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西医综合考试辅导与模拟试题
49332200000101

第101章 200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真题解析(5)

91.根据患者的右侧胸部体征,可诊断为

A.胸腔积液

B.胸膜增厚伴黏连

C.肺实变

D.肺大泡

92.为明确诊断,应选用的最简便检查方法是

A.胸部X 线片

B.胸部CT 片

C.胸部B 超

D.胸腔镜

【答案】91.B92.C

【分析】91~92题旨在考查常见肺部疾病的体征及辅助检查方法。胸腔积液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气管偏向健侧,肺实变触觉语颤增强,可闻及啰音,故A、C 均排除,病人叩诊呈浊音,可排除D 肺大泡,而胸膜增厚伴黏连时可符合上述体征。

胸部X 线片可能无法鉴别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伴黏连。故最经济简便的检查方法是B 超。

(93~95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34 岁。因1个月来发热、乏力、咳嗽,1天来左眼突然失明来院。既往有心脏杂音。查体:体温37.9℃,脉率96次/分,血压128/75mmHg,左眼视力消失,双肺(-),心界不大,心尖部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未及,脾肋下可及。化验:Hb 96g/L,WBC 12.8×109/L,尿蛋白( ± ),镜检RBC 1~3/HP。

93.对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缺铁性贫血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感染性心内膜炎

【答案】D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是:①发热:最常见。可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痛、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②心脏杂音:原有杂音性质改变或出现新的杂音,主要为关闭不全的杂音,尤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见。③周围体征:淤点、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Roth 斑;Osler 结节;Janeway 损害。④动脉栓塞:赘生物栓塞可发生在机体的任何部位。⑤ 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贫血、脾肿大、杵状指等。

94.该患者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A.Roth 斑

B.杵状指

C.水冲脉

D.Osler 斑

【答案】C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可有Roth 斑、Osler 结节、杵状指等,不会出现水冲脉。水冲脉多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动脉导管未闭及严重贫血。

95.为确诊,最重要的临床检查是

A.胸部X 线片

B.血培养加药敏

C.超声心动图

D.肾活检

【答案】B

【分析】患者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需结合细菌培养的结果能够确诊。

(96~98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66岁。活动后气短半年,逐渐加重,干咳,伴有明显乏力和消瘦。2个月来体重下降约4kg,无明显发热。吸烟40余年,1~2包/天,有高血压病史。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双肺中下野可闻及Velcro 啰音,肝脾肋下未及。杵状指(+)。

96.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癌

B.肺结核病

C.间质性肺疾病

D.慢性支气管炎

97.下列检查中,对该患者疾病诊断意义最大的是

A.肺功能检查

B.血气分析

C.胸部HRCT 检查

D.血清结核抗体检查

98.下列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

B.应用糖皮质激素

C.加用免疫抑制剂

D.抗氧化剂治疗

【答案】96.C97.C98.A

【分析】96、97、98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间质性肺炎的诊断、辅助检查方法及治疗的了解。

进行性加重的气短、干咳,可闻及Velcro 啰音,可见杵状指,这些均为间质性肺炎的典型表现。

患者无明显的低热、咳痰等症状,肺结核的诊断依据不足。淋巴结无肿大,也缺乏其他肺部肿瘤依据。因此,96题正确答案为C。

间质性肺炎在影像上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如磨玻璃样改变、条索影、肺纤维化、蜂窝肺等。

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胸部HRCT 检查,高分辨CT 可显示肺小叶、小叶间隔等结构的细微改变,故97题的正确答案为C。

间质性肺炎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抗氧化剂治疗仍是主要的手段,可以延缓肺功能的进一步恶化。间质性肺炎并非病原菌感染所致,因此在无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因此,98题正确答案为A。

(99~101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45岁。2个月来反酸、反食和烧心,多于餐后明显,平卧或身体前倾时易出现,近一周来加重,有时伴胸骨后疼痛,ECG 未见明显异常,内镜检查见食管黏膜破损有融合。

99.对该患者的诊断是

A.胃食管反流病

B.心绞痛

C.Mallory‐Weiss 综合征

D.食管憩室炎

100.选用的最佳治疗药物是

A.多潘立酮

B.硝酸甘油

C.氢氧化铝

D.奥美拉唑

101.若需维持治疗,选用的最佳药物是

A.雷尼替丁

B.奥美拉唑

C.枸橼酸铋钾

D.莫沙比利

【答案】99.A100.D101.B

【分析】如患者有典型的烧心和反酸症状,可作出胃食管反流病的初步临床诊断。内镜检查如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病变,本病诊断可成立。PPI 因其抑酸作用大且不良反应小,已成为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停药后很快复发且症状持续者,有食管炎并发症如食管溃疡、食管狭窄或Barrett 食管者,需要长程维持治疗。H2RA、PPI 均可用于维持治疗,PPI 效果最好。

(102~104 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30岁,1周来发热、尿频、尿急、尿痛伴腰疼,既往无类似病史。查体:体温38.3℃,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有叩击痛。化验:尿蛋白(+),白细胞30~50/HP,可见白细胞管型。

102.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尿道炎

C.急性膀胱炎

D.急性肾盂肾炎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为尿路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患者年轻女性,出现膀胱刺激征,伴肾区痛和全身中毒症状,应首先考虑为急性肾盂肾炎。

103.不宜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喹诺酮类

B.头孢菌素类

C.红霉素

D.半合成广谱青霉素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为尿路感染的治疗。患者年轻女性,出现急性肾盂肾炎,常见病原体为大肠杆菌,应选择对大肠杆菌有效的杀菌性抗生素,所以红霉素不正确。

