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巧夺天工:海洋工程与海港
4937100000024

第24章 海上娱乐与海洋风光(2)

善财礁,在普陀山紫竹林东约300米处。据清康熙《定海县志》记载:“善财礁在潮音洞前海中……以此山为善财南巡地,故以为名。”新罗礁,在普陀山观音跳东约50米,俗称观音跳。相传观音大士从洛迦山跳到普陀山来,正好脚落此礁。洛迦山,距普陀山约5千米,被称为观音大士来普陀山前修行之地。山上有“水晶洞”,相传为大士灵现之地。正趣峰之名出自佛经中正趣菩萨,说他从他方来,曾在此示现说法。从短姑道头到前寺中间,有一座正趣亭,亭名来自正趣峰。

普陀山还有为数不少体现山海奇观自然风貌的地名。

普陀山整个岛形似“龙”,故岛上有不少带“龙”字的地名,其中以伏龙山为著。伏龙山又名龙头山,在普陀山最北端,与茶山相接,蜿蜒如“游龙出海”。

飞沙岙古时是介于青鼓山和佛顶山之间的浅海。明初时船只还可以在此避风,后因飞沙日积成丘阜,加之普陀山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上升,形成了东西长1.5千米的大沙丘,沙子随风吹迁,故称作飞沙岙。

被称为普陀山12景之一的“两洞潮音”的潮音洞和梵音洞,都是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海蚀洞穴。潮音洞为一纵深20多米的岩隙洞穴,因海浪不断冲击洞内,不断发出闷雷般的声音而得名。梵音洞则别具一格,两岩陡峭成洞,洞内曲折通海,潮水涌入洞中,如雷震耳,蔚为奇观。至于洞名梵音,则从佛经来,佛经上说:“梵音,海潮音也。”

普陀山石千姿百态,都是大自然雕琢而成。著名的磐陀石,底尖面广,搁在一块巨石上,观之若坠,但千百年来巍然兀立,稳如磐陀,故称“磐陀石”。又如“云扶石”叠在刻有“海天佛国”的巨岩之上,白雾缭绕,时隐时现,欲坠欲扶,故人冠以“云扶”。

岛东部海岸以千步金沙著称的千步沙和已开辟为海滨浴场的百步沙,由于两者位于三个岬角之间,千步沙规模较大,故名之;百步沙只有千步沙长度的1/5,因长度只有百步左右,故名之。千步沙与百步沙中只隔一个小的岬角,它们都是由于海相沉积形成的地貌。每当海潮拍岸,其声如排排响雷,潮水来如奔马;退如卷帘,瞬息万变,气象万千。沙滩坦阔,灿灿如金,柔软似棉,有“黄如金屑如苔”之说,有“南方北戴河”、“东方夏威夷”之誉。

历史传说和神话是构成普陀山一些地名的另一特色。

“仙人井”在几宝岭下,得名于东晋时葛洪到此用井水炼丹,民间称他为“仙翁”,所以这里称为“仙人井”。

“南天门”在南山上与普陀山“环龙桥”相连。过桥不远,拾级而上,有两块巨石对峙,宛若门阙,故称作“南天门”。门前是浩瀚的大海,传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曾在这里打败天兵天将,迫使托塔天王仓皇逃走。

“剑劈山”在佛顶山慧济寺附近,是一巨石,中间裂开,酷似用剑劈成,传说这就是《西游记》中的杨戬怒劈“混天石”的故地。

海天佛国普陀山,在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中,形成的历史最短,但知名度最高。

普陀山是供奉女观音的佛教圣地,体现了大慈大悲的温柔心肠,“能普度众生,到极乐世界”,富于人情味。在日本、东南亚佛教界及华侨华人中有深远的影响和吸引力,游客长年不断,盛况空前。

普济禅寺,又称前寺,位于灵鹫峰麓,是全岛的核心,是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也是全岛风景区的中心点,建于宋神宗元丰三年,重建于清康熙年间。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大殿宏伟。寺前有御碑早,亭内有清雍正皇帝所书玉碑一块,上载普陀山历史。碑旁有海印池——观音菩萨脚踏莲花的莲花池。池中有八角亭,东有永寿桥,西有瑶池桥;寺东南有5层的多宝塔,为元代所建,四周古樟蔽天,它们交相辉映,使水、桥、塔、林、寺融为一体。

