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告别
4936000000009

第9章

王队给连城带来了复印的卷宗。案子过了十几年,他根本不指望连城能给破了。他问连城为啥对这案子感兴趣,连城说你就别多问了。

“主办的老李前年退的休。你看看吧,有啥要问的话,我再去找当年专案组里的其它人。”

王队走了之后,连城一个人在屋里看卷宗。里头有死者照片,各个角度,包括喉部和胯下伤处的局部放大。还有现场留下的浅脚印,位置在最外侧树后,连城猜的一点都没错。他一定站了很长时间,才在干燥的土上留下这个足印。那是四十二码的运动鞋,外侧足根处鞋底磨损较多,反映了凶手的行走习惯。这是尸体外凶手留下的唯一痕迹,在没有嫌疑人的情况下,一点用处都没有。

这宗悬案的难点在于,凶手到底是怎么杀的冯通。

当然,他是用刀杀的,这是作案手段。所谓难点,是凶手怎么会知道,冯通在这个时间点,会经过这片小树林。

别说十点钟,过了夜晚九点,村里基本上就没人在外面走动了。冯通的家就住在小树林不远处,但住的再近,照理他都不会在晚上到小树林里转悠。当年警方原本以为,是凶手把冯通约到这片树林的,调查后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他会姘头的必经之路。

在小树林后,最靠近后山的那间现在已经废弃的屋子里,原本住着个寡妇。事情出了之后,这寡妇在村里再呆不下去,就离开了浔浦。可当年这事情没旁人知道,除了冯通的老婆。冯通在家里颇凶恶,再加上一些别的原因,她老婆知道了也只有默认。凶手显然不可能是他老婆,尽管她似乎算是有动机,可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还能一刀割了自家汉子的喉咙,简直是天方夜潭。更何况如果是一个女人套着大鞋子,脚印不会是那样子。

但等在那条路上的凶手,显然知道了冯通的秘密。

于是警方推测,凶手应该是村里人,因为村里人才比较容易发现奸情,才知道该等在哪里杀冯通。可是没有动机,冯通出去闯荡了六七年,其间每年过年时才会回村。一九九八年一月把店关了回村里,此后一年中并没有和村里哪个人结下深仇大恨。况且村里除了那寡妇外,没有谁单独居住,每个人都有家人证明那个时间点并未出门。

其实林荟的不在场证明是假的,连城想。吃了安眠药熟睡过去的林母,并不知道她女儿在那天晚上准备离家出走。

所以警方最后认为,应该还是村子外的人。是冯通在社会上混的这些年里结下的仇,这样才比较说得通。

但依然不通。村外的人,怎么能知道冯通会走这条路去和寡妇通奸?浔埔村里当然也常有外人来往,可是要做到对冯通的作息了如指掌到发现了他这么隐私的事情,可不是来村里晃个一两圈就能做到的。这个人要在村里住上一阵子,每天细心观察冯通才行。但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存在,是不可能不被村里其它人发现的。可据警方的调查,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个人。

或者,那是个隐形人。

连城进刑队之后,因为他就是浔埔人,有几次也谈起过这宗谜案,所以他知道当年专案组里人的说法,即除非那阵子村子有个隐形人。

一个不存在的人。一个多出来的人。

现在,这个隐形人现身了。

这就是为什么,连城一想起这个案子,就明白林荟的初恋情人是凶手。

在冯通死前的几周,村里一直有外人在。一个不知什么原因,所有村民都没有向警方提到的外人!

连城翻到卷宗的最后一页。这儿写着,一九九八年九月及十一月,在福州和龙岩各发生一起割阳具谋杀案,均未破,疑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