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尼克松著,王观声、郭健哉等译:《1999:不战而胜》第109-110页。
[5]. 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儒家义利观与大学生功利教育
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王中原
[摘 要]通常人们认为儒家圣贤不齿言利,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应该说就整体而言,儒家主张重义轻利,但是先秦儒家却主张见利思义、义利兼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被极大激发,但获利的正当性问题不可避免的摆到人们的面前。这一问题见于高校就是如何引导大学生正视个人功利价值。文章在对儒家义利观进行评判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功利思想特征并得出结论:对学生的功利思想要“正视”,并因势利导。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追求功利与遵守公德、维护公益和学好公识的关系。
【关键词】儒家 义利观 市场经济 功利教育
中国哲学中,义利之辩几乎贯穿了古代文化史的全过程。争论中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学派的代表纷纷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站在各自不同的阶级立场上对义与利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得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其主要观点是:义利构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依存。义指道义、仁义,用伦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公利,即整体利益和群体精神追求的一种准则;利指利益、私利,追求自身的物质需要。当追利为公众时就是义,而追求个人的名誉与地位时就是一种私利的表现。以“存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理性思考先哲们的思想,对提高国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大有裨益。
一、儒家义利观的主要价值取向剖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人们判断孔子反对“求利”思想的依据,不过仅以此为依据不免有失偏颇;再看看他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表述,完全可以明确看出他不完全排斥个人的私利,只是反对通过不正当手段去追逐私利。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足见孔子他并不一味的反对讲求正当个人利益,强调人获取的不应是邪利。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是孔子的道德主张,在当时条件下应该也是一种较为开明的思想。可惜这一思想的火花并未成燎原之势,却被后来的儒家学派继承人推向了反面。比如:孟子他将义与利看成是相互矛盾的东西,贵义而贱利。宋明理学家则把义利关系提高到天理、人欲的极端高度,从而根本上破坏了社会正常的义利观。他们鼓吹“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所以得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他们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推到极端对立的地步,严重扭曲了社会关系。。
总之,重义轻利观不仅抑止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而且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同时它打击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人们难以接受;而重利轻义观念它放纵人的自然本性而不顾别人利益也终难于实现。只有义利并重或见利思义的观点是正确、可行的,因为它既照顾个人的求利欲望、又不放纵人的本性,既提倡关注自身利益又不忽视别人利益,它能使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己他两利。
二、功利思想对市场潮中大学生的冲击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它产生于近代英国,是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一方面作为主张人的现实感觉、尊重个人切身利益、提倡科学知识和实践的功利主义是人类价值观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功利主义将人片面理解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把人的自然属性即动物属性看作人的本质,这种以个人为本位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逻辑上可以导致个人的片面发展,使人变成“单向度”的、“孤独”的个人。俗世中人不可能没有一点功利主义思想,怕只怕甘心成为功利主义思想的俘虏,怕只怕功利主义思想成为压倒一切的主流和潮流,怕只怕功利主义思想在一切领域里畅行无阻。大学不能没有自己的功利,教师和学生也各有其功利思想,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大学以世俗的功利为自己的功利,以世俗的功利标准为自己的功利标准,在功利主义浪潮中已无法辨识大学的面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义利并重的价值观被逐渐淡漠、功利思想被极大激发,人们对自身的利益表示出从未有过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利益成了人们的价值追求。部分在校大学生,他们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存在着相当大的偏颇,往往把宽泛的社会性教育功能、自我完善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目的理解为狭隘的惟我所用的功利性教育,将上大学看成升迁、就业、赚钱的手段。重实利、讲实惠使其价值取向明显由义务向功利倾斜,一些人甚至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引伸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在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已在某种程度上让位于功利主义的情况下,对既非“魔鬼”也非“天使”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正确引导已迫在眉睫。
三、当代大学生功利思想的特征透视
义利关系体现在当代大学生之中就是以何种手段、方法来获取个人利益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由于过早地涉足于市场领域,他们从商品这种天生的平等物中深深体会到:在“以金钱投票”的世界中没有权威、没有特权,有钱才有发言权,将拥有金钱的多与少当作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的功利思想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普遍性。笔者曾经开展一次关于“金钱能否作为衡量人生价值标准”的课堂讨论。从讨论的结果看,70%以上的同学认为金钱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他们纷纷将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作为自己的偶像;甚至于有些同学公开宣称我上大学就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更多地赚钱。正因为受这种思想的指导,在学习上许多学生也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他们认为专业知识是他们在社会中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因此很多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劲头足、兴趣浓,迫使自己钻专业;但是对公共课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视,学习凭兴趣,任务观念严重。
