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49394400000031

第31章 研究生专栏(7)

IM中很多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号码,其中有固定的好友列表。因此IM的“马甲”的建立相对于BBS来讲有难度。但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IM软件建立不同的好友圈子,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IM是作为一部分线下认识的人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的工具,他们用这种工具来维护连带关系,而非建立。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发现,“到2005年为止,在北美地区已经有85%的企业将即时通讯软件应用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即时通信不仅用于朋友、同事之间聊天,一些企业也已开始将它用于客户服务”(艾瑞咨询,2006)。由此可见,IM的用户自发运用IM来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

实名制是很多SNS的首要原则,也是保证其用户之间的黏度、为用户提供与他人建立各种联系、扩大交往圈子的重要手段。如此,社交网站才能真正贯彻“六度分割”,真正展开和延伸出更广的社会网络,这也正是社交网站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鉴于此,社交网站大都鼓励用户采用实名制,更多地发布自己的真实信息,如:校内网在用户换头像的页面写道:“上传真实头像,成为星级用户,即可拥有无限量相册空间!”在个人首页又写着成为星级用户的好处,以鼓励用户上传真实的图像信息。因此,在社交网站所提供的环境下,用户一般对网站本身、其他用户有较高的信任。

可以看到,就社会软件本身及此软件其他用户的信任而言,社交网站和IM略胜一筹。BBS的用户没有这类约束机制,用户的匿名性和随意性较大。因此在前两种社会软件中,人们更容易建立其相互信任的关系。

(四)自我揭露

自我揭露也分为广度和深度。用户的自我揭露广度越广,深度越深,越有利于对方对自己的了解,越凸显自己的真诚和对对方的信任,越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连带关系。

BBS上用户知道其他用户的相关信息一般是通过查阅其档案及其发布的帖子,或者通过直接与其交流。档案中的信息一般都是用户回答BBS网站提供一系列问题,大都是比较简单。如下图为全国知名的BBS虚拟社区——天涯社区的注册页面,用户只要起一个未被注册使用的名字、设定一个密码,经过验证码的输入后,就可以成为其用户了,因此自我揭露比较少。在BBS上,人们只会对经常发帖,并在与大家的互动过程中得到了认可和尊重的“着名ID”产生特定的印象。在这里,所有的用户可以对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人们的主要活动是浏览该区其他用户的文章、问题和建议,也可以发表文章或回复他人。BBS软件功能的重点是信息资源丰富,然后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虚拟社区。因此用户通过个人信息和发布的帖子来自我揭露的深度和广度都比较浅。

使用IM的用户可以实时更改自己的用户资料和个性签名,前者主要是要求用户填写一些基本信息,后者主要是用户自己编写的用于彰显自己个性的短语,一般会出现在好友名单中自己的头像旁边,体现一个特定用户的性格、心情、喜好和品位等个人特征。在作者的QQ好友里随机截取的一张关于某个网友的资料图片,里面包含了个人的账号、昵称、年龄、性别、个性签名及头像等。

这些只能体现用户个人的广度上的信息。通过IM之间频繁的互动,用户会主动或在交流中不经意透露出自身一些更加个人化、私密化的话题,这体现的是揭露个人信息的深度。

SNS鼓励实名制,提供的功能多样化——用户个人基本信息、日志、照片,甚至是其他好友名字、相互留言都可能是公开的,使得用户自己提供和创造的信息增加,自我揭露较深。有研究表明,自我揭露程度越深,越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增加,这也是SNS用户自我揭露的有利动机之一。

在自我揭露方面,SNS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多样化、个性化和私密化,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比IM和BBS的程度深。建立了用户之间相互了解的重要的平台和信息来源。

(五)讨论话题

在解释人际关系发展方面被认为是最重要、最为综合的理论是艾尔文·阿里曼(Irwin Altman,1987)和多马斯·泰勒(Dalmas Taylor,1987)提出的社会渗透模型。这种理论认为:“当一份关系开始的时候,人们之间所谈及的话题相对来说的广度较小(即较少的话题被提及),话题的深度也不高(不会渗透到深入的话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密性的增加,讨论话题的广度和深度都会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的关系不断发展,讨论话题的广度又会进一步增加,并且深入到私密性的个人话题。”(特里·K.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2005)依据不同的标准,BBS有很多种分类。其中有一种是按照主题和内容的不同,分为新闻时事论坛、网友俱乐部论坛、思想文化交流论坛、公益论坛、嘉宾论坛等等。其实BBS本质上就是根据话题的不同——不同的“版”来组织的。譬如校园BBS水木清华,还是根据话题的不同分为很多版面。用户在这里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对别人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就BBS整个站点看,话题的种类是很多很广的,也可以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但具体到每个使用者本身则有很多不定因素,因此深度可能很难保证。