法雨寺位于光照峰,又称后寺,是普陀山第二大寺。它前身是明万历八年(1580年)西蜀僧大智创建的海潮庵。万历三十三至三十四年,增建殿宇,并得朝廷敕赐“护国镇海禅寺”匾额和龙藏佛经。康熙二十八年,当朝赐帑与前寺同修;三十八年御赐“天花法雨”匾额,改名法雨禅寺;雍正九年又进行大规模扩建,在建筑规模和华丽程度上,都足以与前寺媲美。整个寺院依山起势,层层升高,第一重为天王殿,第二重为玉佛殿,第三重为大圆通殿,第四重为殿宇五间的御碑亭,第五重为高大的雄宝殿,第六重是全寺最高处的藏经楼;楼后是形如屏风的锦屏山峰,整个法雨寺入山门而上,恍惚步入天宫。置身于此,身心被宏伟的气势所陶醉,涛声、禅声……神游其中,满眼佳景。

慧济寺是普陀山第三大寺,位于普陀山最高峰佛顶山的凹地,树木茂盛;走近后方见殿角露出树梢,非常幽深,有四殿七宫六楼,布局因山制宜,别具一格;大雄宝殿、藏经楼和大悲阁同在一条平行线上。

上述普陀山三大寺庙,成掎角之势,高低错落。每逢庙会,这里更是人流如织,香烟缭绕,人们纵情游览,并拜神祈福。

普陀山景色秀丽,寺庙众多,它的宗教文化和人文景观使这里名扬中外。

难怪普陀封素有“普陀山有宝皆寺,有人皆僧”之说。即使普陀山上的石头,也似乎个个向佛,块块听经。崔树森《“海天佛国”普陀山》介绍“二龟听法石”说:“著名的‘二龟听法石’,由花岗岩风化、海蚀而成,酷如龟状:一只蹲伏岩顶,回首观望;一只昂首延颈,缘石而上,筋膜毕露,真乃鬼斧神雕、惟妙惟肖。据传二石是当年东海、西海的两龟丞相,因常常偷听观音说法不肯回海,后经观音点化成石。”

白鹭之岛——厦门

高雅洁白的白鹭,点缀在黑石绿树之间。厦门,这个以白鹭而得名的东海明珠,以她秀丽的风姿和勃勃的生气迎接着第一位寻美的人。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山环水绕,万木葱茏。这里是一个彩色的世界,四季如春,百花争妍,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倘若从厦门第一峰——洪济山顶俯瞰这个海岛城市,其形状恰似一只白鹭伫立于碧波苍雾之中。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是白鹭栖息的地方,故又有鹭岛之称;厦门和鼓浪屿之间的海峡就叫鹭江。

厦门在南宋时称为嘉禾屿。嘉禾是庄稼种得好的意思。1387年,明王朝为防倭寇,在岛上建厦门城,厦门由此得名。

厦门是个天然的深水良港,背靠大陆,毗邻漳州、泉州两市,与台湾、澎湖仅一水之隔,万吨巨轮可以出入。它位于上海至香港航线的中心,去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南洋各地都很方便;跨海长堤把厦门岛与祖国各地连接起来,海运与陆路运输紧密连接,交通十分方便。

厦门也是驰名的游览避暑胜地。这里地处亚热带,地形崎岖,气候温和,一年四季如春,登此岛避暑,可以饱览“山无高低皆行水,树不秋冬尽放花”的南国绮丽风光。“锦绣烟花自一洲,无边风景似杭州”,这是古人赞美厦门的诗句。由地貌、水文、植被等交织而成的厦门自然景观,具有雄、奇、秀、幽等特点。厦门岛周围长风浩荡,波浪滔滔。大小山头遍布形状奇异的花岗石,山川景物变幻无穷,让人赞叹不已。

