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蜂产品医疗妙用
49387200000043

第43章 蜂针治疗方法(4)

【取穴】正坐位低头,于后发际正中线直上1寸,当枕外粗隆,直上凹陷处取穴。

【主治】颈项疼痛、四肢麻木、中风、精神病等。

百会

【位置】在头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取穴】正坐或仰卧,于头部正中线上,当前、后发际连线的中点向前1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失眠、休克、癫痫等。

上星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取穴】正坐或仰卧,于头部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即百会穴前4寸处取穴。

【主治】头痛、巅顶痛、鼻炎、鼻出血、鼻息肉等。

人中(水沟)

【位置】在人中沟上中1/3点处。

【取穴】正坐或仰卧,于人中沟中线的上、中1/3交点取穴。

【主治】休克、癫痫、口眼歪斜、急性腰扭伤、癫痫、精神分裂症、口嗅、鼻炎、心腹绞痛等。

十四、任脉(共24穴,介绍常用的9穴)

中极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

【取穴】仰卧,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的下1/5与上4/5的交点取穴。

【主治】遗精、遗尿、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盆腔炎、痛经、不孕症、坐骨神经痛等。

关元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取穴】仰卧位,于腹中线上,当脐下3寸处取穴。

【主治】腹痛、腹泻、遗精、遗尿、阳痿、糖尿病、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崩漏、不孕症等。

气海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1.5寸。

【取穴】仰卧位,于腹中线上、脐下1.5寸处取穴。

【主治】腹痛、腹胀、神经衰弱、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便秘等。

中脘【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

【取穴】仰卧,于脐中与胸骨下端连线的中点,即脐上4寸取穴。

【主治】胃炎、胃溃疡、胃痛、呕吐、吞酸、腹泻、消化不良、便秘、高血压、神经衰弱、癫狂等。

上脘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上5寸。

【取穴】仰卧,于脐上5寸的腹中线上取穴。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肝炎、癫痫等。

巨阙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6寸处。

【取穴】仰卧位,于脐上6寸的腹中线上取穴。

【主治】心绞痛、胃痛、呕吐、慢性肝炎、癫痫等。

膻中

【位置】在胸部,当两乳头之间。

【取穴】仰卧,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处取穴。

【主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胸痛、甲状腺肿大等。

天突

【位置】在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取穴】正坐仰头,于胸骨上窝正中处取穴。

【主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痉挛等。

承浆

【位置】在面部,下颌正中线,下唇缘下方凹陷处。

【取穴】正坐仰头,于下唇缘正中线下凹处取穴。

【主治】面神经麻痹、中风偏瘫、牙痛、糖尿病、癫狂等。

第五节 蜂针疗法常见的经外奇穴、新穴

一、头颈部

印堂

【位置】在额部,两眉头中间。

【取穴】正坐或仰卧,于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取穴。

【主治】头痛、眩晕、鼻炎、高血压、失眠、小儿急惊风等。

鱼腰

【位置】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取穴】正坐或仰卧,于眉毛的正中点取穴。

【主治】近视、眼肌麻痹、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牵正

【位置】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取穴】正坐或仰卧,于耳垂前0.5寸处,当于耳垂中点相平处取穴。

【主治】面神经麻痹、口腔溃疡等。

安眠

【位置】在项部,风池穴与翳风穴联线中点。

【取穴】正坐头微前倾,先取风池和翳风二穴,于两穴连线中点取穴。

【主治】失眠、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

下扶突

【位置】在颈部、扶突穴下0.5寸。

【取穴】正坐位前倾,先取扶突穴直下0.5寸处取穴。

【主治】甲状腺肿、震颤、上肢麻痹等。

二、胸腹部

肝房

【位置】相当乳根穴,乳中穴直下肋间。

【取穴】仰卧,先定取乳根穴,直下1寸取穴。

【主治】肝肿大、肝区疼痛等。

肝室

【位置】乳头直下第六、七肋间。

【取穴】仰卧,找出第六、七肋间之中线,乳头直下交汇处取穴。

【主治】肝肿大、肝区痛等。

三、背腰部

血压点

【位置】第六颈椎棘突旁开2寸。

【取穴】俯伏,于第六颈椎棘突下旁开中线2寸。

【主治】高血压、低血压等。

定喘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取穴】正坐、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取穴。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肩背痛等。

胃脘下俞

【位置】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俯卧,于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中线1.5寸处取穴。

【主治】胃炎、肋间神经痛、消渴等。

腰眼

【位置】在腰部,当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取穴】俯卧,与腰阳关穴相平左右各旁开3.5寸凹陷处取穴。

【主治】腰部疼痛、睾丸炎、妇科病等。

十七椎下

【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

【取穴】俯卧位,第五腰椎棘突下凹处取穴。

【主治】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崩漏、痛经、小儿麻痹症等。

四、上肢部

指掌

【位置】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掌侧面近中指。

【取穴】仰掌、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横纹偏中指处取穴。

【主治】失眠、记忆力减退、癫痫等。

八邪

【位置】在手背各指间指蹼上赤白肉际处。

【取穴】手背侧,微握拳,手背掌骨小头之间,左右共八穴。

【主治】手指关节疼痛、手指麻木、头痛、颈痛、牙痛等。

四缝

【位置】在第二、三、四、五手指掌面,第一、二指关节的横纹点。

【取穴】仰掌伸指,于手掌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骨关节横纹中点取穴。

【主治】百日咳、消化不良、手指关节炎等。

十宣

【位置】在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处。

【取穴】仰掌,十指微屈,于十指尖端距离指甲游离缘约0.1寸取穴。

【主治】休克、中暑、高热、指端麻木、癫痫等。

五、下肢部

膝眼

【位置】在膝关节内外两侧,髌韧带的凹陷中。

【取穴】屈膝,于髌骨下缘,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取穴。

【主治】膝关节疼痛、鹤膝风、下肢痿软无力、脚气。

阑尾穴

【位置】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外缘旁开1横指。

【取穴】正坐屈膝、或仰卧,于足三里下约2寸处的压痛点取穴。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下肢瘫痪等。

胆囊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上部,阳陵泉穴直下2寸。

【取穴】正坐屈膝或仰卧,于阳陵泉穴下2寸的压痛点取穴。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下肢瘫痪等。

鹤顶

【位置】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取穴】正坐位,两下肢呈直角。膝前髌底上方中点凹陷处取穴。

【主治】膝关节痛、足胫无力、瘫痪等。

健膝

【位置】屈膝,髌骨上缘3寸。

【取穴】正坐位,两下肢呈直角,髌骨上缘3寸取穴。

【主治】下肢麻痹、瘫痪、膝关节炎等。

殷下

【位置】承扶穴与委中穴联线的中点。

【取穴】俯卧,取承扶,委中两穴连线中点取穴。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背酸痛、下肢瘫痪等。

新环跳

【位置】在尾骨尖端旁开3寸。

【取穴】俯卧,取定尾骨尖,平行旁开3寸处取穴。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瘫痪等。

肝炎点

【位置】内踝尖上2寸。

【取穴】侧卧或仰卧,定内踝尖直上2寸处取穴。

【主治】肝炎、遗尿、痛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