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西医综合考试辅导与模拟试题
49332200000107

第107章 200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真题解析(3)

41.目前鉴别肿瘤良、恶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A.HE 染色后光镜检查

B.锇酸染色后电镜检查

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D.分子生物学检查

【答案】A

【分析】该题考点是病理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肿瘤细胞及组织与正常细胞及组织有差异,即存在细胞和组织的异型性,依据异型性的程度不同又可分良性与恶性。而要观察其异型性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是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 染色、光镜检查。电镜虽然放大倍数比光镜高近几十万至100万倍,可观察细胞内微细结构,但它只能帮助判断组织或细胞的来源,而良恶性之间未发现有特异性结构变化,因此不能确定其良恶性质。免疫组化由免疫学与组织化学结合而形成,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可在组织切片上直接定位一些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可帮助确定某些瘤细胞来源及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有利于病理诊断,但它的染色质量影响因素多,容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故正确判断免疫组化结果还离不开常规HE 切片。分子生物学检查如PCR、原位PCR 及ISH 和FISH 等,虽可检测细胞特异性mRNA 转录的定位、感染组织中病毒DNA/RNA、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但技术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太多,并需特殊设备,价格昂贵,目前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42.子宫颈癌最重要的病因是

A.HIV 感染

B.HBV 感染

C.HPV 感染

D.HCV 感染

【答案】C

【分析】该题考点是子宫颈癌病因学以及发病机制。目前已公认子宫颈癌的发病原因是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HIV 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缩写,是艾滋病的病因。HBV 是乙型肝炎病毒的简称,HCV 是丙肝病毒的缩写。

43.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粥样斑块形成的首要条件是

A.慢性、反复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B.血脂的沉积及其氧化作用

C.炎症细胞的渗出

D.平滑肌细胞反应

【答案】A

【分析】该题考点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的学说很多,如损伤应答学说、脂质渗入学说、巨噬细胞受体缺失学说及平滑肌突变学说等,但这些学说大多都强调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反复损伤是首要条件,只有内皮损伤,血液中的脂质才能渗入并沉积在内膜;只有内皮损伤,内皮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如MPC‐1、PDGF、TGF‐β 等才可吸引单核细胞聚集并迁入内皮下间隙,引起吞噬脂质清除反应和刺激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等。

44.下列癌中,属于肺腺癌特殊类型的是

A.小细胞肺癌

B.大细胞肺癌

C.肺类癌

D.肺瘢痕癌

【答案】D

【分析】该题考点是肺癌的组织学类型。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有:鳞癌、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及肉瘤样癌6大基本类型。腺癌中还有一些特殊类型,如细支气管肺泡癌、瘢痕癌和黏液癌等。瘢痕癌的主要特征是肺腺癌中心区有纤维化或瘢痕灶,并有大量炭末沉着,故称之。

45.下列关于消化性溃疡形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层以伊红色坏死组织和炎性渗出为主

B.坏死组织下是大量新生毛细胞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底层瘢痕内可见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D.溃疡周围见大量异型细胞增生

【答案】D

【分析】该题考点是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变化。消化性溃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由内向外分4 层:渗出层(白细胞、纤维素渗出),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及陈旧瘢痕层。消化性溃疡若不发生癌变,周围不会出现大量异型细胞。

46.微小病变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A.常规光镜检查肾小球无异常,免疫荧光显示其毛细血管基膜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B.常规光镜检查肾小球无异常,电镜显示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或消失

C.常规光镜检查显示肾小球内存在微小硬化灶

D.常规光镜检查显示肾小球内存在微小炎细胞浸润灶

【答案】B

【分析】该题考点是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变化。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有急性弥漫性增生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 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常规光镜检查肾小球无异常,电镜显示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或消失。

47.HIV 感染细胞时,主要的入侵门户是

A.CD3

B.CD4

C.CD8

D.CD20

【答案】B

【分析】该题考点是艾滋病的发病机制。艾滋病是由HIV 感染所引起,CD4 分子是HIV 的主要受体,故CD4(+)T 细胞在HIV 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大量细胞被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

48.滤泡型淋巴瘤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是

A.BCL‐2基因转位

B.BCL‐2基因点突变

C.BCL‐2基因扩增

D.BCL‐2基因缺失

【答案】A

【分析】该题考点是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和核型分析。各种淋巴瘤都是由一个细胞恶性转化而来,B 细胞和T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抗原或受体基因发生重排,由于基因重排发生于肿瘤转化之前,因此淋巴瘤细胞均带有相同的抗原或受体基因并合成相应蛋白,所以利用基因分析或其蛋白产物分析可以区分增生的淋巴细胞是单克隆性肿瘤还是多克隆性反应。滤泡型淋巴瘤的免疫表型是表达BCL‐2蛋白(正常不表达),核型分析特征染色体转位t(14 ;18),而18号染色体断裂点为18q21,这正是抗凋亡基因BCL‐2所在部位,故这一转位造成BCL‐2蛋白过度表达,为诊断滤泡型淋巴瘤的重要特征。

49.增生腺体周围的一种细胞缺失是病理确认前列腺癌的重要依据,这种细胞是

A.基底细胞

B.肌上皮细胞

C.腺上皮细胞

D.成纤维细胞

【答案】A

【分析】该题考点是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特点是增生的腺体紧密排列,腺体由单层立方或低柱状上皮构成,外层的基底细胞常常缺如。

50.流行性脑膜炎时,病变主要累及

A.胶质细胞

B.神经元

C.硬脑膜

D.软脑膜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是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的形态改变。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脑脊髓膜化脓性炎,化脓菌主要在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中播散,所以病变主要累及软脑膜。

