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
49397400000007

第7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6)

(二)成长三角、区域经济圈和产业集聚体

从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的结构和属性入手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产业集聚和包括成长三角、区域经济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演化关系。成功的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将导致产业集聚体的形成和扩大,反之,就会被边缘化。从世界经济的空间分布来说,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洲共同体、欧盟是产业集聚的发展和演化进行得比较成功的。从产业集聚的理论上来说也是这样,从世界经济角度来说,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导致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在理论上这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引起的。

由此引起的集聚呼唤集聚的累积循环效应,会使得该地区成为产业集聚体或者通过产业转移扩大了其原有的产业集聚体的空间,当然也会有不成功的事例。成功的成长三角、区域经济圈也是这样,如作为“扩大的都市地区”类型的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其本身就是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过程的载体。而能否形成或者扩大产业集聚体,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

(三)成长三角、区域经济圈——基于空间经济学和产业集聚的分析

我们以亚洲和北美的8个成长三角/区域经济圈为例,基于空间经济学和产业集聚的理论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第一,属于核心城市扩散型。从空间经济学的观点看,这类经济圈都有一个或若干个集聚中心的存在。区域经济圈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从集聚中心向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要素扩散,进而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并且,在一个更广泛的空间背景下,集聚中心和周边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因素、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社会联系网络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集聚区域,两者之间的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是相对稳定的。如长三角区域经济圈、珠三角区域经济圈、IMS成长三角等。

第二,属于基础设施开发协调型的,如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经济圈和图们江区域经济圈。这类区域经济圈的主要动力在于有关各方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协调,以便为今后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条件。

第三,产业转移和扩散型,如海峡两岸经济圈和环黄海经济圈甚至包括美、墨边境区域经济圈。这一类区域经济圈和第一类区域经济圈相同点在于要素移动和产业转移是形成经济圈的主要动力,不同在于第一类经济圈有一个集聚中心和稳定的集聚区域存在,而这类经济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地理因素,如经济圈内部两大板块隔海相望,或者区域内虽然有一些城市或大城市存在,但缺乏起核心作用大城市等,或者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集聚区域,从长期来看缺乏稳定性和收敛性。

比较这三类区域经济圈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这些区域经济圈都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几年或二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状态比较稳定的是第一类区域经济圈,其中主要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圈和珠港澳区域经济圈。第二类区域经济圈受制于政治障碍或者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发展趋势不是很明朗,如图们江区域经济圈,有的则继续停留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协调阶段,如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经济圈。第三类区域经济圈则是由于没有一个由产业转移双方共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集聚区或准集聚区,因此不能形成稳定的产业集聚指向,或者缺乏稳定的产业转移源头,或者受到周边其他产业集聚体的影响,原来比较收敛的产业转移开始变得不稳定,因此发展的趋势也受到影响。如海峡两岸经济圈在20世纪80年到90年代中期,受厦门经济特区有关制度安排的影响,隔海相望的台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福建省转移,两者之间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转移,或者说是产业集聚的扩散关系。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临近福建地区的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使得更多的台湾资本移向长三角地区。海峡两岸经济圈的发展趋势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这种情况在黄海区域经济圈中也存在。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大量的韩国资本投向山东半岛等地,于是关于环黄海经济圈的说法就在韩国和日本学者中流行开来,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韩国向中国山东等地的投资锐减,在此以后韩国向中国的投资也逐渐分散化。

环黄海区域经济圈的前景也变得模糊起来。与此相对照,以中国国内区域为主,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等省、直辖市的环渤海经济圈开始出现取代环黄海经济圈的趋势。

由此可见,是否具有一个稳定的集聚核心,这往往是指具有较大空间辐射能力的大城市,或城市群以及与此具有紧密的经济互动关系的稳定的产业集聚区,或者准集聚区,这是区域经济圈能否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有关区域经济圈相关理论的比较和综合

迄今为止,能够为区域经济圈的成型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的主要是国际经济学的区域一体化理论、产业转移理论和新空间经济学理论。这三者由于依托的基本理论背景不同,以及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解释也就各有差异。我们就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几个特征因素,对相关理论的解释进行以下比较。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的基本假定条件

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针对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市场分割问题而来。由于市场的分割,造成了发展的不均衡,因此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后,打破了贸易壁垒,实现了统一的大市场,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要素配置,实现发展的均衡。现有的产业转移理论基本上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作为基本分析范式的,因此它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的基本假定其实也是完全竞争市场。以小岛清为代表的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长导致比较优势的变化,形成了产业转移。相比之下,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则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假定,并且假定产品移动是具有广义的运输成本的。相比之下,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对假定条件的解释更贴近区域经济圈的现实。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国际经济学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方面的障碍。在这一点上,产业转移理论也持同样的观点,当然产业转移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投资壁垒上。相比之下,新空间经济学则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即现实中存在的要素和产品流动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都内生化到了广义的运输成本之中。

