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内源主导型:浙江的开放模式
49338500000008

第8章 浙江开放模式:内源主导型开放(1)

一个区域的开放进程具有诸多依赖于特定区域特性的特征,这种特征能否上升到“模式”的层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浙江省30年的开放历程,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各个区域经济开放进程的一般特征;但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却是区别于一般区域开放进程的独特开放路径和特征。本章将深入梳理这些特征,并提出浙江开放模式的一般描述,及其模式成立的逻辑和证据。

一、浙江开放模式的提出

(一)浙江开放模式提出的依据

尽管一个区域的开放模式体现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但是对于描述一个特定区域的开放模式而言,必须将模式定位在最能体现其特征和典型意义的层面上。改革开放30年来,在浙江省对外开放进程中,首先,我们不能忽略如下四个基本的事实。

1.浙江省的开放是民营经济主导的

民营经济不仅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主导力量,也是浙江省对外开放的主导力量。以海关统计的进出口额计算,2006年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074亿美元,而非国有企业的进出口总额达到844亿美元,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81.65%。其中非国有企业出口比重更是占到82.48%。

民营经济对外开放与国有经济对外开放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基于清晰的产权,有强大的逐利动机,能够敏锐地发现和开拓市场。例如,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的开展大都离不开浙江民营企业家的身影。即使在2003年阿富汗战争刚结束,就已经有大批浙江商人赶赴战火未熄的战场开展贸易活动。而这种敏锐的逐利动机和市场开拓动力在国有经济中是十分微弱的。

国有经济的对外开放大都依赖于政策法律的管制。在进出口贸易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国有进出口公司依靠行政管制力量垄断了所有的进出口贸易,民营企业只能依靠这些国有的进出口公司进行进出口代理。但是,自营进出口权制度的实施大大解放了民营企业对外开放的空间。使得民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盈利状况更有效率地做出资源配置和生产经营的决策。

而这在国有企业而言,是难以办到的。

2.浙江省的国际开放是一定发展阶段才快速兴起的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浙江省的对外开放一直比较滞后,外贸依存度曾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6年,全国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为25.11%,而浙江省仅为8.88%。到1996年,全国的外贸依存度上升到33.91%,而浙江省仅提高到24.89%,仍然落后全国9个百分点。出口情况也类似,在1998年之前,浙江省的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一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种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1998年,浙江省的出口依存度首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9.57%(全国平均水平为18.01%)。之后,浙江省对外贸易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出口贸易增长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进口增长也不断加速。到2001年,浙江省的外贸依存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39.35%(全国平均水平为38.47%)。与此同时,外贸顺差急剧扩大,以至于在2004年,浙江省的贸易顺差达到310.8亿美元,占到当年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96.85%。

3.浙江省的开放主要是以贸易为主,而且以一般贸易为主体

中国大陆对外开放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典型的创汇型开放,即以创汇和积累资本为首要目标。这种开放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延续和加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对外开放,主要通过外商资本的引入,以及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形式展开对外交往。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开放的发祥地和前沿阵地。与这种开放形式有所不同的是,浙江省的开放则主要建立在贸易的基础上,外来资本的进入即使在近几年也并不是十分显着和具有重要影响的。

在1992-2006年的14年间,浙江省的出口总额从35.7亿美元增加到1008.9亿美元,而一般贸易额也从25.9亿美元增加到773.1亿美元。一般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最高的年份达到82.5%(2002年)。

相比之下,全国一般贸易比重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的一般贸易比重从1981年的94.5%,下降到1990年的57.1%,其中除了1982年一度增加到最高的99.7%之外,一般贸易比重都是连年下降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国的一般贸易比重相对处于一个稳定的阶段,大致维持在40%的水平。相比较而言,浙江省的一般贸易比重要高出全国30多个百分点。

4.浙江省的开放在本土得利和区域平衡性上效益显着

在开放的过程中本土经济如何实现更多的得利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在浙江省的开放进程中,本土经济的开放得利比较显着,体现在:

(1)地方生产规模迅速扩张,对外开放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生产的发展。

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两个显着增长周期中,进出口都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1990-1993年的经济增长上升期中,进出口增长率先从1990年的9.4%提升到1991年的28%以及1992年的23%,随之是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提升。在1995-1998年的经济增长下降期中,也是进出口先于经济增长率从1995年的22%下降到1998年的3.2%,随之的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放缓。而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又是进出口的快速上升(2000年进出口增长率达到34%)带动浙江经济摆脱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外开放对地方生产的先导性作用十分显着。

(2)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一方面进出口总额与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高度相关,表明进出口对人均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十分显着;另一方面,浙江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表明在浙江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上,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而在开放过程中,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面临着经济成果的分享问题,如果人民群众获得的利益成长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则表明经济增长的成果存在外溢。一般而言,对外开放必定存在内外经济主体共享经济增长成果,但是浙江省较高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表明,在分享的比例上,浙江省在开放过程中获得了比其他地区更多的实惠。

(二)浙江开放模式的基本概括

基于对浙江省开放进程的上述基本认识,我们认为浙江省的开放模式可以概括为:内源主导型开放。理由如下:

(1)浙江省对外开放进程中,境内民营经济成为参与这个开放进程的主体和主导力量,而浙江省民营经济的产生发展正是浙江经济内源发展的集中体现。众所周知,在国家主导的工业化进程中,浙江省是处在这一工业化进程的边缘。中央政府在计划经济时期投入浙江省工业建设的项目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么少的国家资源在浙江省也主要被投在了杭州、宁波等城市。与此同时,其他地区尤其是浙南地区在国家主导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化进程推进相当缓慢。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率先推进和农村资本劳动力要素的解放和积累,以个体经济为主的农村工业化迅速展开。这些个体经济正是构成了浙江内源民营经济的初始状态。这些个体经济源源不断地产生发展,最终成为浙江省地区经济的主导力量,并冲破政府的区域和国境管制藩篱,实现了区际和国际的开放。

(2)内源力量主导了浙江省开放的进程。在浙江省对外开放进程中,内源力量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在全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时候,浙江省并没有迅速走向国际开放。在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贸易依存度上,浙江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见图2‐3)。这表明,浙江省并没有完全受到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主导。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浙江省没有迅速走向国际开放呢?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浙江省对外开放首先起步于区际开放,即大量的民营企业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获得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从而首先面向国内实现区际开放。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外资引进(FDI)均显着低于相同发展水平的沿海省份。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内源的民营企业面临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先发优势的丧失,纷纷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开放。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完全主导了浙江省的对外开放进程。

(3)对外开放内生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阶段要求。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典型地依靠市场化和民营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国际化仅仅是衍生的或者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推动力量。更确切地讲,国际化或者开放是内生于市场化的阶段性推进的。市场化的初始阶段是区内市场化,推动了农村最为原始的工业化,个体户的大量兴起,随之而来的是小城镇的出现和勃兴。但是随着个体户资本技术的积累,推动了市场的拓展,从区内市场拓展到区际市场。在这一阶段,大量的个体工业企业实现了快速的资本积累和企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得以快速推进,出现了所谓的“家家办厂,村村冒烟”的情形。同时,城镇化加快推进,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实力的城镇。经过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市场化的范围进一步拓展,从区际化拓展到国际化,一大批具有相当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推动了浙江省外贸出口的急速增长。

二、浙江内源主导型开放的历程

(一)内源主导型开放的基本逻辑

内源主导型开放的本质是围绕市场微观主体的发生发展而不断推进的。

在这个微观主体发生发展的进程中,存在三个维度的开放进程,这三个维度分别是:市场维度、生产和技术维度以及要素投入维度。

所谓市场维度的开放进程是指微观主体市场范围的不断拓展,不仅包括产品市场范围的拓展,也包括投入原材料采购市场范围的拓展。首先是依靠简单地加工当地初次产品(农产品、矿产等),售往当地市场。接着是生产技术的积累使得这些产品在满足当地市场后仍有盈余,并逐步自然地拓展市场范围,于是区际市场开放就发生了。同时,生产资本和技术的积累使得一些企业需要外部市场的资源投入来生产本地或者外部市场所需的产品。这也推动了在原材料和机器设备投入上,从当地市场向区际市场的开放。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市场范围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到国际范围,形成国际贸易。

生产和技术维度的开放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和分工协作。

在农村工业化的始发阶段,企业的技术和资本积累非常少,生产往往集中于简单的家庭手工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生产和技术的积累以及规模的扩大,分工首先在区域内部迅速拓展。这种拓展依赖于人际的信任和紧密的地域文化,从而大大降低分工所导致的交易费用。但是随着生产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这种分工和生产协作体系也逐步拓展,形成区域性的乃至全球性的分工协作生产体系。例如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全球采购,OEM等形式,都是开放性的生产体系。

投入要素维度的开放主要是指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开放。在家庭手工工业阶段,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主要依赖于家庭或家族成员。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首先是劳动力投入无法在家族成员实现充分就业之后仍然有效率地增长,因此雇佣家族外劳动力不可避免。接着,依靠自身积累的资本投入也开始无法支撑扩大的生产需求,企业的融资体系也开始逐步走向开放。

随着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和融资体系的扩大化和复杂化,企业家和经营管理等人力资本投入也开始无法在家庭或家族成员中得到有效供给,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出现使得这些要素的投入也走向开放。开放的路径也是由区内走向区际再走向国际。

内源主导型开放过程中,上述三个维度的开放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

一般而言,市场尤其是产品市场的开放往往具有更为基础和直观的意义,这也是内源主导型开放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扩大是最为基本的动力源泉,也是主导力量。非内源主导的开放进程也存在这三个维度的开放进程,但是其基本的力量和基础推进的维度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些地区,开放的进程可能首先起源于大量外来资本的涌入,从而迫使当地企业加入其生产分工协作体系,并进而针对当地市场销售拓展到区际或国际市场,从而实现这个地区生产过程的开放。典型的例子是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半殖民地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进入,使得本国的大部分民族企业不得不依附于这些国外企业,不仅占领国内市场,也开始了对外贸易。

还有,在一些地区,开放的进程可能首先源于生产和技术的对外协作;进而是企业市场范围由于技术改良和生产扩大而不断拓展和开放;以及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领域也出现开放和对外合作,以支撑日益推进的协作和生产规模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