厦门的洪济山峭拔挺秀,是岛上的最高处。山上古榕蟠屈,曲径通幽,许多风景的来历和解释,都很耐人寻味。厦门还有友头山、虎头山、狮山,都是厦门重要的游览景点。狮山山岩环抱峡谷,长年绿树蔽天。早上雾气浓浓,海天苍茫,景色都笼罩在烟雾迷茫之中;到太阳出来,便听到鸟的啼鸣,看清山青水色。所以,有“狮山晓雾”的美名。厦门的石不但数量多,而且千姿百态,稀奇百怪。既有迎风而动的“风动石”,又有随潮汐而隐现的“浮沉石”;高处有“望高石”,低处有“剑石”、“印石”;还有许多象形的名字,如果不亲临这里,很难想象这石景的奥妙。

厦门山上遍布花岗岩石,而在万石岩更为密集。大者周围十余丈,小者径仅数尺,如玉似漆。乾隆时名士薛起风赞道:“山岩多胜概,万古独称奇。”无论是万石岩游览区还是万石岩植物园,其山容水态,都分外妖娆。

厦门物产丰富,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海产品更是品种繁多。与鹭岛只一水之隔的鼓浪屿,面积1.84平方千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岛呈椭圆形,上有鼓浪石,石中有洞,波涛袭来,其声如鼓。岛上环境幽美,四季如春,繁花似锦。许多别致的西式建筑物依山而建,红瓦覆顶,碧草如茵,若海上明珠,有“海上花园”之誉。岛上汽车绝迹,仅有电动游览车将沿海诸景串在一起,故有“步行岛”之称,十分恬静。鼓浪屿还被称为“音乐之岛”,岛上居民酷爱艺术,家庭钢琴拥有率居全国第一。每当耳际飘来悦耳的琴声,伴着海浪拍岸的阵阵轰鸣,实在令人感到无限惬意。

日光岩和菽庄花园是岛上两大胜景。日光岩高90米,为岛上最高峰。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山上安营扎寨,至今留有山寨遗址和许多摩崖石刻。1661年郑成功率数百艘战舰挺进台湾,终于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被其霸占38年之久的台湾,为国家的领土完整立下了不朽功勋。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1962年在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之际,于日光岩下建起了郑成功纪念馆。菽庄花园是厦门第一名园,仿《红楼梦》中的怡红院而建,巧用天然地形,依山傍海,布局成五景十二洞天;园内遍植花木,四季如春,是不可多得的海上花园。

厦门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是闽南著名的古刹之一,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背靠五老峰峦,面临万顷碧波,山光水秀,梵语钟声犹如仙境。寺内建筑雄伟华丽,藏经阁内珍藏着中外佛典经书数万卷。

厦门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她天然神奇,巧夺天工。鹭江夕照,江海流辉,万顷金波。徜徉于鹭江之滨,人们无不为厦门的胜景所沉醉、感叹。

豪华邮轮内饰——邮轮旅游

好莱坞巨制《泰坦尼克号》,在让世人感叹浪漫爱情故事的同时,也向观众提供了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电影中金碧辉煌、大气磅礴的“泰坦尼克”号邮轮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向往。

现代豪华邮轮旅游的最大特色在于带给游客浪漫休闲的高级假日享受。邮轮造型十分精致美观,仿佛一座漂浮在海上的豪华度假村。与游艇旅游不同的是,邮轮旅游突破了近海旅游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远航至更广阔的海域,前往另一个城市或国家并做短暂停留,极大地丰富了假日旅行的视野。豪华邮轮内设有餐厅、酒吧、电影院、图书馆、商业街等各种娱乐设施。此外,邮轮还有岸上游览行程,可供游客尽情享受坐拥碧海蓝天的悠闲时光。浪漫、兴奋、放松、探险、发现和奢华是豪华邮轮永远的度假主题。当今世界众多的邮轮中,“钻石公主”号、“处女星”号是豪华邮轮中的佼佼者。

美国迈阿密享有“世界邮轮之都”的美誉。欧洲邮轮旅游有较长的历史,形成了许多著名邮轮都市,其中首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亚洲邮轮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其典型代表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近年来,中国内地也在大力开发邮轮旅游,青岛、大连、上海、深圳等地都在争先抢占邮轮母港。

