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公共财政之路:浙江的实践与探索
49337700000017

第17章 公共财政的理论框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9)

通过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一方面能够全面清晰地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收支活动,有助于加强预算管理,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各项预算制度改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财政统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但需要指出,本次收支分类改革虽然把各项政府收支全面纳入了科目体系,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仍然没有改变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预算和预算外资金分别管理的局面。

(8)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改革。美国早在1949年就提出了“绩效预算”的概念,即政府部门按所完成的各项职能进行预算,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也就是“干多少事拨多少钱”,其目的是有效降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等国先后开始了绩效预算方面的实际探索,形成了世界性的实行绩效预算的新潮流,目前已经有5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实施了绩效预算。对于中国而言,实行绩效预算是改革的方向,但目前尚不具备推行绩效预算的条件,主要是现在还没有做到把政府的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也未能准确地把握完成绩效目标需耗费的成本,没有引入社会对政府部门活动的全面监督,没有完善的国库管理系统以及相配套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因此,我国推行绩效预算的步骤是,先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探索科学、合理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为将来推进绩效预算改革夯实基础。从2001年开始,根据财政部的安排,湖北、河北、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率先进行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小规模试点,比如,湖北恩施对财政农业支出、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试点,广西南宁对综合医院卫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试点,河北对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试点。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为指导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和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财政部先后于2004年和2005年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对绩效考评对象的选择、绩效考评指标的制定、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等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并从2004年开始选择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如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资金、污水处理国债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中央部门预算项目,以及支持边境地区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专项资金、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专项资金等中央补助地方支出项目。在中央财政开展绩效评价试点的同时,全国各地也开始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2004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并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选择“高校基本建设财政贴息贷款”等项目进行试点,率先拉开了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序幕。此后,湖南、浙江、江苏、黑龙江、天津等多个省市都开展了财政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在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改变了传统预算制度只重投入不重产出的观念,转而将现代市场经济的某些理念运用到政府预算支出管理过程中,对公共支出的使用效率进行事后评价。它关心的问题是预算支出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在给定的目标下,是否以最小的支出成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归根到底,绩效评价的核心理念就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总体而言,我国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今后要在不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为核心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为进一步引入绩效预算铺平道路。

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已经向着“公共化”的方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改革,但是相比公共财政框架所要求的具备四个特征的预算制度而言,仍然有很大的距离。第一,从计划性来看,我国的预算虽然在财政年度开始之前编制,但要在每年3月才接受人大审议,因而每年年初有很长一段时间,预算未经批准就先开始执行了。第二,就归一性而言,尽管做了很多努力,但仍有大量的非税收入尚未接受预算管理,此外,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制度外收入。

这些政府收入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使用还很不规范,不能体现“公共化”的要求。第三,从公开性来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国虽然每年公布上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和下一年的预算报告,但条目都比较粗,不够细化;二是大量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收入根本不公布具体数字,不受公众的监督。第四,就法治性而言,目前只有公共预算才是真正经过人大审批的,而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都不需经过人大审议,而是政府部门自行批准的。至于大量预算外收入,就更加没有法治性可言。因而,进一步深入展开预算制度改革仍是当务之急。

本章小结

本章对公共财政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梳理,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考察了公共财政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

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国营企业放权让利开始,我国财政公共化改革已经持续了三十年时间,它沿着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以及预算制度改革三条主线展开,至今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个初步的公共财政框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是离真正的公共财政制度仍有较大的距离,我们还应该继续以预算制度改革为核心,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全面推动我国财政制度的进一步公共化改革。

相比财政制度改革,公共财政理论在我国的提出要晚得多,直到1990年,才有人正式提出关于公共财政的理论思想,但是理论以更快的速度得到发展,以1999年张馨《公共财政论纲》的出版为标志,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反过来又为制度改革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深刻印证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这一基本规律。

主要参考文献

[1]安体富,高培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的构建.财贸经济,1993(3).

[2]高培勇.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定位、思路及框架构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

[3]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林毅夫,刘培林.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经济研究,2001(9).

[5]刘邦驰.当前财政学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财政研究,1996(7).

[6]刘迎秋.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更高目标——建立公共财政.改革,1994(2).

[7]刘佐.1992年以来我国税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税务研究,2004(9).

[8]吕炜.我们离公共财政有多远.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9]吕炜.现代公共财政的定位:一种分析框架.经济学家,2006(5).

[10]汪海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1979-2003年).中国经济史,2005(3).

[11]汪海波.中国国有资产监管的实践进程(1979-2003年).中国经济史,2004(4).

[12]王红茹等.“省管县”改革:地方权利再分配.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2007(6).

[13]王雍君,吴强.走向公共财政:摆脱财政困境的根本出路.当代经济科学,1990(4).

[14]杨启先(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出路.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