IM没有给用户特定的话题,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好友谈论任何的话题,深度也可以自己把握。但是在特定的IM上与不同的好友,会谈论不同的话题。“……庞大的朋友资源,被几种IM软件分成不同的圈子,每一个圈子,代表一群不同的人。”(曹红蓓,2005)其实话题的广度跟BBS差不多,但就每个用户个人而言,可能IM的深度会比后者的平均上深一点。

SNS网站给用户提供的服务比较多样化,如在中国大学生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校园网站——校内网首页写道,“校内是一个真实社交网络,加入她,你可以:联络朋友,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用照片和日志记录生活,展示自我;找到老同学结识新朋友和朋友分享相片、音乐和电影;自由、安全地控制个人隐私。”

在这里可谈论的话题包括用户的照片、日志、音乐电影甚至个人的隐私。

SNS的讨论话题的广度上比较占优势,而IM的深度上更胜一筹。这跟社会软件的服务方式和工具的特性有关系。

四、结论

从三种互联网上常用的社会软件:BBS、IM和SNS自身的功能、特性及给使用者带来的媒介的影响出发,对建立人际关系的五个维度:传播模式、互动频率、信任程度、自我揭露和讨论话题的测量指标所提供的便利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

1.就传播模式而言,IM提供的一对一的传播模式较多,IM可能为两个用户提供更多的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进而建立连带关系。SNS和BBS提供的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传播模式较多。

2.将互动频率细化为互动次数、时效性和信息到达率三个指标后综合分析,IM提供的互动频率比较高,这有助于人们建立连带关系和增进感情。SNS次之,BBS相对较差。

3.SNS和IM的用户对于所使用的社会软件本身及其他用户的信任感较强。BBS的用户的匿名性和随意性较大。因此在前两种社会软件中,人们更容易建立其相互信任的关系。

4.在自我揭露方面,SNS提供了更多用户个人透漏的关于自己的信息,这些信息更加真实、多样化、个性化和私密化,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比IM和BBS的程度深。

5.由于社会软件的服务方式和工具的特性,SNS的讨论话题的广度上比较占优势,而IM的深度上更胜一筹。

综上所述,IM更适合建立小规模的较强的连带关系,而SNS更有利于建立大规模的连带关系,对弱联系的建立比较有帮助,用户通过BBS可以参与更多的组织,但是在其中建立大规模的紧密连带需要投入很高的精力和时间,因为对于其中的“着名ID”可能会形成内部比较稳定的团体,但是绝大部分的普通ID用户还是处于整个社区的松散、游离的状态。以可建立社会关系的数量为纵坐标,以建立连带关系的强弱为横坐标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为人们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使这种建立和维护变得更加便利和自由。在建立弱联系上,互联网上的软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适于发展多重的弱纽带”(卡斯特,2001)。

在这个平台上,软件的多样化使得人们之间建立、拓展和延伸社会交往的途径多样化,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软件和方式来维护不同的社会关系,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06年5月26日),《2006年全球即时通讯信息日均发送数量将达170亿条》。引自:http://www.iresearch.com.cn/consulting/instant_messen‐ger/DetailNews.asp?classid=16&;id=30532。

[2]艾瑞咨询(2006年5月25日),《85%以上的北美企业在工作中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引自:http://www.iresearch.com.cn/html/consulting/instant_mes‐senger/DetailNews_classid_16_id_30493.html。

[3]艾瑞咨询(2007年12月16日),《2007Q1-Q3主要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启动次数比例》。引自:http://www.iresearch.com.cn/html/consulting/instant_messenger/DetailNews_classid_16_id_74108.html。

[4]白淑英等(2003),“BBS互动的结构与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5月,第16-17页。

[5]曹红蓓(2005),“人以IM分”。《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7月25日,第45页。

[6]陈共德(2002),《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7]陈秋珠(2006),《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邓建国(2007),《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质关系考察》。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论文。

[9]高功敬(2005),《BBS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对“泡网俱乐部江湖论剑”虚拟社区的个案研究》。山东大学社会学硕士论文。第31页。

[10]刘霈(2004年),“‘现代性的后果’-纪登斯对现代社会之观点与其反思”。《网络社会学通讯期刊》,第39期。

[11]马克·格兰诺维特(2007),《镶嵌》(罗家德译),Embeddedness:socialnet‐workandeconomicaction,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马歇尔·麦克卢汉(2000),《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3页。

[13]任志安、毕玲(2007),“网络关系与知识共享:社会网络视角分析”。《情报杂志》,2007年第1期。

[14]斯蒂夫·琼斯主编(2006),《新媒体百科全书》(熊澄宇、范红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5]特里·K.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着(2005),《有效传播》(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81页。

[16]王怡红(2006),“关系传播理论的逻辑解释——兼论人际交流研究的主要对象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

[17]薛华(2008),“社交网站‘非死不可’?”。《第一财经周刊》,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