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蜂产品医疗妙用
49387200000046

第46章 蜂针疗法在医疗方面的应用(3)

属于祖国医学“腰痛”范畴。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椎病与肾关系最为密切。以祛寒利湿,活血化瘀、壮腰补肾为主。

临床表现

起床缓慢,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常有间隙性腰背酸痛不适,沉重不灵活感。

不能久坐,肌肉僵硬及局部压痛。发作时甚至会有疼痛性放射至臂部、大腿,偶尔有小腿麻木酸痛,脊柱侧弯,肌肉萎缩,不能久行或间隙性跛行等。

诊断要点

依据病史、年龄,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片即可确诊。

治疗

蜂针疗法对此病效果满意。

主穴取大肠俞、肾俞、膀胱俞、委中、腰眼。配穴如腰痛不可伸缩或弯腰取殷门、阳陵泉、行间、地机。下肢疼痛较重取承山、环跳、太溪、昆仑、阿是穴。

六、狭窄性腱鞘炎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长期、快速、用力使用手指和腕部活动的人群,中老年妇女为多,以拇长屈肌腱鞘、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鞘慢性劳损多见。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手腕关节桡侧疼痛,晨起患处发僵、缓慢活动后症状消失。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弹响指伴明显疼痛,放射到手前部,严重时拇指运动无力,不敢屈曲活动。

诊断要点

检查时皮肤无炎性症状,桡骨茎突表面或其远端有局限性压痛,有时触及豆状疼痛结节,间有摩擦者出现弹响指。

治疗

蜂针疗法治疗腱鞘炎效果良好。

主穴取阿是穴(压痛点)、中渚、阳池、阳溪。配穴取列缺、合谷、腕骨、曲池。

七、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炎症。以心脏及关节受累最为显着。风湿热系指风湿性心脏病的急性期或慢性活动阶段,常以心肌炎与关节炎为主。急性发作后常遗留显着的心脏瓣膜损害,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属于祖国医学“历节风”、“痹证”范畴。多因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所致,标本兼治为治疗法则。

临床表现

约有半数患者于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典型表现有发热、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常累及四肢大关节,出现游走性疼痛,局部红、肿、热、痛。长期反复发作。累及髋、膝、肩、肘、腕等大关节损害,有时侵犯小关节。急性炎症消失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没有关节畸形及强直等后遗症。

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既往有风湿热病史,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及舞蹈病等。辅以实验检查,血沉增快,抗“O”(ASO)>500单位,心电图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

治疗

蜂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最为理想,治愈率可达95%以上,远期疗效显着、复发率低。

主穴取肩髎、肩髃、曲池、少海、内关、合谷、足三里、环跳、命门、委中、丘墟。

上肢关节取手三里、天井、后溪、外关、神门、阳池、肩贞、尺泽。

下肢关节取阳陵泉、膝眼、阴陵泉、血海、梁丘、太溪、昆仑、解溪、悬钟、秩边、伏兔。

脊柱关节取大椎、身柱、大杼、风门、天宗、腰眼、肾俞、命门。

八、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寒冷、潮湿、感染、外伤、营养不良、精神刺激等都是诱发因素。滑膜、软骨、轫带、肌腱和骨骼等常受病变侵害。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丧失,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居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临床表现

此病初发时,先出现数周至数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继之发生某一关节疼痛、僵硬,关节逐渐肿大,周围皮肤温热,红肿疼痛加剧,运动受限制。疾病开始时仅1~2个关节受累,呈游走性,以后发展成对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常从远端小关节开始,呈梭状肿大,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晨起病变部位肿痛强直是一特征性表现。晚期关节僵硬和畸形,并有骨和肌肉萎缩,贫血,生活不能自理,10%患者心脏受累,出现二尖瓣收缩期杂音,肺、神经系统、骨髓等有受累表现。

诊断要点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为游走性、多发性和左右对称性关节炎或脊椎炎。目前国际上多沿用美国风湿病学学会诊断标准:①晨僵(持续1小时以上),该症状至少持续6周以上;②三个关节肿胀至少持续6周以上;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④关节炎症对称性持续8周;⑤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X线,并必须包括侵蚀性病变或明显的骨脱钙;⑥类风湿皮下结节;⑦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治疗

运用蜂针疗法或蜂毒注射液穴封疗法,通过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观察,疗效较为理想,有效率可达91%以上,治愈率可达24%以上。