2、极端性。通过对大学生思想观察与研究的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功利的追求已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甚至一部分同学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集体利益,做事不考虑后果。比如一些学生为了赚钱,在学校期间专注盈利性的营销活动,长期不进课堂上课。且美其名曰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结果是学业荒废、得不偿失;一些学生“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明知考试舞弊会受到停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但抱侥幸心理铤而走险。最后的结果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见急功近利的思想促使学生做出不明智的蠢事。
3、排他性。当前学生的功利思想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极端利己性,即只考虑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这些人通常有这样的表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十分热衷,谁也别想从我手中抢走;对自己无利的事情打死我也不干。只讲个人权利、不谈个人义务,对集体利益极端不负责、极端不情愿。
四、大学生功利思想正确引导的原则
对当代大学生功利化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使之做到义利并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觉悟会有所提高,思想行为、价值观念会有所改变,对利益的追求也会趋向合理,这种现象投射到大学生身上就会使他们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趋向合理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本身已意识到应当在义务与功利之间寻求平衡与协调,他们正在努力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所以无论从社会外部条件还是从个体内在因素来讲,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使其价值观上的功利化倾向趋向合理、呈良性发展态势都是可能的。具体说我们要遵循三个原则:
1、谋求个人功利不能损害社会公德。爱尔维修说:“如果我生活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了”。人作为社会人,无时无刻不与其它人交往。公德作为社会成员交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必然具有其合理性与正当性,它是人们的行为的“规范器”。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高尚素质群体,其先进性应表现在遵循先进的道德规范上,比如诚实守信、公正规则、守则等。可当今的某些大学生为了一已私利,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品格、人格为代价:比如某些学生为了获奖学金利用不正当手段,如搞舞弊获取高分数;为了占有别人的财物而去偷东西;为了个人的日子宽松而逃国家的助学贷款,某些毕业学生为升官发财,在工作岗位上阳奉阴为,而两面手法被撤、降职使用。分析一下他们的违反公德的原因就是他们过分追求功利,曲解了公德的作用。其实公德仍是人们实现个人功利的基础,决不是个人功利实现的桎梏,遵循公共公德规范的个人功利不但无可指责,反而应得到保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而教导学生学会诚信、公正、守责等正义规则,然后要求学生以义“取利”,则成为当今对学生进行功利教育的应有之义。我们既要反对只顾公德,忽视学生利益的教育方法,又要反对只鼓励学生追求利益而不讲公德的行为。
2、讲求个人功利不能违背社会公益。从本质上看个人功利就是个人利益的问题,因而个人功利与公益的关系也就是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问题。其实每个人的一切利益,从根本上讲,无不是社会和他人给予的:社会和他人是每个个人利益的根本保证。霍尔巴赫将它概括为:“人乃是自然中对人最有益的东西”。持功利主义理论观的学生认为人生就有趋利避害的本性,人天生就是自利自私的,因此他们无论在学习和交往中都讲究个“有用”:前途变成“有钱就途”,理想变成“有利就想”。很多学生注重直接利益,注重行为的直接效果,沉醉于对金钱和利益的信奉与追求。有时为了一已私利,不惜损害、牺牲别人或集体的利益:如当今校园里极少同学天天在寝室上网、看碟,既耽误自身学习又影响他人的休息,却不以为耻。他们也许根本就不懂: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是人快乐的基础,这些功利主义者他们不顾集体利益,不与集体和睦相处,是因为他们对集体主义知之不多,理解肤浅所至。其实,集体主义从人的社会本质出发,认为人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但决定人本质的东西,却是社会属性。由此可见,功利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联结的,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实现的前提,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保证。因此讲个人功利,不但不能危害集体利益,而且还是要自觉维护集体利益。
3、谋求个人功利不能忽视学习公共文化知识。公共的文化理论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发展的文化素质更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观点是:学习目的就是在能谋份好工作,能在竞争中占一席之地,过上丰裕的物质生活,对提高自己品德修养不屑一顾。对此热衷于功利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早就提出批评:“……我们应该杜绝专重技巧的教育——所谓专门技巧,是指只为参加竞赛而训练的技巧,因为参赛者不是为了自身的德性,而是为了取悦观众,追求一种庸俗的快乐”。其实在当今社会里,大学生不但要“学会生存”,而且要“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宽容和关怀,学会对话与沟通。如果听任出于功利动机的学习,听任学生将“就业”当作学习的终极目的。这样便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方面他们对其它学科无暇顾及或有意忽视,就会对社会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很难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学生过分的专业化学习最终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某一职业的专业化就使得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流动缺乏弹性,而社会事业的发展又恰恰需要自身能够适应多种环境的具有流动弹性的人。1945年哈佛大学的“红皮书”报告指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不是两种教育,而是一个人所应接受的教育的两个方面”。前者帮助学生掌握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后者使学生成为一个理性的公民和人类共同的规范和文化的继承者。这就是说专业知识与公共基础知识不可割裂,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目的”,均为学校教育目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利与义并非泾渭分明、绝对对立。在教育中我们必须因势利导让学生正确理解儒家思想的精华,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起来,最终达到求义与逐利有机统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哲 “论功利主义与集体主义道德观”《长白学刊》,2001年第1期
[2] 丁庆余 “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及其超越”《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2期
[3] 赵俊芳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误区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