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助力运动
助力运动适宜在患者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有所恢复时进行,促使关节活动范围进一步改善。
1.徒手性助力运动
徒手性助力运动是在患者完成相应关节运动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但更加强调患者的主动运动,以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2.器械训练
器械训练是借助杠杆原理,利用器械的助力,带动受限关节运动的方法。可选择的器械较多,如肩关节练习器、肘关节练习器、踝关节练习器等。
3.悬吊训练
利用牵引网架、绳索、挂钩将拟训练的肢体悬吊起来,让其在去除肢体重量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4.滑轮训练
滑轮训练是利用滑轮和绳索将肢体吊起,通过健侧肢体或沙袋帮助患侧肢体运动的方法。
5.水中运动
水中运动是借助水的浮力帮患者完成关节助力运动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
(三)主动运动
在患者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允许的条件下,应积极进行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最常用的是各种医疗体操,即根据关节活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设计的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治疗动作,这些动作可徒手进行,也可借助简单的器械进行,如体操棒、肋木等。该方法对牵拉挛缩组织,改善早期关节活动受限效果明显,是增进关节活动范围最常用的方法。
1.上肢运动
(1)肩关节屈曲 ①患者立位或仰卧位,手平放于体侧;②手向前上抬起至举过头顶,还原。
(2)肩关节外展 ①患者立位或仰卧位;②手外展平举,掌心向下;③随外展角度增大,上举头顶;④返回。
(3)肩关节内、外旋运动 ①取肩关节内收、外展的中间位,将上臂贴近体侧,做手靠腹部的运动为内旋,做手靠床面的运动为外旋;肩关节90°外展位,手向头的方向运动为外旋,手向足的方向运动为内旋。
(4)肘关节屈曲运动 ①患者取坐位,手平放至桌面;②抬起手掌靠对侧肩部或下巴为屈曲。
(5)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①上臂靠近躯干,肘关节90°屈曲,置于台上,翻转掌心向下为旋前;②翻转掌心向上为旋后。
(6)手指屈曲、伸展运动 ①手指握拳,呈屈曲状;②手指张开,呈伸展状。
2.下肢运动
(1)下肢屈曲伸展运动 ①仰卧位,下肢伸展;②足底沿着床面向上滑动,保持膝立位,髋、膝、踝关节屈曲。
(2)髋关节外展运动 ①仰卧位,足尖向上;②两下肢向左、右分开为外展;③取侧卧位,足尖向前,一手扶住骨盆;④下肢侧方上举外展。
(3)髋关节伸展运动 ①膝关节屈曲90°,足底接触床面;②臀部离开床面,向上抬起呈伸展位。
(4)髋关节外旋、内旋运动 ①仰卧位,足尖倒向外侧做髋关节外旋;②足尖回到原位;③足尖倒向内侧做髋关节内旋。
(5)膝关节屈曲运动 俯卧位,足跟抬起贴近臀部为屈曲。
(6)膝关节伸展运动 ①取椅坐位,足底着地,双手扶住固定物;②下肢抬起,完成膝关节伸展。
(7)足背屈、趾曲运动 ①足尖尽量向上抬起为背曲;②足尖向下为趾曲。
3.躯干运动
(1)躯干屈曲运动 ①仰卧位,膝关节屈曲;②双手向前,躯干向前靠近膝关节为躯干屈曲。
(2)躯干伸展运动 ①俯卧位,固定好下肢;②胸部向上抬起为伸展。如有腰痛则停止运动。
三、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每个关节的活动均在各个轴面上进行,并在最大角度时保持4~5秒。每个轴面的运动至少进行5~10遍,每日2次。
(2)康复人员应动作轻柔、缓慢,逐步增大活动范围,保证无痛,这对截瘫患者尤为重要,以防止过度用力出现骨折、肌肉拉伤等二次损伤。
(3)关节活动顺序应由近端至远端,从大关节至小关节依次进行。
(4)选择安全的环境、轻松的心情、舒适的体位、肢位对各个关节进行正确的运动。
(5)康复人员应采取规范的手法,一手固定其近端关节以防止代偿性运动,另一手尽量做接近正常范围的关节运动。
(6)关节有急性炎症、肿胀、骨折、异常活动时应中止训练。
想一想,做一做
1.如何根据患者功能障碍情况合理选择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2.请练习上、下肢被动运动训练。
3.怎样指导老年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训练?
4.进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时要注意什么?