(1)肩关节痛取肩髃、肩髎、肩贞、肩外俞。

(2)肘臂痛取曲池、天井、尺泽、外关、合谷、手三里、少海、肩井。

(3)手腕痛取外关、阳池、阳溪、阳谷、内关。

(4)脊背痛取身柱、腰阳关、天宗、肾俞、大椎、脾俞。

(5)手指关节痛取后溪、四缝、八邪。

(6)髋部痛取环跳、居髎、悬钟、承扶、风市、殷门、阳陵泉。

(7)下肢痛取秩边、承扶、风市、阳陵泉、上巨虚、条口。

(8)膝部痛取膝眼、梁丘、阳陵泉、膝阳关、委中、曲泉、血海、鹤顶。

(9)踝部痛取昆仑、丘墟、解溪、商丘、太溪。

(10)足趾痛取太冲、大敦、足临泣。

九、强直性脊柱炎

此病是一种遗传、环境、外伤等因素造成脊柱附近关节滑膜、关节囊、韧带、肌腱附着部损害的慢性炎性病变。属祖国医学“骨痹”、“痛痹”范畴。其病因与先天禀赋不足,六淫所伤,后天失养,劳伤过度等有关。早期外邪侵袭,经脉痹阻,气血失畅,后期兼虚证。以补肝肾、益精血、温经络、止痹痛为治。

临床表现

主要呈间隙性发作疼痛,腰臀部僵硬,病情发展后会出现腰臀部僵硬性疼痛呈持续性,深部钝痛、刺痛、酸痛,一侧或双侧下肢抽痛。胸椎关节软骨破坏,纤维组织骨化引起胸痛,逐渐呈竹节状,弓屈形驼背畸形,呼吸变浅及受限,可影响心肺功能。全身症状有疲劳不适、低热、厌食、消瘦,晚期个别患者颈椎、脊柱、腰椎、髋膝关节严重残畸,造成瘫痪。

诊断要点

患者下背部疼痛,强直持续3个月以上仍无缓解,腰椎前屈、后伸和侧屈活动受限,胸廓扩张运动受限。根据腰脊柱疼痛史,近期有腰痛等症状,双侧性骶关节炎的X线改变,结合上述表现中的任何一项即可确诊。

治疗

主穴取肾俞、腰阳关、委中、足三里。配穴取肺俞、脾俞、承扶。

十、甲状腺瘤

甲状腺瘤是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下妇女,与缺碘有关。属于祖国医学“瘿病”范畴。由于情志内郁,饮食及水土不宜等因素所致。以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部为病机。法当理气化痰、消瘿散结、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

颈部出现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质硬而平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

大部分病者无任何症状,腺瘤生长缓慢。腺瘤长大可压迫气管、胸内大静脉,引起呼吸不畅,声音嘶哑。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表现容易确诊,同时辅助实验T3、T4检查、扫描及CT检查。

治疗

蜂针疗法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可控制或消除腺瘤增长。

主穴取阿是穴、下扶突、天突。配穴取丰隆、合谷、膻中、通天、极泉、臑会、肩井。

第三节 蜂针疗法治疗儿科疾病

一、遗尿症

遗尿症,又称尿床。一般是3岁以内小儿由于脑功能发育未全,睡眠中不自觉排尿现象。超过3岁以上,尤其5岁之后的儿童还常尿床,可称疾病状态的遗尿。

属于祖国医学“遗溺”范畴。主要是由于肾与膀胱虚冷,病后体虚及不良习惯,以下元虚寒、脾肺气虚、肝经郁热所致。法当温肾固脬、健脾补气、疏肝利湿为治。

临床表现

主要在睡眠中遗尿,轻者隔数夜遗尿一次,重者可一夜发生一次或数次,其病可延至十余年。伴面色苍白或灰黯、精神不振、消瘦、食欲不佳等。

诊断要点

根据主诉和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

蜂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效果较佳。

主穴取关元、曲骨、三阴交、命门、少府。配穴取气海、中极、肾俞、阴陵泉、足三里、列缺、腰阳关。

二、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病毒经消化道、呼吸道侵犯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运动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致相应肌组织弛缓引起麻痹。多见于1~5岁的小儿,尤以6个月至2岁者为多。属于祖国医学“痿证”、“软脚瘟”范畴。认为病毒由口鼻侵入肺、胃二经所致。早期以风热证为主,晚期以湿热证为主,后遗症期为肝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