5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主要电生理效应的是

A.显着减慢V max

B.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

C.延长动作电位时限

D.延长有效不应期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胺碘酮属于Ⅲ 类抗心律失常药,又称为钾通道阻滞剂,对多种心肌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钾通道有抑制作用,可降低细胞膜钾离子电导,减少动作电位3相钾离子外流,从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而不影响0相最大除极速率和动作电位幅度。另外该药还具有轻度非竞争性拮抗α 及β 肾上腺素受体作用。该药对钠通道无影响,不会减慢V max。

5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见的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的是

A.感染性心内膜炎

B.急性心肌梗死

C.心脏瓣膜手术

D.扩张型心肌病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是心脏瓣膜病病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可由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和左室的任一结构异常和功能失调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引起急性瓣叶、瓣环病变或腱索断裂,急性心肌梗死可导致急性乳头肌病变,心脏瓣膜手术可引起急性瓣环病变,而人工瓣膜周漏、动物瓣穿孔和退行性变也是导致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原因。扩张型心肌病起病缓慢,后期左室重度扩张引起瓣环扩张,导致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属于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53.下列关于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起病可急也可缓

B.可在成年人任何年龄发病

C.一般不发生血栓栓塞

D.可早期发生全心扩大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扩张型心肌病起病缓慢,可在任何年龄发病,超声心动图在本病早期即可见到左心室轻度扩大,后期全心各心腔均扩大。附壁血栓多发生在左心室心尖部,可导致部分患者发生血栓栓塞(18%)。

54.当患者发作剧烈胸痛时,下列哪项检查结果正常,可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A.CK‐MB B.肌钙蛋白C.超声心动图D.18导联体表心电图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及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胸痛发作早期心肌尚未发生坏死,CK‐MB、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均可无异常,即使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CK‐MB 及肌钙蛋白也要在起病2~4小时后开始增高。而18导联体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梗死后数分钟)即可出现缺血性T 波改变。故患者若发生剧烈胸痛而心电图无异常表现,则可初步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能。

55.下列关于二尖瓣狭窄所致大量咯血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左心房压力突然增高导致支气管静脉破裂

B.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导致肺小动脉破裂

C.肺静脉压力持续增高导致静脉破裂

D.肺泡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导致破裂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是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机制。支气管静脉同时回流入体静脉和肺静脉,当肺静脉压突然增高时,黏膜下淤血、扩张而壁薄的支气管静脉破裂引起大咯血,咯血后肺静脉压减低,咯血可自止。

56.下列病症中,不能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是

A.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B.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

【答案】D

【分析】本题的考点是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适应证。射频消融是快速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它可以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都属于可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范畴。而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与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故不适用采取射频消融方法治疗。

57.放射性核素主要用于诊断的病症是

A.肺泡炎

B.肺泡内出血

C.结节病

D.肺栓塞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是放射性核素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放射性核素对肺病检查主要通过肺血管灌注显像和通气扫描进行,对肺血管病变诊断价值较大。肺栓塞为肺动脉栓塞性疾病,故放射性核素是其主要检查手段。肺泡炎、肺泡内出血为肺泡内渗出性病变,结节病为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肺间质改变,放射性核素不适合用于这些病变诊断。

58.血气分析结果显示:PaO2下降,PaCO2升高,pH 下降或正常,HCO-3升高。符合的疾病是

A.脊柱后侧突

B.吸入异物

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D.脑干出血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为Ⅱ 型呼吸衰竭产生的病因。Ⅱ 型呼吸衰竭产生的最常见原因是慢性气流受限而非急性气道阻塞。本题题干血气分析提示患者为Ⅱ 型呼吸衰竭可能。备选项B及C 均为急性气道受阻,而脑干出血所致的呼吸障碍多为中枢性的,与慢性气道受阻无关。

脊柱后侧突可引起胸廓畸形,导致气管扭曲变形,可发生慢性气道梗阻。

59.下列关于慢性缺氧表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抽搐,昏迷

B.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C.呼吸频数

D.肝脾肿大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为缺氧引起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慢性缺氧时机体常通过红细胞增多来代偿。而抽搐、昏迷多为呼吸衰竭急性加重表现,呼吸频数多为急性缺氧代偿表现,肝脾肿大与慢性缺氧相关性小。

60.ARDS 时出现肺泡Ⅱ 型细胞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可引起的病理改变是

A.肺不张、肺泡萎陷

B.肺水肿

C.肺内含铁血黄素沉着

D.肺小叶间隔增宽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为ARDS 的病理生理机制。肺泡Ⅱ 型上皮细胞分泌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可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功能残气量减少,导致肺泡塌陷,可发生弥漫性微肺不张。而肺水肿主要系肺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所致,肺含铁血黄素沉着和肺小叶间隔增宽常为肺水肿继发改变。

61.关于肺部真菌感染,下列选项中,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痰中培养出真菌

B.咽拭子涂片发现真菌

C.痰涂片找到真菌

D.胸水中培养出真菌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为真菌在各种常用标本中存在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正常人口咽部可有真菌存在,痰及咽部标本有被污染的可能,因此,培养或涂片真菌阳性对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意义不大。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应为无菌状态,胸水中培养出真菌最有诊断价值。

62.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除了有COPD 的临床表现外,还可有的体征是

A.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B.剑突下心脏收缩期搏动

C.舒张期奔马律

D.腹腔积液征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为慢性肺心病代偿期病理生理学改变。慢性肺心病代偿期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是右心室代偿性肥厚增大,可表现为剑突下的收缩期搏动。在心功能失代偿时,才出现右心衰竭和体循环淤血如备选项A、C、D 所提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