知道如何与不幸际遇抗争,心理压力大,承受力低,易受心理伤害,心理恐惧,谈虎色变,因此实在是无力抗争。
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与自己的不幸命运抗争,是人的本能。人有承受困难的毅力,更有通过自己的劳动与竞争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甚至有不怕生存挣扎的艰难,不轻易放弃生存搏斗的勇气,尽管生活中有几分冷,但其心总还是热的,不会失去改变自我的期望。如果我们把人们的弱势处境、不幸遭遇,只是归因于个人不争,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不公平的,而且如果都这样看问题,那是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冷酷。
3.对“不幸”的人们应“哀”应“怒”?
弱势群体的存在,使人们对改革开放国策的怀疑加大,使弱势群体与违法犯罪的相关度加强,进而加大社会风险,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帮助弱势群体不仅是共产党人本有的义务,而且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当务之急。但人们要摆脱生存困境,就先要摆脱思想困境。因此,加强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的关心,是思想教育者不可推卸的现实责任。
然而我们只能停留在“哀”与“怒”的层面吗?虽然又哀又怒,是一种复杂的爱恨交加的心理,反映了思想教育者善良的是非心和正直的缺憾感,然而这是不够的,因为今天的弱者群毕竟已远远不是往日的阿Q式、祥林嫂型的人们。
如果思想教育者的“哀”只是对弱者群的不良生存现状的正视,只是对身处“不幸”的人们的泛性同情,所关注的只是不幸人们生存的艰难,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没有推究其不幸的原因,更没有涉及推究“不幸”的不公与探索“不幸”的消除等深层问题,充其量不过是恻隐之心而已,这只是道德心理层面,是不到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思想教育浮而不实的表现,是思想教育者对弱者群爱莫能助的哀叹。我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者,不只是在于认识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思想教育不只是为了表达对不幸人们的廉价同情,更在于教育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消除产生不幸的自身原因与社会根源,对弱者的关心不是一种施舍,而是一种责任。
思想教育者的“怒”是对弱者群“不争”的强烈否定。“怒”是一种不满情绪,但有不同程度,是一种生气,一种谴责,一种凌人盛气。“怒”是因其“不争”而对其命运的关怀,是因其“不争”而对前途的忧虑,是因其“不争”而对其不自觉悟的愤慨。但“怒”是把人的不争当作人的“不幸”的唯一原因,忽视了人们“欲争不能”与“已争无果”的严峻现实。如果以为人们的“不幸”是咎由自取,那就不仅是近乎无知,更是近乎冷漠,几乎是自扮帮凶的角色了。轻易地“怒”其“不争”则是一种浮躁心理,一种粗暴态度。对“不幸”的人们远远不能以一“怒”了之。现实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社会救助无力,贫富差距扩大,生活成本上涨,生存困难加剧,都是教育者所不容回避的。
面对“不幸”人们,无论是“哀”还是“怒”,都只是停留在情感状态,我们不能满足于情感的施舍,也不能轻易使用情感的鞭子,应把现实问题摆到理性的天平上来权衡。面对弱势群体,思想教育者应该情感更丰富一些,思想更深沉一些,教育举措更理性、更有力一些。
4.给予关爱,更要给予力量
弱势群体的存在既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而回避社会责任,也不能完全归因于社会而推卸思想教育者的责任。而且还应看到,弱势群体中有的人滑向歪门邪道,乞讨流浪,混迹江湖,有的人甚至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弱势群体的存在与发展是社会的不确定因素,是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的隐患。弱势群体的存在与发展对思想教育来说,也具有负面值,因为它的存在表明了社会不公的存在,这无形中损害了思想教育的社会说服力。无论从构建政治稳定,还是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来说,热情关注对弱势群体的思想教育,都是思想教育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1)给弱者以关爱
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是生存困境,而生存权是人的基本权利,必须得到社会的尊重。让每一个人过上温饱生活是最基本的社会道义和社会理性。对人的生存权的冷漠是一种残酷,是不能容忍的。思想教育者要呼唤全社会都来关注弱势群体这一社会性问题,营建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他们需要物质资助,更需要精神关爱,要把关心与资助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消解。
(2)给弱者以尊严
要保护容易被人忽视甚至伤害的弱者的应有尊严,大力改变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状态。正如《礼记·曲礼上》中所说,“虽负贩者,必有尊也”。即使是小商小贩,一生奔波辛劳,也有其做人的尊严,任何豪富都没有理由伤害一个小老百姓的权利与尊严,国家权力的至上性也不能抑制公民权利的神圣性。而事实上弱者群普遍存在社会的不公平感和受伤害感,这需要思想教育者大力呼唤全社会努力营建社会公正。正是社会公正的缺失使弱势群体问题凸现,而因社会不公所损害的首先是弱者,受害最大的也是弱者。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敢于伸张正义,“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永恒不变的意志”(古罗马法学家乌尔庇安),另一方面要培养其自尊,尊重其权利,支持其抗争。
(3)给弱者以希望
弱势群体最缺的是什么?是积极的心态,人弱则志短。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克服和改变弱者的心态,不能在困难面前表现得软弱无能,不能以得到他人的同情、怜悯、帮助为满足;另一方面,不能让尚处于生存困难的人们丧失改善困境的希望,要向他们指明改善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的方向与道路,唤起他们自我奋斗的希望。思想教育者要以自身的热情,点燃人们的生活希望之火,让人们产生克服现实困难、创造未来幸福的力量。在今天谁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要为他们扬起奋进之帆,点燃希望之火,激发克服困难、创造未来的力量。思想教育者应是一个出色的自信与希望的传播者。
(4)给弱者以力量
思想教育要让人们懂得一个道理,改变弱势地位首先应做精神上的强者,自古人们称道的是寒门将相、逆境成才的志向与勇气。人类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伟大,不能不“感谢”上帝把自由自在的人们赶出伊甸园,迫使人们不得不以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自己,通过自己的奋斗去赢得个人的幸福与他人的尊重,这才是人生真正意义之所在。鲁迅的意思也是指,人们不幸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自由精神、独立勇气,没有从物的依附、人的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自身的不觉悟。因此,既要解决其客观上遭受“不幸”的问题,也要解决其主观上“不争”的问题。思想教育要解决好弱者缺乏竞争的意识、竞争的勇气、竞争的能力的问题,要给人以精神力量,激发他们的自由、独立精神,勇于维护自身的权力,维护人的尊严。思想教育要给他们改变现状、结束不幸状态的力量,给他们知识导引、技术服务、物质支持,真心诚意地、切切实实地向他们提供自我奋斗、自我创业的相应条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十二)关注人的现实,关注人的期望?