邮轮最早起源于欧洲。早期的邮轮是邮政部门专用的运输邮件的一种交通工具,同时运送旅客。随着科技的进步,喷气式民航客机的出现,使得远洋邮轮渐渐失去了载客和载货功能。为了增强竞争力,邮轮公司于是兴起了邮轮假期的概念。直到19世纪中叶,美国航运巨头爱德华·科林斯才将豪华的概念引进了远洋邮轮的建造中。英国工程师爱森伯特·布律内尔建造了传奇般的巨轮,成为人类进入巨轮时代的标志。

“海洋绿洲”号

由美国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公司投入巨资建造的“海洋绿洲”号邮轮,于2009年12月1日开始处女航行,是目前全球最大、最豪华的邮轮。它共有16层甲板,每层甲板上都建有客舱,客房更是多达2700间。这艘巨轮的设计卓尔不凡,开创性地融入了“邻里社区”的理念,将空间分割为各具魅力的七个主题区,即中央公园、皇家漫步大道、百老汇、游泳及运动中心、海上疗养和健身中心、娱乐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每个主题“社区”都包含不同寻常的元素,拥有赌场、商店、剧院、酒吧、跳水池、溜冰场和攀岩场地等许多陆地上才有的娱乐设施,让游客体验到不可思议的海上航行的精彩与乐趣。“海洋绿洲”号邮轮,承载着几代邮轮的梦想,刷新了多项邮轮界的纪录,包括海上高空滑绳、首个海上公园、首个海上手工制作的旋转木马、跃层套房的居住体验,还有首个海上剧院等,是当之无愧的“海上巨无霸”。

20世纪初,泰坦尼克号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建造,是当时最大、最豪华的邮轮,被称为“永不沉没的客轮”、“梦幻客轮”。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载着2224名乘客和船员,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开往美国纽约,开始了横越大西洋的处女航行,但却不幸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船上1500多人葬身海底,造成当时最严重的一次海难。轰动全球的电影《泰坦尼克号》正是根据这艘豪华邮轮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

为纪念“泰坦尼克”号邮轮首航百年,2012年4月8日,英国“巴尔莫勒尔”号邮轮从英国南安普顿港出发,重走当年“泰坦尼克”号的航线,并继续其未完成的旅程。当年遇难者和生还者的亲属、“泰坦尼克”号的研究者以及众多被泰坦尼克号影响和感动的人,共1309人踏上此次旅程。与“泰坦尼克”号体积大小相近,从菜品到现场乐队表演,“巴尔莫勒尔”号邮轮都复制了当年“泰坦尼克”号上的场景。按照计划,“巴尔莫勒尔”号于当地时间4月14日抵达“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点,并于当日晚上11点40分——100年前“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的时刻,举行特殊的纪念仪式,一直持续到4月15日凌晨2点20分——100年前“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刻。随后邮轮将途经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悼念埋葬在那里的部分遇难者,并最终抵达航线的终点美国纽约。然而,因途中有游客生病,“巴尔莫勒尔”号于4月11日被迫折返。后又因遭遇暴雨,整个行程充满了艰险。虽未能按计划如期完成使命,但“巴尔莫勒尔”号勇敢克服了暴雨、冰山等不利因素,于4月19日安全抵达了终点纽约。

神秘传奇——复活节岛

太平洋南部的复活节岛,是全球数不胜数的岛屿中海洋风情最具特色、最具魅力因而也最著名的岛屿之一。复活节岛的地理位置、岛名来历、岛上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和岛民习俗文化生动有趣,让人赏心悦目。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乘飞机西行约5个小时,便可抵达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位于南太平洋东部,南纬27°9"30"秒,西经109°26"15"。它的地形呈三角形。由于太平洋板块在向南美大陆移动,复活节岛也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向智利海岸靠拢。

复活节岛是火山岛,岛上有许多火山,其中3座较大的火山是北部的特雷巴卡火山,东南部的波伊凯火山和西南部的卡乌火山。大约在1万年前,这些火山都曾活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