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49394400000037

第37章 关键词分析(1)

网络经济

黄淑贞、杜骏飞

一、定义及其内涵

对于“网络经济”这个概念,目前中国国内最广为流行也最权威的解释是中国信息经济学创始人、国家信息中心(CNNIC)原主任乌家培教授的定义。他认为,网络经济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网络经济是指信息经济,狭义的网络经济指互联网经济。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及其商务性网络活动,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及各种网络服务、生产、提供等经济活动。

在中国,狭义的“网络经济”概念更为常用。具体而言,包括了网络企业、电子商务以及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网上经济活动。

根据中国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的划分,“网络经济”可具体分为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电子商务、搜索引擎、旅行预订、网上招聘、电子邮箱、数字杂志、在线音乐、即时通讯、网络社区等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细分行业。

二、发展历程

中国网络经济发展至今,可大致分为起步、高涨、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1993-1995年)。1993年,中国首次引入网络经济概念,拉开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1994年,中国与国际互联网正式连通,四大主干网络相继建成。同年,中国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这是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

第二阶段:高涨(1996-1999年)。1996年5月,杨致远创立的雅虎在Nasdaq上市后,中国各地的网站建设也开始纷纷涌现,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门户网站搜狐。1998年是世界电子商务年,中国的“中国商品市场”从当年7月1日起,正式进入Internet。同年,“信息产业部”成立,标志着中国政府已经把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式。1999年,消费类电子商务市场全面启动。同年12月,新浪网站成立,结束了搜狐在国内的领跑地位。与此同时,各种专业性质的垂直网站也开始出现,国内的网站竞争日趋激烈。至此,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规模的产业,并列居全球第三位。

第三阶段:萧条(2000-2002年)。随着2000年3月Nasdaq“网络股神话”的破灭,这种狂热的经营方式也走到了尽头,中国的网络经济进入了寒冬期,大量的网站还没实现赢利就纷纷倒闭。至此,中国的网络经济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高涨进而直落萧条的跌宕起伏的历程,以至于有人开始怀疑所谓的“网络经济”是否就是“泡沫经济”。

第四阶段:复苏(2003-  )。2003年以来,中国网络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复苏迹象,预示着网络经济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礼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根据中国网络经济研究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所公布的有关网络经济市场的调查数据,从2003年开始,中国网络经济始终处于上升通道。

三、现状及其特点

新发布的《iReaserch2008第三季度核心数据发布》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经济继续呈增长态势,但整体规模增势受阻,同比增长52.2%,市场规模达到146.3亿元。

目前,网页搜索、博客、电子邮箱仍是覆盖网民数最多的服务。根据《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经济市场监测报告》,在中国网络经济主要企业收入规模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腾讯、盛大、阿里巴巴、网易、搜狐、百度、新浪、九城、携城和e龙。

目前中国的网络经济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市场规模大。根据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首次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网络经济市场。

2.发展迅速。尽管中国的网络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自2005年起,其市场规模以每年约40%甚至更高的速度在增长。

3.网络经济市场规模中企业市场份额比较分散,并未出现垄断或寡头现象。2006年,以腾讯、网易、新浪、TOM以及搜狐为代表的大型综合类门户网站仅占市场规模份额的28%。

4.个人付费市场在中国整个网络经济中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随着未来搜索引擎、网络购物以及B2B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企业付费市场所占的比重也正逐渐提高:网络游戏、移动增值和网络广告成为市场主力。2007年,这三大传统业务共占据中国网络经济近69.2%的市场份额(2006年这一比例曾高达72%)。

5.网络游戏和移动增值两大领域发展迅猛,成为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07年,网络游戏市场份额首超移动增值,用户规模达到5700万,市场规模达到128亿元。此外,网络招聘、网络广告和电子商务成为了新的经济热点,而基于Web2.0的网络社区和视频分享也发展迅速。

根据中国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08年互联网行业热点事件盘点》所提供的数据,2008年是中国电子商务快速上升的一年。

更多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目光也开始转向国内市场,网络零售成为最吸引眼球的新阵地。

在经历了10年的快速发展期后,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正在走向理性,由网络游戏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法律问题也被提上了议程。

2008年,中国移动增值产业经历了运营商重组、3G牌照、垃圾短信治理等,这为移动增值产业营造了健康的发展氛围。

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借助奥运会契机快速提升网络媒体影响力的同时,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获得70%的高速增长;而经济危机下融资困难,企业广告投放更追求性价比。网络媒体在性价比、营销效果、广告形式多样等方面的优势,使得网络媒体在经济危机形势下依然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

总体而言,奥运会和经济危机是2008年对网络广告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其中奥运会的强势拉动作用已经结束,而经济危机的负面作用则刚刚开始显现,并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深入。

但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不同的是,经过10年磨炼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拥有30余家分布在各细分行业的上市企业,发展出以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众多赢利模式,同时在3亿中国网民的强力支撑下,我们有理由对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四、缺陷