人都怀有梦想,这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支撑力量,是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动力。人可以忍受现实的困难,却难以忍受期望的失落,要努力保护人的期望值,不要轻易让人的期望破灭。
人是现实存在,也是希望存在,是生活中的“我”,也是理想中的“我”。可以说,人是怀有期望的动物。人的期望是人的精神支柱,是奋斗的动力,是幸福的源泉。潘多拉魔盒一打开,给人类带来的是种种现实的苦难,但那盒子里尚存人类的希望,人类正是借此作生存搏斗。
因此,人类自诞生伊始就孕育了此岸、彼岸,人间、天国,天上、地下的传说。
一方面,人都非常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切身感受,人的思想、情绪、活动包括人的生命力,都不可避免地受其现实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人都有一怀期望,人的生命是靠其期望来支撑的。在很多情况下,人更关注的不是现实如何,而是未来怎样,美好的期望可以弥补现实的非满意性,人往往可以忍受现实的种种困苦的磨难,却难以承受希望的破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期望心理比人的现实情况更值得思想教育者关注,思想教育不能只注意到人的现实,却忽视人的期望。
1.“望梅”何以能“止渴”?
“望梅止渴”的故事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思想教育规律,唤醒期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价值,人们的期望可以转化为动力源。
曹操让自己的士兵通过“望”想象之“梅”以“解”现实之“渴”,而且成功了,挽救了一支因为长时间缺水而使战斗力近于崩溃的部队,这被传为历史的佳话。人们都以为曹操的诓骗技巧实在高明,其实曹操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学家,他充分利用了人们的期望心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虽然“梅”只是在“期望”、“盼望”中存在,而非现实存在,但只要有“梅”可“期”、可“望”,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存在,也可以产生解“渴”、止“渴”的巨大作用。这是因为士兵们已意识到水的缺乏已到了威胁他们生命的程度,正是这种对水的渴求的急切,使他们忽略了对有关水的信息的真伪的辨别,导致他们对假信息的笃信与执着,从而到了直流口水的地步,为了能先吃到梅子都争先恐后地急行军,结果是梅园没看到,行军的目的地却到了。曹操正是利用了士兵对水的需要的急切性,利用前有梅园的假信息,刺激士兵的生理机能,调整了士兵们对水的期望心理,变“无望”为“有望”,达到了在危急关头挽救部队战斗力的目的。曹操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是高超的思想教育艺术,唤醒期望,以解现实之难,使陷入绝望的士兵重燃起希望。
“望梅止渴”这个故事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给人以很深的启发,不要轻易地伤害人的期望,不要让人的期望落空。任何管理者、领导者、教育者、家长,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者,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人的期望对人的生命力的开发具有很大的价值,要善于通过调整人的期望值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2.人总是生活在期望之中
人都对未来怀有憧憬与希望,期望是人对自身需要与愿望的期待,反映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状态,不仅是对外部条件的期待,也是对自身努力的期待。
任何人都生活在期望之中,都有其自身的理想、愿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理想的人是不健全的。
(1)人有追求,有期望,是人的本性
“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在其未实现时,表现为期望,并转化为实现自身期望的不懈努力,这种努力的程度与其期望的殷切度密切相关。一个人没有追求、没有期望,是不可思议的。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佛教的“天堂”,耶稣的“天国”,儒家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都曾经切中人们的期望心理,都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那“天堂”、“天国”,虽然人们大都知道其无,但都期望其有,与其说是一种现实追求,不如说是一种心理需要。那“天堂”、“天国”竟让人们追随了几千年,这种引领人们的期望之光至今仍是相当多人的心理归宿。人们并不认为这是宣传者的欺骗,相反认为这是宣传者的真诚与善良。一般说,一个人的主体性越强,其期望心理也越强,总是期待着一种新的可能性出现,并且期望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2)期望可以弥补现实的缺憾
其实任何期望都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足:一方面,事实上现实本身不总是完美的,相反总是有缺陷的,总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另一方面,现实离人们的期望总是有距离的,人们所期望的总是比现实所能提供的要多得多。因此人都不会满足于现实,都生活在期望之中,总是善于以其期望与理想来淡化现实不足的缺憾,消解内在的心理隐忧与不满。为了实现自己的期望,人总是顽强地生活着,人总是善于以自己的期望支撑自己对现实困难的忍受,以自己的期望激励自己为改善现实努力奋斗。人们需要以“天国”的理想来消解“人间”的苦难,来达到心理平衡,这不能一概斥之为自己欺骗自己,因为人的优点也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