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国际法视野下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49354200000002

第2章 环境问题全球化与生态环境的国际法保护(1)

一、环境问题全球化

地球是人类的唯一生存之地,我们无时无刻不依赖着地球提供的新鲜空气、纯净的水、多种的食物以及一个对于平衡状态的生物圈。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人类繁衍生息,人类文明萌发并不断发展。而就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物质需求不断得以满足,地球上与人类生存直接相关的水、大气、土地、森林等却由于人类的不当活动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这些恶化使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必须积极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2007年10月2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全球环境展望-4》(GEO-4)综合报告。报告指出,环境变化的威胁是目前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人类社会必须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由于全球人口的膨胀,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已经超支1/3,人类农田灌溉已经消耗了70%的可用水。预计到2025年前,发展中国家的淡水使用量还将增长50%,发达国家将增长18%。同时水质的下降趋势仍在继续,而就全球范围而言,受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当前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速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在已经被全面评估的脊椎动物物种中,30%的两栖动物、23%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第6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而这一次的原因是人类活动。”

目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一)臭氧层破环

臭氧层是地球大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大约20—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较少,只占大气总量的约0.4%。不过,它却可以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通过吸收太阳辐射维护地球的能量平衡和生态平衡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度照射,是地球生命存在和不断演化的保护伞。可以说,没有臭氧层保护就没有地球上生命的存在。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和损耗越来越严重。自1975年以来,南极上空每年早春(南极10月份)总臭氧浓度的减少超过30%。1985年,南极上空臭氧层中心地带的臭氧浓度极为稀薄,近95%被破坏,出现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经达2400万平方公里。臭氧空洞发生的持续期间和面积不断延长和扩大,1998年的持续期间为100天,比1995年增加23天,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加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于3个澳大利亚。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20世纪80年代,中国昆明上空臭氧平均含量减少1.5%,北京减少5%。 经过科学论证,科学家认为,正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大量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如氟氯烃、哈龙、氮氧化物、四氯化碳以及甲烷等)损耗了臭氧层。如果平流层的臭氧总量减少1%,预计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臭氧层的耗损,使大气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减弱,从而将造成地球上的生物过量接受紫外线辐射而导致人类相关疾病增多及粮食减产。比如损害人的免疫系统及皮肤,使皮肤癌患者增加;改变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生长受损,而农作物直接面临的就是减产;加速人类建筑及生活材料的老化、腐蚀等。

(二)生物多样性锐减

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多样性”作出了明确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地球上人和所有生灵以生物多样性为持续生存的条件。每种生物都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与其它生物相互联系,共同维持着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循环,在不同物种之间形成了相依相存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就越稳定。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种内部自动调节能力,以保持自己的稳定性。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物种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内在调节能力失调,生态系统就会失衡,严重的话将导致系统崩溃,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我们人类正是从生物多样性中获得了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原料:如水稻、玉米、小麦、土豆等粮食及猪、牛、鱼等肉类,这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食物;如石油、木材、橡胶等工业和生产原料,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正是因为存在一个生物多样性的世界,地球才能显现出美丽的景观:气候适宜、水文平稳、土壤肥沃、能量平衡、生态循环良好。

但是,现在这样的美好景象却受到严重的威胁,人类的过分索求和掠夺性开发,导致大面积森林被砍伐,草地过度放牧,土壤、水及空气污染严重及全球气候变暖,每年地球物种灭绝事件不断上升,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减少。2007年,在调查了全世界4万种动植物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2007年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指出全球目前有16306种动植物面临灭绝危机,比起2006又增加了188种,占所评估的全部物种的近40%。根据统计,1/3的两栖动物、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和70%的植物被列入“极危”(CR)、“濒危”(EN)、“易危”(VU)三个级别,都属于生存“受威胁”的物种。除了这些面临灭绝危机的物种,还有785种动植物被正式归入“灭绝”(EX)类别。此外,还有65种物种处于“野外绝灭”(EW)状态,即仅存在于人工环境下 。物种灭绝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它们消失,我们将永远失去它们。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使我们失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最终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人类深刻的生存危机。

(三)外来生物入侵

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外来生物入侵。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和威胁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外来物种称之为外来入侵物种,即当本地物种没有具备抵御外来物种的能力,使得外来物种构成入侵行为——与本地物种竞争生态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时,将外来物种称之为外来入侵物种,并将该过程称之为‘生物入侵’。”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生物入侵的问题。例如美国,在上世纪70 年代,红火蚁从南美进入美国后,见什么咬什么、危害性极大,相关部门与之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斗争,最后还是被红火蚁攻占了全国12 个州超过1亿亩的土地;在澳大利亚,19世纪中叶进入的13只兔子被放置野外后,疯狂繁殖,后患无穷;在中国,原产中美洲薇甘菊,现广泛分布于我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严重危害6—8米以下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济林和风景林。