(三)产品和要素流动的动态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是产品和要素的移动,对这一移动过程的状态描述和分析,各种理论有所不同。国际经济学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关注点集中在产品的自由化移动方面,并将这种自由化移动的状态区分为特惠关税协议、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等6种状态。而产业转移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理论是将要素移动的状态描述为一种雁形形态,形成雁形形态的主要原因。产业转移理论认为是比较优势的变化,而空间经济学则用广义的运输成本和产品的差别化弹性解释。比较之下,国际经济学对产品和要素流动状态的分析,还基本上停留在外生变量作用下的非连续状态的描述和评价阶段,而产业转移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理论则深入到了分析产业转移内生变量层面。

(四)一体化的主要动力

国际经济学理论把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政府间的协议成果,认为政治的推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因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是政府。而产业转移理论和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则从比较优势的变化以及产业集聚与扩散的角度认定,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是企业。

(五)一体化经济形成后的状态和达成的目标

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和要素与产品价格的均等化应该是一体化经济所能达成的目标。产业转移理论则认为,可以实现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推进国际和区域间贸易的增长。而空间经济学理论则认为,会形成中心-外围的产业分布状态,推进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

(六)对一体化效应的评价

国际经济学理论把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分为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分别给予评价,认为静态效应是贸易转移和创造,而动态效应则有规模经济、竞争刺激和投资刺激。产业转移对一体化的效应评价则认为,产业转移以及产业升级和产业的空洞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效应所在;空间经济学认为,产业集聚和扩散应该是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效应。

七、区域经济圈综合分析框架

通过对国际经济学、产业转移理论以及空间经济学理论就区域经济一体化六个方面的比较和评价,笔者认为,以空间经济学的有关假定和分析为主体,结合产业转移理论和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构建一个区域经济圈的理论解释框架是可行的。我们将其定义为区域经济圈。

1.区域经济圈形成的假定条件

(1)不完全竞争市场。由于是不完全竞争,因此存在着规模效应递增,由此引起要素流动和产业集聚的可能,形成区域经济圈的动力。

(2)存在着广义运输成本。这包括:为克服空间距离的障碍而支付的有形运输成本;由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地方保护及相关制度不同所引起的制度成本;汇率变动和其他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风险成本;语言和历史文化传统差异以及交易习惯的差异所引起的交易成本;其他一些难以测算的成本;等等。广义运输成本的存在决定了区域经济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市场是分割的。由于存在着分割的市场,所以才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进而带来区域经济圈形成的可能。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是指区域经济圈形成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产品和要素流动的动态过程

从整体把握,构成区域经济圈形成动力的产品和要素流动的动态过程是一种雁形形态;从微观视角观察,要素和产品的流动过程体现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寻求企业一体化的过程。

4.区域经济圈形成后的状态及目标

(1)制度成本的解消和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以及其他风险成本降低;(2)统一市场的形成;(3)专业化分工的深化;(4)区域竞争力的增强;(5)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6)区域整体福利的改善。

5.区域经济圈形成的主要动力源

企业和政府,其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主要动力源。

6.区域经济圈的效应

产业集聚体的扩展和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以及区域经济圈内发展的均等化。

第五节成长三角/区域经济圈的机制和结构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以现实的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为例,归纳和总结它们的主要特征和属性。

一、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的驱动力量

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的驱动力量主要来自三个部门。

1.市场经济部门

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常常需要有相关政府部门的推动、进而形成明确的制度安排不同,促成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的最初动力在多数情况下会是市场经济部门,这些部门通过市场的力量发现进行跨国或跨区域投资和交易有利于实现资本的较大收益,因而采取了相应的行为,带动了相关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和协作,推动了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

所以,驱动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基于追求投资和交易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部门而非政府部门。

2.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虽然不是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的主要的施动者,但是成长三角与区域经济圈的参与方的各级政府却在成长三角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跨国成长三角中需要各国政府对由企业自发形成的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政治上的确认,并对实行一体化的区域给予法律认可;同时共同致力于区域内相关协作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以国内区域为主的区域经济圈中,相关地区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是必不可少的,由此促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区域发展。

另外,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参与国和地区政府还承担了区域内社会资本的建设,承担着促进区域社会协调发展的责任,以及提供有关区域一体化的公共产品等企业不愿或无法承担责任,为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3.外商直接投资(FDI)

在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

依照外商投资在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中的角色不同,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可以分为内部推动型和外部推动型,但是不管属于哪一个种类型,外商投资在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外商投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会形成互动和共生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的投资效应和集聚效应使得成长三角和区域经济圈常常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而外商投资的进入,又进一步推进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而在一些由外部投资主导的成长三角,外商投资还会成为区域内产业推动的主要部门,如东北亚的图们江成长三角,其推动部门最初主要是韩国和日本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