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280问
49337000000012

第12章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6)

问题86:山地果园的水土保持技术有哪些?

答: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现象比较普遍而且严重。山地果园的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主要有:(1)等高栽植。按等高线在坡面上横向栽植果树,它适用于横向耕作和自流灌溉,可以减少冲刷。(2)水土保持工程。①水平梯田。在坡地上,沿着等高线修成田面水平,埂坝均整的台阶式田块。修建水平梯田是保土、保肥、保水的有效方法。②撩壕:按等高线挖成等高沟,把挖出的土在沟外侧堆成土埂,这就是撩壕。再在壕的外侧栽植果树,即撩壕栽植。这种栽植方式,也是山地果园水土保持的有效措施之一。撩壕可分为通壕与小坝壕两种。通壕的沟底呈水平式,因而壕内有水时,能均匀分布在沟内,水流速度缓慢,有利于水土保持。小坝壕的形式基本与通壕相似。不同点是沟底有0.3%~0.5%的比降。在沟中每隔一定距离作一小坝,用以挡水和减低水的流速。③鱼鳞坑:鱼鳞坑是山地果园采用的一种简易的水土保持工程,可以起一定程度的水土保持作用。鱼鳞坑的大小,因树龄而异。3年生以下的幼树坑长1.5米、宽80厘米、深15~20厘米,以后随树龄的增长,结合挖施肥沟和树盘土壤管理,逐年扩大。④谷坊:为了防止果园中大小自然冲刷沟的水土流失,在沟中修土谷坊、石谷坊或插条做谷坊。为使谷坊牢固,可采用生物措施,如种草、水土保持植物等。⑤前沿防水壕:在山地果园上方,果园与山林接壤处挖一道0.3%~0.5%的比降防水壕,规格与通壕相仿。

此壕对果园内水土保持作用甚大,可防止果园上方的山水流入果园内,冲刷果园。

问题87:如何挖掘山区特色资源,发展山区特色经济?

答:浙江宁海县西部山区原双峰乡地方偏僻,平均海拔约600米,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为全县经济最落后的乡。

它们是如何立足山区特色,充分挖掘山区资源潜力,脱贫致富的呢?其成功的经验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集绿色农业和休闲观光产业于一体的新型山区的思路,重点抓好优势产品,特色产品,绿色环保产品等效益型农业的开发和发展,着力培育“菜、竹、茶、榧、畜”五大山区块状农业。①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建设高山蔬菜基地,发展高山有机蔬菜及无公害蔬菜生产,扩展设施蔬菜栽培面积。

高山气候和独特的土壤是种植高山蔬菜的一大有利条件,主要种植高山茄子、茭白、豆、青椒、小京生等。发展竹笋两用山。②打造茶叶基地。海拔高,山地肥沃,是发展种植培育高山茶的好所在,建设有机茶基地。③种植香榧。山区山高岭峻,云雾缭绕,温湿凉爽,适宜香榧树生长,当地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鼓励农民种植香榧示范基地。

④发展高山畜牧业。推进规模养殖,建立猪、禽、兔、羊等商品生产基地,养殖羊、高山鸡、獭兔等畜牧增加农民收入。

另外,养殖产生的农业有机肥作为各类经济林施肥,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通过山区特色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山区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问题88:什么是滩涂?

答:滩涂一般是指沿海滩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将滩涂界定为平均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海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沿海滩涂界定为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两部门对滩涂的表述虽然有所不同,但滩涂既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沿海滩涂的利用主要是围垦,利用滩涂围垦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但是由于沿海淡水严重缺乏,围垦后的滩涂都是盐碱地,改造成耕地,需要大量的淡水经过多年冲洗才可用于种植。因此,越来越多的滩涂以海水养殖为主。

问题89:如何改良盐碱地?

答: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滨海盐土,盐分主要来源于海水、高盐浓度的地下水及蒸发作用导致的表土积盐。如分布在钱塘江河口潮间带内的涂泥,因常受海、潮水浸渍,土壤含盐量在0.4%~0.6%之间。盐碱地的改良方法:一是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二是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三是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

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四是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

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问题90:什么是中低产田改造?

答:中低产田是指土壤环境因素不良或土体内存在一种或几种障碍因子,影响土壤生产力发挥,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一类耕地土壤。我国耕地类型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分布多样。按粮食产量水平,以3年的粮食平均标准亩产为计算指标,江苏省以产量在7500千克/公顷以下划为低产田,7515~9000千克/公顷划为中产田。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有干旱缺水、水土流失、热量不足、土壤瘠薄、盐碱化、烂、毒、经营管理等多种原因。

问题91:什么是农业综合开发?

答:农业综合开发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统一规划,科学安排,对未被利用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的农业资源,通过资金、物资、劳力和科技等生产要素配套投入,并运用工程和生物措施,进行广度和深度的开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商品率,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农业综合开发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土地治理项目,分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另一类是产业化经营项目,可分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和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

问题92:什么叫生态旅游?

答:旅游业被认为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但是,传统旅游业是遵循产业革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旅游对象采用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降低,阻碍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它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

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生态旅游倡导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问教育等多重功能。

在全球面临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和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已迅速普及到全球众多国家,成为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生态旅游是最值得推广的旅游方式,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能得以完整保存。对于游客而言,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各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发展。

问题93:什么是农业农村旅游资源?如何发展农村生态旅游?

答:农业农村旅游就是利用农村乡野空间,对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使农业与农村的观光旅游功能显着扩大,满足旅客不同层次的需要。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农村观光旅游,以及与之有关的旅游经营、旅游服务等内容,如为游人提供具有农村特色的吃、住、行、玩、购等方面的服务和供应,满足游人对自然景观和乡土气息的向往。

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应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对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俗文化进行科学保护。例如,对于民俗民族文化型农村旅游的发展,参照国家对文物遗迹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方式,加强对文物遗迹和民居、街道等古老建筑的保护,反对破坏风貌的拆建。在组织方式上,要避免因盲目发展、统筹不够和低层次竞争而造成简单粗暴使用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农村生态旅游发展还要积极探索各种类型的农村旅游模式,如各地已经总结的特色产业带动型、都市村庄型、景区依托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农场庄园型、特色技艺展示型等多种类型的农村旅游发展模式,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坚持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旅游消费水平,不脱离发展阶段。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发展实践。特别注意不搞不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大而洋,不搞盲目的档次提升与过度管理,保持农村旅游发展的多样性。2007年浙江省旅游协会为全面推动和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深入促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乡村(渔村)旅游服务质量,开展“2007浙江美丽乡村”旅游展示评选活动,评选公布了浙江100家“美丽乡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