外来生物的入侵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有:第一,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态污染。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持久的,在它与本地物种的排斥和竞争中,如果可以大面积的生长而无法控制,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环境和结构发生变化,本土物种生存空间被压缩无法继续在此系统中繁衍甚至于灭绝,从而使生物多样性丧失。第二,危害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灾害频繁爆发,对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生深远影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供的报告中,美国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 。第三,危害人类健康。外来入侵物种将威胁人类健康,艾滋病、禽流感和非典等疾病都可以通过物种入侵而广泛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美国地质调查局入侵物种科学研究所的生态学家斯托尔格林说:“外来物种入侵是21世纪最大的环境威胁,它比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更大。”

(四)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与人类息息相关,适宜的气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一般情况下,地球自身保持着热量均衡,平均气温维持在15度左右。但是,科学论证显示,人类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能够吸收热量再反射回地球,对地表构成保温作用,并同时阻止地面向外空散发能量,导致大气温度升高,使其温室效应不断增强,从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公布了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气候系统的变暖已经是“明确的”事实,已经在全球大气和海洋平均温度上升等观测结果中得到明显体现。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带来一些“突然的和不可逆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表现在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和降水增加三个方面。对过去100多年中全球气温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0.3~0.6℃,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861~1880年上升了0.48℃,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平均气候约比19世纪下半叶升高了0.612℃。100年来,地球上两极冰川融化后退,海平面上升了14~25 cm。全球陆地降雨量增加了1%。有专家预测,考虑到海水热膨胀、冰雪融化、降水增加等综合因素,全球气温在本世纪可能升高1.5~4℃,海平面可能上升20~165cm。 地球所面临的气候变暖状况和气候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地球的存在样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两极冰层及冰山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大片陆地会被淹没,其中包括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栖息地;同时伴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类的传染病、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高,危害加大;森林和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可能发生改变,整个森林种类面临消失;全球范围农作物的产量和品种的地理分布将发生变化,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农业产量增加,而热带、亚热带地区,粮食将面临减产;全球范围内的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湖泊、河流、湿地受到影响,将导致淡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发生巨大变化;极端天气情况更加频繁等等。

(五)酸性降水危害

酸性降水是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雾和露等各种降水形式,其中最多的酸性降水是酸雨。酸雨的形成也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造成:随着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炼钢、炼油、化工、农药、水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氧化合物及烟尘等不断流入空气和河流;飞机及汽车的使用与日俱增,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的同时,其排放出的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废气严重污染空气,也给酸雨的形成提供客观条件。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矿物燃料消耗量的逐步增加,矿物燃料燃烧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总量也不断增加,酸雨分布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从最先出现在欧洲和北美洲地区拓展至亚太及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

酸雨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在:第一,使河流、湖泊的水逐渐变成酸性。水生生态系统酸化,浮游植物和动物减少,影响鱼类繁殖、生存。当pH值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难以生存;当pH值小于4.5时,水生生物大部分死亡。第二,损坏植物的生长。酸雨使陆生生态系统酸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镁、钙、硅等不断流失和有毒元素溶出,抑制了微生物固氮和分解有机质的活动,加速了土壤贫瘠化过程,影响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及产量。第三,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酸雨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结构、油漆等。特别是许多以大理石和石灰石为材料的历史建筑物和艺术品,耐酸性差,容易受酸雨腐蚀和变色。第四,危害人类健康。酸雨降落地面,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使其中的金属元素浓度增加,导致水质污染,人类饮用必然造成健康伤害。

(六)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状况恶化

世界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尽管地球表面积的71%以上为水所覆盖,但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且绝大部分是在两极和高原地区以冰川积雪形式存在,我们能利用的只有江河湖泊及地下水。随全球人口数量的增大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全球淡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据2006年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报告称,滋养着人类文明的河流在许多地方被掠夺式开发利用,加上工业活动造成的全球暖化,未来的水资源已严重受到威胁——全球500条主要河流中至少有一半严重枯竭或被污染。 河流的枯竭将对人类、动物以及地球的未来造成一系列毁灭性影响,全球淡水资源正承受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业废水、农药污染等等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