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国际法视野下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49354200000011

第11章 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的法制保障(2)

(三)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般来看,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和平安定状态,它包括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领土安全、自然生态环境与资源安全等。而随着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 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始从国家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转向环境安全。环境安全作为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维护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最基本、最核心的职能。可以肯定地说, 生态环境安全将是世纪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其实早在1981年,美国环境专家莱斯顿·R·布朗就指出“目前对安全的威胁,来自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较少,而来自人与自然间关系的可能较多。……土地侵蚀、地球基本生物系统的退化和石油储量的枯竭,目前正威胁着每个国家的安全。” 随着生态安全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日俱增的环境压力对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来的酸雨、臭氧层破坏及温室效应和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种种,均将生态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一种重要内容,也让某些国家对一些生态安全较低的国家具有了某种偷窥的心理,牛津大学诺曼·梅尔斯教授在《环境与安全》一文中指出,“美国利益正在和菲律宾森林破坏、中东水资源贫乏、萨尔瓦多的土地退化、墨西哥迅猛增加的人口联系在一起”。这种几乎完全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来论述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重要意义的论调,表明西方国家已经将环境问题纳入其外交、贸易乃至军事政策之中,应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故崔红书博士认为,“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一样,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基础性的部分” 。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1997年我国的黄河出现创记录的断流,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严重水灾,2000年北京和华北地区出现沙尘暴,这些生态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生态安全已经向我国敲响了警钟。目前,美国、加拿大一些研究机构对中国的环境状况及其对安全的影响进行了一些专门的案例研究,认为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和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剧,特别是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必将带来国内地区之间的资源竞争和居民迁移,这都将危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一旦生态问题诱发严重的暴力冲突,其影响就将超越国界,将对区域和国际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构成了一种威胁。

我国对生态安全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到90年代后期才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已成为科学界和公众讨论的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明确地将保护生态环境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确立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方针,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以及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2000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在我国首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 并指出,“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2006年4月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确定了“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决心。但由于对生态安全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内的研究很不成系统。

2004年联合国城市管理委员会、国际生态安全组织与我国相关部委进行了沟通,呼吁我国政府“应该尽快成立国家生态安全小组或委员会,把生态安全尽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可以说是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当前,中国资源和生态形势非常严峻。发达国家在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生态破坏问题,而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就集中暴露出来了,加上国家生态环境的天然赋予比较差,又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耗能型经济所占比重过大,生态安全问题就显得更加尖锐。因此,维护生态安全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在近年来的从党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生态环境的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仍然没有改变,生态安全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生态安全的重点主要是土地、水源、天然林、地下矿产、动植物种质资源、大气等自然资源。就当前来说,影响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有四大方面 :国土安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耕地退化,盐渍化和酸雨的发展突出非农业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 水安全(湖泊退化水资源的另一威胁来自污染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是低效率使用) 、环境与健康安全(有毒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起广泛关注“环境激素”掀开了面纱中国的有毒化学品危害形势不容乐观) 、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转基因生物技术和生物体潜伏着极大风险)。国家应主要就这几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建立完善的国家生态安全体制。

二、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堪忧

西部12省区面积达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35%。这里资源丰富,有着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水能资源占全国总量的52.5%,是我国名符其实的水之源。如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25%均来源于此。另外我国的五大草原、三大林区中的大兴安岭林区和横断山脉林区也都分布在西部。仅以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等8省区计算,可利用草场面积18586.72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86.98%;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3.3%;耕地2208.21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0.5%。同时西部地区还蕴藏丰富的能源资源,新疆、内蒙古、宁夏三个自治区煤炭储藏量约占全国储量的40%,云南、贵州也有相当储量;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和广西;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风能异常丰富,年均风速3米/秒以上的时间多达200天。此外,西部地区也蕴藏了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西藏有亚洲最大的铜矿,铀、硼砂、锂矿居世界前茅;广西有全国最大的锰矿;云南个旧的锡矿年产锡占全国产量的70%;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占全国藏量的90%以上,占世界总藏量的85%左右;青海的钾盐藏量居全国之首;云南铝、锌、磷矿产名列全国第一。因此,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不过从实际情况看,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而敏感,主要表现为:荒漠广布,土地退化;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自然植被少,森林覆盖率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自然灾害频率高、范围大。

1、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本身是个水土流失很严重的国家,至2004年,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公里,占国土面积37.1%。而西部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 。在全国492万平方公里的土壤侵蚀(西部水土流失的主要表现) 面积中,西部有4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3.3%,占其本身国土比重的60.56%。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45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71%,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川西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己达11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0%。长江、黄河年达20余亿吨的泥沙主要源于西部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不仅使西部当地土层日趋贫瘠,而且导致中下游江河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涝灾害的频发性 。水土流失破坏土壤层,对农、牧、林业生产损害极大;流失的泥沙进入水体,也将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就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而言,它己经成为西部地区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

2、荒漠化加剧

中国已经成为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其中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是我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总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面积的71.7%。新疆的荒漠化率为86.07%,宁夏的为75.98%,内蒙古为59.27%。我国仍有393万公顷农田,493万公顷草场,2000公里铁路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90%以上都在西北地区。荒沙危害着西部262个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相当于西北五省区1996年财政收入的3倍,占全球荒漠化经济损失的15.5%。荒漠化不仅造成西部地区草场退化、耕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而且导致沙尘暴的频繁产生,危害当地经济发展,还波及到北京等城市的安全。

3、水资源紧缺

西部是我国许多主要河流如长江、黄河、澜沧江、塔里木河等的发源地,还有许多重要的湖泊,这些河流和湖泊对西部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重大影响。但这些宝贵的水资源大都向东南地区流走了 ,并且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扩大,水资源匾乏成为西部地区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据2004年统计资料,陕西省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35.1立方米,甘肃省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56.5立方米,宁夏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67.7立方米。而专家共认的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的保障线。新疆全区湖泊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4952公顷,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新疆塔里木河主河道已缩短300公里。更为严重的是长江、黄河等也面临着水危机。近年来黄河源区许多小湖泊消失或成为盐沼地,湿地变为旱草滩。黄河源头的两大“蓄水池”鄂陵湖和扎陵湖水位下降了2米以上,并且两湖间曾经发生过断流。由于径流减少、水位低,黄河源头玛多县水电站建成后长期不能正常发电。黄河源区径流量的锐减也造成黄河中下游断流的威胁。水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对于经济社会急待发展的西部地区来说,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尤为重要。

4、森林资源和草原生态破坏严重

森林植被是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根本,因为森林植被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据2004年的统计资料,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平均为18.21%,西部地区一半省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森林覆盖率只有为2.94%,青海为4.40%,宁夏为6.08%,甘肃为6.66%,西藏为11.31%,内蒙古为17.70% 。应当说,经过多年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和其他行之有效的生态建设工程,西部各省区的森林覆盖率都有所提高,但是西部地区森林呈现数量增长与质量下降并存的变化趋势,森林类型比例向不合理的方向演化,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病虫害加剧和蓄水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