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是以地区高考状元的身份考上人民大学的,在毕业以后又直升本校研究生,然后是商务部公务员,现在是外派比利时的外交官。嗬,他是一名外交官。
我在十年后只是一家公司的总裁秘书,有时候想,这样的我即使是呆在他的世界里,也会惶恐不安的吧。也只是想想,优秀如他,不管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与我都有着云泥之别。
电话是刘梦君打来的,她扬高了声线,带着明显的兴奋,直奔话题:“你是不是回来了?”
我把枕头靠在后背,半坐起来,手机贴在耳边:“是的。”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回来的时候也不告诉我一声,我好去接你呀!”她愤愤的说。
“昨天回来的,我要是打电话给你,你家吴明肯定要生气,谁叫我打扰了你们的二人世界。”我笑着说。
“去你丫的!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听哪个。”她急切的说到。
“恩,我想听好消息。”我期待听着。
“徐凡……回来了。”明明是五个字,但刘梦君分成了两截来说,就好像,非要这样才能把惊喜留到最后。而且“回来”两个字加重了语气。其实这几年徐凡也有回来过,但他没有联系过我,我也没有想过联系他。只是后来会听到某某同学说,他见过徐凡了。他是同学间传诵最多的名字,因为他是所有人都艳羡的对象,那些消息就特别的多。
也是从吴建仁那里知道徐凡有女友的事,“很漂亮,很开朗,性格很好,很快就可以熟起来。”,“对了,家境好像很好。”她又说。
彼时,我就坐在她的对面,旁边还有几个高中同学,徐凡的名字每出来一次的时候,我的心就被撞了一下,我只是听着,在听到他的女友时,并没有嫉妒的心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他的身边怎么可能没有女人?
就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
欢喜,忧伤,都在小小的胸腔里,滴水穿石,成了一枚刺青。
“坏消息?”我不动声色地问。
“这一次你们会碰面了。”这就是坏消息——我不禁失笑。
“本来都快没事了,再一次见到又会在灰烬里燃起火苗。”关于我的暗恋,刘梦君和李燕是再清楚不过了,她们目睹我又蠢又笨地喜欢一个人,目睹我在爱情里摔了一次又一次。她们说这是徐凡症候群,就算我并没有想过要和徐凡在一起,但我的人生始终被他影响着。
“不会。”我笑出声来,顿了一下又说:“其实我见过他了,在昨天。”
我大概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使了些力气尽量用很平缓的语气,但只有我自己清楚,在每个字里有怎样的暗涌。
“你受伤了?!”刘梦君问。
我的心里动容了一下,在恍惚的时候想,是问我的身体还是心?如果是肩膀,我昨天夜里有给擦过药了,又红又肿,每每提起来都疼,大约是伤到韧带了。我有过类似的“经验”,也许有些疼对我来说感觉还好些,至少会覆盖我心里的一些情绪。
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即使是到现在,我始终无法让自己镇定。
“不碍事,只是伤到肩膀。”我不以为然地回答。
“是姚伟的婚礼,他给我送请柬的时候说徐凡也会去,并且答应做伴郎……你在听吗?”刘梦君试探地问。
“不知道送多少礼金合适。”我没有正面回答。
“李伟问我,你是不是还没有男友,说是他们质监局有个不错的人选。我当时就说你已经有男友了!”刘梦君急忙地说:“我只是不想你在徐凡面前失了面子,你自然是有很好的男友。”
我皱了皱眉,看来这才是个坏消息。
要去与以前暗恋的人见面,为了不被对方看轻,所以带出色的男友去。
“其实也没什么。”我浅浅地说。被不被看轻又怎样,我原本就是这样轻,不是有个男友就会让自己显得不同了:“到时候就说他出差好了。”
“也行。”刘梦君又说:“一会儿跟李燕约了逛街,你来吗?”
“今天恐怕不行。”我解释:“有合同要赶。”其实是我想一个人呆着,这个时候,谁也不想见,静静地等待心情平静下来。就好像是一场发烧感冒,需要一些时日,才能让症状退却。
合上电话后,我又继续躺下去,胡乱地想一些事。
窗户是开着的,橘黄色碎花的沙曼被吹开一角,那里有一片海,沙滩上一对对小情侣彼此相拥,看着朝阳。
行走在地铁站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正好听到中间的部分,清淡的竖琴伴奏下,是小提琴的独奏,舒缓而悠长,就好像站在山峦之间,看一对蝴蝶翩跹,心情静默而又淡淡惆怅。高中那会儿这是我很喜欢听的曲子,收集了很多版本,二胡版、手风琴版、洞箫版……加起来有二十多个版本,有时候是跟同学借来磁带,自己再用白磁带录进去,想来,喜欢《梁祝》不过是对爱情的一种憧憬吧,两情相悦,才是最圆满的爱,即使是死亡也了无遗憾。而我呢?即使那么喜欢一个人,却没有勇气用自己的一颗心去碰撞另一颗心,太凛冽的心其实是最脆的,轻轻地一摔,就碎了。
有轰隆的声响由远而近,是1号线地铁进站了,我踏进黄线的时候在心里默默地想,等回去的时候要重新完整地听完这首曲子。
这个时间不是上下班高峰期,但地铁里人依然很多。是这座城市的第一趟地铁,从升仙湖到世纪城,沿线穿过了整个城区,刚开通的时候报纸上每天新闻都在说如何地拥挤,我不是个爱凑热闹的人,直到地铁开通了几年才第一次坐,若不是因为要去某个公司,需要赶时间,我大概还不会来“挤”这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