第三节肌力增强训练
学习目标
1.了解肌力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2.掌握肌力训练的具体方法。
3.熟悉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一、肌力训练的意义
人体运动的力量来源于肌肉,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没有一件事离得开肌肉的力量,如吃饭时上下牙的咀嚼、行走时腿的一屈一伸都是肌肉的作用。没有肌肉的力量则手不能握,腿不能迈。肌力训练是指根据患者现有的肌力水平,运用运动手段,让肌肉反复收缩,以维持或提高肌肉收缩力量的训练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肌力训练,能有效地恢复肌肉的功能和增强肌肉的力量,还可以保护关节、支撑脊柱和防止继发性损伤。老年慢性病患者肌力下降、失用性肌萎缩、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病及正常老年人都需要练习肌肉的力量。
二、肌力训练的方法
(一)被动运动训练
肌力评定在0~1级时,患者无法支配自己的肌肉收缩,需完全由康复人员徒手或使用器械对肌肉进行刺激,应用推、捏、揉、拿等进行传递神经冲动的练习,以延缓肌肉萎缩和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
(二)助力运动训练
肌力评定在1~2级时,有病肢体本身不能完成一个动作,可以采用助力运动训练方法,即在肌肉收缩的同时给予外力的帮助,使其完成较大范围的肌肉和关节运动。助力可以由康复人员,也可以由患者的健侧肢体,还可以利用特殊器械提供。注意助力不等于包办,必须患者自己先尽力,防止以被动运动代替助力运动。助力运动训练包括徒手助力运动、悬吊助力运动、浮力助力运动。
(三)主动运动训练
主动运动训练是指患者运动时既不需要助力,亦不用克服外来阻力。
肌力评定达到3级时,要鼓励患者主动用力来进行训练。主动运动训练对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作用明显,方法多样,便于操作,应用广泛。
上述3种运动训练方法参照关节活动方法训练。
(四)抗阻运动训练
肌力评定在4级时,此时肌肉不但能够抗自身重力,还能抗阻力运动。
主要是康复人员徒手或利用康复运动器械增加阻力,如哑铃、沙袋、拉力器等,来促进肌纤维增粗,对恢复肌肉的形态和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本节重点介绍抗阻运动的训练方法。
1.上肢屈肌的抗阻训练方法
(1)徒手训练 ①患者取坐位,康复人员一手固定患者腕部,一手固定肩部;②患者主动抬起上肢,达到极限时,康复人员在前臂给予阻力。
(2)沙袋训练 ①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下垂,在腕关节处放置沙袋;②上肢上举至水平位,每次停顿3~5秒。
(3)自主抗阻训练 ①一手上肢上举至水平位;②用对侧手掌用力压上臂3~5秒。
2.前臂屈肌的抗阻训练方法
(1)徒手训练 ①患者前臂旋后位,康复人员一手扶住前臂远端,一手在上臂近端固定;②令患者向上抬起前臂,使肘关节屈曲,康复人员在前臂处施加阻力,每次停顿2~3秒。
(2)沙袋训练 ①患者取坐位,上肢平放在桌面上,在腕关节处放置沙袋;②令患者向上抬起前臂,使肘关节屈曲,每次停顿2~3秒。
(3)自主抗阻训练 ①坐位,肘部抬起;②用手掌用力压对侧前臂3~5秒。
3.大腿伸肌的抗阻训练方法
(1)徒手训练 ①患者椅坐位,小腿下垂,康复人员一手放在患者小腿远端处,一手放在大腿处;②令患者上身坐直,尽量抬起小腿,使膝关节伸直,康复人员在小腿处施加阻力。
(2)沙袋训练 ①患者椅坐位,下肢自然下垂,在小腿远端处放置沙袋;②令患者上身坐直,尽量抬起小腿,使膝关节伸直。
(3)自主抗阻训练 ①患者仰卧位,小腿下垂,双腿交叉;②放在上面的腿向下挤压需要增强肌力的下肢,同时,放在下面的腿向上抬起,使膝关节伸展。
4.膝关节屈曲抗阻训练方法(1)徒手训练 ①患者俯卧位,令患者将膝关节垂直地向上抬起屈曲;②康复人员一手固定臀部防上抬,一手在小腿远端处施加阻力。
(2)沙袋训练 ①患者俯卧位,为防止臀部上抬,可圆心固定,小腿远端处放置沙袋。②令患者将膝关节垂直地向上抬起,能屈曲到60°效果最好。
(3)自主抗阻训练 ①坐在椅子上,双足交叉着地;②相互牵引用力,上面的向下用力,下面的向上使劲。
三、肌力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给患者讲解训练目的和方法,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努力训练。
(2)选择合适的姿势体位、适当的训练方法、动作进行的速度和重复次数等。
(3)注意阻力的施加和调整,包括部位、方向、强度等。
(4)掌握正确的运动量,不要使患者过度疲劳和疼痛。
(5)在增强肌力训练中防止代偿动作。同时注意心血管的反应,做好详细训练记录。
(6)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局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未愈合,红肿明显者不宜训练。
想一想,做一做
1.怎样根据肌力的分级情况选择肌力训练方法?