尽管中国的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但可以说,这些年来,这种发展是在低基数上的高速增长,是在低质量、低水平下的数量扩张,“大而不强”是信息产业的现状:

1.中国的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存在网络带宽狭窄,接入速度较慢,网络运行质量较差,网络基础建设的资本投入低,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2.尽管中国网民数量大,但网民的普及率却很低,普及率19.1%,仍然低于21.1%的全球平均水平。

3.中国网络经济具有显着的不平衡特征。中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不同地区间的网络经济发展,还存在着显着的不平衡的特征。

4.中国信息技术创新水平远远落后于IT发达国家。构成中国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设施、计算机芯片、系统软件、安全产品等核心技术主要由国外厂商提供,一些重大的技术项目甚至还依赖国外公司的参与。

5.网民消费环境不成熟。中国尚未形成一个比较稳定、成熟的网上消费群体,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人群比例还很小,而交易信用制度不健全、虚假宣传、不履行服务约定等问题也是阻碍企业推进网络经济的症结所在。

此外,中国上网资费较高、网络应用质量不高、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后、物流业发展滞后、与网络经济发展相关的法规及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着网络经济的发展。

五、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所属的艾瑞咨询集团与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举办的2007艾瑞新经济年会所发布的官方报告,中国网络经济各细分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如下:

1.网络游戏产品呈现休闲化趋势:预测2010年大中型休闲游戏占整个网络游戏市场规模比重将达到42%。

2.移动增值市场继续洗牌:随着政府监管力度加强及市场的成熟,目前中国移动增值市场已经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以TOM、新浪和腾讯为代表的移动增值企业的市场份额将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未来会利用垄断平台的优势占有更多市场份额。

3.网络广告形式将趋于丰富化,富媒体广告、视频广告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网络广告向按效果收费方向发展,广告计价方式将向多元化发展,CPM、CPC和CPA并行。

4.B2B电子商务将迎来发展新契机:中国政府正积极推进B2B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建设,目前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已开始赢利,而企业电子商务意识也日趋成熟。

5.网络购物正处于并将继续处于快速成长期:2006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为312亿元,年增长率超过60%;目前两大经营模式(B2C和C2C)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支付和物流已不再是网络经济发展的瓶颈,信用信誉成为关键。

中国网络经济研究中心认为,网络经济在2010年以前都将处于稳步增长期,“随着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日趋成熟,电子商务等各种新的增长热点不断涌现;同时软件服务网络化、搜索社会化、互联网移动化及Web2.0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将促进中国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天宁(2007),“对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时代经贸》,2007年第5期,第29-32页。

[2]杜骏飞(2007),“中国网络广告考察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44l248-55页。

[3]纪玉山(2000),《网络经济》。长春:长春出版社。第1-12页。

[4]刘健辉、陈安阳(2005),“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影响”。《情报杂志》,2005年第3期,第120-122页。

[5]刘豫川(2003),《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6]周鸿铎(编)(2001),《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3-15页。

[7]赵玮(2004),《中国门户网站经营之路》。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8]中国网络经济研究中心:2003-2007年度《中国网络经济市场份额报告》、《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经济市场监测报告》、《2007艾瑞新经济年会手记》。上网日期:2008年9月8日,引自http://www.iresearch.cn/[9]中国网络经济研究中心(2008):《iReaserch2008第三季度核心数据发布》。上网日期:2008年11月1日,引自http://www.iresearch.cn/[10]中国网络经济研究中心(2008):《2008年互联网行业热点事件盘点》。上网时间:2008年12月24日,引自:http://www.iresearch.cn/[11]CNNIC(2008年7月),《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上网日期:2008年9月9日,引自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8/07/23/5233.htm[12]CTR市场研究(2006),《2005-2006中国新兴媒体发展与研究蓝皮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SNS网站:网络世界的“生活平台”

曾兴、肖尔亚

摘要:网络发展到今天,应用层面经历了太多的变化与发展。

人们还没来得及迎接“某某时代”,下一个新的时代又要来了。实际的应用是以技术为前提的,尤其是在网络这一主要建立在高新技术支持之上所建立起来的应用体系,技术更是成为其主导。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技术的出现是以社会的需求为前提的,在社会逐渐多元化、社会结构趋向扁平化的今天,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倾向于自主性、创造性、平等性。本文介绍了SNS网站的定义及其建立的理论源流,并结合个案探讨了目前国内外SNS网站的发展现状。通过对这一新的网络传播形式的总体状况的介绍和分析,认为SNS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融合真实社会和虚拟网络世界的“生活平台”。

关键词:SNS网站,Web2.0,实名制,网络人际传播一、SNS网站的定义与源流

(一)SNS网站的定义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所谓SNS网站也就是社交网站。从1997年美国出现第一个社交网站SixDgree.com开始至今,每年都有大量的社交网站出现。在年轻人中,社交网站备受关注。

(二)SNS的理论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