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最新版)(1CD)
49345400000019

第19章 参考答案与详解(2)

6. ABCD 【解析】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在单位人员配置方面,概括说来,需要考虑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效益原则。组织人员配备计划的拟订要以组织需要为依据,以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②因事择人原则。因事择人就是员工的选聘应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③量才使用(因材施用)原则。量才使用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④任人唯贤,公平竞争原则。在人事选聘方面,大公无私,实事求是地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公平竞争,本着求贤若渴的精神,重视和使用确有真才实学的人。⑤动态平衡原则。每一个单位不同岗位的人员流动都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定得保证动态平衡。

7. BC 【解析】SQL语言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在终端交互方式下使用,称为交互式SQL;另一种是嵌入在高级语言的程序中使用,称为嵌入式SQL。

8. ABC 【解析】关系数据库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较小的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虽然关系数据库允许多用户访问,但其他很多系统也允许多用户访问。因此,多用户访问不是关系数据库独有的特点。

9. BC 【解析】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各种辅助账簿等。其中以审阅明细账和日记账为重点。总账除了具有与明细账、日记账核对的作用外,其本身一般发现不了问题。因为总账的登记依据主要是各种记账凭证汇总表,它所反映的是汇总数字,不容易发现问题。

10. ABD 【解析】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基本上经过三个步骤:了解内部控制制度;描述内部控制制度;对描述的结果进行复核。

11. AB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利润、利润率等概念,综合性非常强。2009年资本家甲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价值增值)为:(货款总额1亿元-原材料3000万元-工人工资2000万元-折旧费用3000万元)= 2000万元。因此选项A、B都是正确的。剩余价值率反映剥削程度,在数值上等于一次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结果2000万元不是一次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而是2009年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额,一次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应当等于年剩余价值总额除以资本周转次数,但本题中未给出资本周转次数,因此一次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无法计算,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无法计算了。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应当是“年剩余价值率为100%”。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在本题中,利润率=2000万元/2亿元×100% =10%,因此,选项D正确。

12. A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含义的理解与掌握。选项A、C、D的观点均以个人意识与感知为本原和根本,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选项B中的观点,认为世界是由人们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上帝所创造,为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13. ABC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考生对时事政策思想和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掌握与理解。从本质上而言,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代表大会也正是我国广大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权利的国家机关。建设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要平衡国家内部不同利益层次的利益诉求,并最终使之良性共存,和谐发展。故此,社情民意是建设和谐社会政策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同时,这也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4. BCD 【解析】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过程中,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并着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15. AC 【解析】A项属于行政处分,构成内部人事行政法律关系,是建立在行政隶属关系基础上的行政法律关系。B项,行政法上对政府的宣传活动的定性没谈及,也可以说,政府花了很大力气在做的工作并没有法律的基础。C项属于内部抽象行政法律关系,针对的是其下属单位的滥收费行为,而这些收费的“依据”一般又是由财政局自己制定的抽象性规范。D项属于司法审判,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16. ABCD 【解析】根据《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的非期货公司结算会员、期货投资咨询机构、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的机构,都属于从事期货经营业务的机构。

17. ABCD 【解析】期货从业人员自律管理的具体办法,包括从业资格考试、从业资格注册和公示、执业行为准则、后续职业培训、执业检查、纪律惩戒和申诉等。

18. AC 【解析】管理的二重性是指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19. ABCD 【解析】所列选项内容均是教育方法的特征,要注意的是有些考生由于识记不准确,会误认为群体性与个体性存在矛盾,从而漏选。

20. ABD 【解析】风险是收益的概率分布。损失是反映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实际结果。风险是一个明确的事前概念,金融性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性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

第二部分 主观题

四、简答题

1.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答: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硬件提供计算机系统的物质介质。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软件主要是指让计算机完成各种任务所需的程序。

2.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答: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确认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地位,规范其经营行为。经济主体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法律使经营主体成为了独立的民事主体。②通过契约关系,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③建立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④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五、论述题

试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关系及其主要途径。

答:(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一贯重视和强调社会主义社会要迅速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

(2)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多投入、多产出,它虽能增加生产,但不能提高经济效益,不能增加人均收入;二是少投入、多产出,它主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人均收入,应主要靠这一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

(3)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利用先进科技,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六、写作

提示要点:

(1)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2)团队合作的精神。

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真题汇编(二)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判断题

1.√ 【解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①两者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两者都是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③两者都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④两者的内容都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 【解析】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原则同样也是信贷资产业务的根本原则,其中,以效益性原则为核心。

3.× 【解析】票据是无因证券,票据的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无须证明取得票据的原因;权利人享有票据权利只以持有票据为必要,至于产生这种支付关系的原因或者权利人取得票据的原因均可不问,即使这种原因关系无效,对票据关系也不发生影响。

4.× 【解析】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为正本。

5.× 【解析】人民币活期存款1元起存,外币活期存款起存金额为不低于人民币20元的等值外汇。

6.×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也不例外,不过为了保障代表权利的行使,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7.× 【解析】依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①销售鲜活商品;②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③季节性降价;④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8.× 【解析】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包括:①数字化;②集成性;③多样性;④交互性;⑤非线性。

9.√ 【解析】物价水平和商品可供量同货币需求成正比,而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需求成反比。

10.× 【解析】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在其列。

二、单项选择题

1. C 【解析】我国国家最高监督权的行使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B 【解析】人身自由权包括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以及与人身自由密切联系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 B 【解析】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4. B 【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据此,它可能发生在犯罪着手之后。

5. B 【解析】甲有杀害乙的间接故意,因此需负刑事责任。

6. C 【解析】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选项C正确。选项B与选项C是适用一般法与特殊法的关系,应适用合同诈骗罪的规定。

7. D 【解析】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8. A 【解析】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

9. D 【解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 A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 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熟悉情况。对于以下几个“第一部”,考生应着重识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为《诗经》;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为《搜神记》;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为《西游记》;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为《水经注》;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与评论专著为《文心雕龙》;等等。

12. B 【解析】国别体是指以国(诸侯国)为主体记载的编撰体例,比如《国语》、《战国策》等。在此,考生应对以下几个“第一部”重点记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13. B 【解析】南京曾是三国时吴、东晋,南朝时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

14. C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5. C 【解析】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限度,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过程、方面的正确反映,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其二,任何真理对特定对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是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需要一个过程。

16. A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这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假若没有意识(即心不在焉),那么对外界的客观事物也就无法反映。

17. B 【解析】在公司中,由于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因此职员与部门之间是多对一关系。

18. B 【解析】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19. C 【解析】学号可以唯一确定学生关系的一个元组,而且学号不存在任何真子集,从而学号可以作为学生关系的主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