2.抗阻训练有哪些方法?请操作练习抗阻运动训练。
第四节耐力训练
学习目标
1.了解耐力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常用的肌肉耐力训练方法。
2.熟悉常用的全身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一、耐力训练的意义
日常生活中一般人不觉得有什么耐力问题,但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这个问题就明显了。因为耐力差,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更不可能跑步或爬山了。因此,加强耐力训练,不仅可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水平,有助于康复,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耐力是指人体持续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包括肌肉耐力和全身耐力。
肌肉耐力是指肌肉持续进行某项特定收缩任务的能力,其大小可以用从开始收缩直到出现疲劳时已收缩了的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简单地说,就是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力量的大小。全身耐力是以心肺功能、有氧代谢能力作为基础能力的人体综合耐力。
二、耐力训练的方法
(一)肌肉耐力训练方法
肌肉耐力训练与肌力训练有不少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肌肉运动形式上。
1.等长收缩练习
等长收缩练习,又称静力性练习,即在关节不动的情况下训练。背靠墙扎马步半蹲,用长时间小的静力,训练大腿的耐力;仰卧位抬起下肢呈45°,训练腹肌的耐力;俯卧位上半身悬空,双手放颈后,一人压住其足踝训练腰背肌耐力。训练时逐渐延长训练持续时间,直至肌肉出现疲劳为止,每天1~2次。在骨折打石膏的情况下,等长收缩是最佳选择。
2.等张收缩练习
等张收缩练习又称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收缩相反,关节有活动。它可以徒手,也可以用器械练习。徒手方法有:俯卧撑(练习上肢、肩背和腹部肌肉的耐力)、下蹲站起(练习腿肌和臀肌的耐力)、仰卧起坐(练习腹肌的耐力)等。或用器械、哑铃、沙袋等,如长1米的胶带,一头固定于其他固定物上,根据需要进行针对某一肌群的耐力练习,尽量反复牵拉直至疲劳,休息2~3分钟,重复3~4组,每天一次。
3.等速收缩练习
等速收缩练习必须在专门的等速训练器上进行,训练时先将等速训练器的阻力调节至低水平(即较低负荷),然后做快速重复运动,对增强肌肉耐力效果较明显。例如,在阻力调节至低水平时,速度调节至每分钟30次,每组尽量重复运动,直至力矩为开始读数时的0%为止。每次训练3组,间隔休息1~2分钟,每天一次,每周练习3~5天。
(二)全身耐力训练的方法
全身耐力训练即有氧运动,其训练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常采用大肌群运动,如步行、健身跑、骑自行车、爬楼梯、划船、游泳、登山,以及中国传统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各种练功法、医疗体操等,都属此类运动。运动频度采取每天训练或隔天训练为宜,常用方法为:
1.步行
步行是简便易行而有效的有氧训练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手术后的早期下床和年老体衰、重病初愈、老年慢性病患者。
步行速度一般宜中等偏快,全身放松,时间每次15~30分钟。其目的是促使精神、躯体肌肉的放松和对心脏进行温和的锻炼。若快步行走(步速每分钟超过100步),也可使心率明显增快,对心肺功能有一定影响。步行可分为平地步行和坡地步行,坡地步行比平地步行对心肺功能锻炼和代谢能力的影响更大。
2.健身跑
健身跑是指为了达到健身目的而进行的慢跑,其关键在于确定运动强度。健身跑的常用方法有:
(1)间歇健身跑 即慢跑和行走相交替的一种过渡练习。一般从跑30秒、行走30~60秒开始,逐渐增加跑步时间,如此反复进行10~30分钟。
(2)短程健身跑 即固定的短程距离一次跑完。一般从50米开始训练,然后每3~7天增量1次(50米/增量),速度一般为30~40秒跑100米。当距离已达1000米以上时不再增加,而以加快跑速来增加运动强度。
(3)常规健身跑 即按照个人的治疗目的进行的长于1000米的慢跑。
先从1000米开始,待适应后每周增加1000米,一般增至3000~5000米即可。速度可掌握在8分钟内跑完1000米。
以上健身跑宜每天或隔天进行1次,若间隔4天以上,应从低一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