104.一般用药的疗程是

A.3天

B.7天

C.14 天

D.20天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为急性肾盂肾炎的疗程。急性肾盂肾炎的疗程至少为14 天。

(105~10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28岁。3个月来乏力,1周来发热伴皮肤紫癜和口腔黏膜血疱,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均不大,胸骨无压痛。化验:血Hb 65g/L,RBC 2.2×1012/L,Ret 0.2%,WBC 2.4 ×109/L,分类:N 24%,L 70%,M 6%,Plt 10×109/L,胸部X 线检查示右下肺炎症。

105.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血液病诊断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巨幼细胞贫血

106.为确定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血清铁和铁蛋白

B.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

C.骨髓穿刺

D.骨髓活检

107.根据病史,该患者最急需的治疗是

A.抗生素治疗B.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C.雄激素治疗D.血小板成分输注

【答案】105.B106.D107.D

【分析】105~107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处理的掌握情况。

(108~110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25岁。半个月来怕热、心悸、出汗多,体重下降5kg。查体:血压120/65mmHg,无突眼,甲状腺轻度弥漫性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20次/分,心律整。

108.对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口服抗甲状腺药物

B.口服β 受体阻滞剂

C.放射性碘治疗

D.口服碘剂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案选择。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适应证:①病情轻、中度患者;②甲状腺轻、中度肿大;③年龄<20岁;④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⑤ 手术前或131I 治疗前的准备;⑥ 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131I 治疗者。放射性碘治疗的适应证:①成人Graves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甲状腺肿大Ⅱ 度以上;②经ATD 治疗无效或对ATD 过敏;③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后复发;④甲亢性心脏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其他病因的心脏病;⑤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⑥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⑦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⑧ 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⑨ 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对适应证:①青少年和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用ATD 治疗失败、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②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③Graves 眼病,对轻度和稳定期的中、重度病例可单用131I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对病情处于进展期患者,可在131I 治疗前后加用泼尼松。减少碘摄入量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基础治疗之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当食用无碘食盐,忌用含碘药物。碘剂如复方碘化钠溶液仅在手术前和出现甲状腺危象时使用。β 受体阻断药主要在ATD 初治期使用,可较快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本例患者甲状腺轻度弥漫性肿大,适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109.若治疗8周后原症状消失,但甲状腺肿有加重,下一步的治疗方法是

A.继续原治疗

B.加服左甲状腺素(L‐T4 )

C.加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

D.加大碘剂用量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剂量与疗程(以PTU 为例,如用MMI 则剂量为PTU 的1/10):①初治期,300~450mg/d,分3次口服,持续6~8周,每4 周复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1次,由于T4 的血浆半衰期在一周左右,加之甲状腺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约需要两周时间,所以ATD 开始发挥作用多在4 周左右。临床症状缓解后开始减药,需要指出的是,临床症状的缓解可能要滞后于激素水平的改善。②减量期,每2~4 周减量1次,每次减量50~100mg/d,3~4 个月减至维持量。③维持期,50~100mg/d,维持治疗1~1.5年。近年来提倡MMI 小量服用法,即MMI 15~30mg/d,治疗效果与40mg/d 相同。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明显增大时可酌情加用左甲状腺素(L‐T4 ),同时减少ATD 的剂量。

110.若患者未愈而发生早孕,希望保胎,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立即进行甲状腺手术

B.口服甲硫氧嘧啶

C.口服丙硫氧嘧啶

D.口服甲巯咪唑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①ATD 治疗:可以在妊娠全程给予ATD 治疗。因为ATD 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功能,故密切监测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确定治疗所需的ATD 剂量十分重要。首选PTU,因该药不易通过胎盘。血清FT4 应当维持在正常值的上限水平。不主张ATD 治疗的同时合用L‐T4,因为后者可能增加ATD 的治疗剂量。②在妊娠的后6个月,由于妊娠的免疫抑制作用,ATD 的剂量可以减少。分娩以后,免疫抑制解除,甲状腺功能亢进易于复发,ATD的需要量也增加。③手术治疗:发生在妊娠初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经PTU 治疗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后,可选择在妊娠中期做甲状腺次全切除。

(111~112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39岁。因持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3天入院。5年来有胆囊结石病,常有短暂上腹不适症状。B 超显示胆囊多发小结石,胆总管宽9mm,其内未见结石,胰腺肿大增厚,周围有积液。查体:体温37.7℃,脉率106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32/86mmHg,巩膜不黄,肺无啰音,上腹压痛,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较弱。化验:WBC 13.5×109/L,血尿淀粉酶高出正常一倍以上。

111.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炎

B.胆源性胰腺炎

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D.急性胆囊炎

【答案】B

【分析】持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有胆囊结石病史,B 超显示胆囊多发小结石,胰腺肿大增厚,周围有积液,血尿淀粉酶高出正常一倍以上支持胆源性胰腺炎诊断。

112.对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是

A.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止痛

B.即刻急诊手术引流

C.抗感染,体温超过38.5℃ 时手术引流

D.腹腔灌洗

【答案】A

【分析】伴有胆管下端梗阻或胆管感染的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该急诊或早期手术,体温不作为手术标准,对于腹腔内有大量渗出者,可作腹腔灌洗,稀释含有胰酶和毒素的液体排出体外。本例诊断为胆源性胰腺炎,病情较轻,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

(113~114 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53岁。1周来无诱因终末血尿3次,无发热,无尿频、尿痛等不适。吸烟史20年。胸片示陈旧肺结核,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