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49322100000021

第21章 情商运用课——认识他人,提高洞察力(4)

他只找出了两件事,不是他们的智商高,智商对导致他们长期成功的因素没有太大影响;也不是他们在念MBA之前的出身,他们做的事和这一点关系都没有。后来,他调查发现,只有两件事决定了谁会成为格外成功的人:

第一件事是,那部分人真的相信自己,他们认为自己能做好,他们有目的,有动力;他发现的第二件事是,那部分人一直在问问题,最初是问他们的老板,后来是问他们的雇员,他们的搭档、孩子、父亲、朋友。他们一直在问问题,一直处于好奇的状态,一直在寻找答案。他们有开放的心态,想要更多地了解世界。

他们的自信以及一直在问问题,这两个区别性的特质,导致了格外成功和成功的人之间的差别。

课堂收获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倾听艺术助你真正识别他人

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莫里斯(英国设计师、诗人)

詹妮是个喜欢跟别人说话的姑娘,但是一直以来大家好像都不怎么喜欢跟她交谈。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她越发觉得自己是那么孤独。每天晚上结束了肯德基收银员的工作以后,连一个一起吃晚饭的人都找不到。詹妮只好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吃饭,然后用一些无聊的小说来打发剩下的时间。

这种生活绝对不是她所向往的,她渴望跟别人沟通,渴望跟别人交朋友。但是她总是能够感觉到只要她面对一个人开始说话的时候,别人就会找理由离开。她为此深感无助,以至于工作时经常走神。几天后,詹妮便接到通知,主管人事的琳达女士要找她谈谈。

这个在别人看来并不怎么好的消息倒是让詹妮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也许是很久没有跟人聊天的缘故吧,她真想找个人痛痛快快地聊一会儿。詹妮走进琳达的办公室,桌子上放着两杯泡好的咖啡,琳达笑吟吟地坐在桌子的对面对詹妮说:“请坐吧,今天请你来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儿,咱们坐在一起喝杯咖啡随便聊聊。”

“随便聊聊”,这句话在詹妮听起来是那么美妙,她太想随便聊聊了。詹妮一边坐下来,一边迅速并近乎本能地让自己进入了随便聊聊的状态。从天气开始,然后到这些日子公司里的各种趣闻,再到自己的一些生活琐事。詹妮滔滔不绝地说着,琳达在冷静地看着手机上的时间。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了,这期间琳达已经给咖啡续了五次水,当然这一切詹妮浑然不觉。

“你还没问我为什么找你来呢?同事们都不希望接到我的约谈。”抓住詹妮一次短暂的停顿,琳达冷冷地问了一句。

“那么,您找我来是有什么事儿呢?”詹妮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貌似很严重的错误,不禁小声地问道。

“听说,你跟我有着一样的遭遇,别人都不怎么喜欢跟我们说话……”

“对,您说得太对了。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了,每次我一开口他们就远远地躲开……”琳达还没有说完,詹妮就迫不及待地接过话头开始倾诉。

“你觉得我的办法怎么样?”琳达不得不提高声调问詹妮。

“不错,你的办法棒极了。不过,我是说……”詹妮正要接着说下去,却看到琳达已经站了起来,声音中有着难以压抑的怒气:“其实,我根本就没有说过什么方法。但是我想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了,如果你不能学会倾听的话,你恐怕要失去自己的工作了,以后可能还会失去生活。”

课堂收获

在跟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有效的沟通,什么是等价的倾诉交换。有效的沟通是指交谈的双方针对同一个问题或者话题有效地交流一些不同的看法。等价的倾诉交换,就是两个迫切需要倾诉的人交替掌握话语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倾听者的角色是始终缺席的,一方在诉说的同时另一方正在构思接下来自己要诉说的内容。这样的倾诉交换是没有任何交集的,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如果我们要完成有效的沟通,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学会倾听,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切忌带着个人偏见识人

我们的判断就像我们的钟表,没有两只走得完全一样,应该各人信各人的。

——蒲柏(英国诗人)

心理学教授塞德兹为了感谢恩师詹姆斯的赏识,于是给他的儿子取名为威廉·詹姆斯·塞德兹,这位天才少年11岁就考进了哈佛大学。这个故事就是他讲述的。

一位老太太,每天都要坐在路边的椅子上晒太阳,向开车经过镇上的人打招呼。一个星期天,她的孙女在她身旁陪她聊天,这时,有一位外地人在路边四处打听,看样子是想找个地方住下来。

外地人向老太太走来,问道:“您好,请问,住在这座城镇还不错吧?”

老太太抬头看了看他,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原来住的城镇怎么样?”

外地人说:“我原来住的地方糟糕透了,人人都很喜欢说别人的闲话。我真高兴能够离开那儿,那儿真不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老太太听后对他说:“哦,那我得告诉你,这里其实也差不多。”

过了一会儿,一辆载着一家人的小汽车在老太太旁边的加油站停下来加油。

这时,父亲从车上走下来,向老人问道:“住在这城镇不错吧?”老太太没有回答,又问道:“你原来住的地方怎么样?”父亲看着老太太说:“我原来住的城镇每个人都很善良,人人都愿帮助邻居。无论去哪里,总会有人跟你亲切地打招呼,说谢谢。我真不舍得离开。”老太太看着这位父亲,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等到那家人走远,孙女不解地问她 :“奶奶,为什么你告诉第一个人这里的人很可怕,却告诉第二个人这里的人很可爱呢?”老人语重心长地回答道:“不管你住到哪儿,你都会带着自己的态度和经验;那地方的人可怕或可爱,全在于你自己!”

课堂收获

在与新结识的人交往之前,切不可带着个人固有的偏见和过往经验,先入为主地认定别人是善还是恶,是开心还是郁闷。当你抱怨周围的人自私冷漠、处处与自己较劲作对时,不妨先反省一下自己的观念,也许问题就出在你自己身上。

嘴部动作传达情绪信息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遮住自己的嘴,那么他很可能是在撒谎。如果在你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遮着自己的嘴,那就表示他们认为你可能隐瞒了某些事情。

——芭芭拉·皮斯(国际著名的人际关系和身体语言专家)

嘴部动作,是面部表情中极富表现力的。嘴部的动作表现着内心情绪的变化。

在小孩子身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他们在说错话或说谎话时用手遮住嘴巴的动作。也有成人会假借咽部不适、咳嗽来掩饰遮嘴巴的动作。这是一种告诫自己不要乱说话,要有所保留,不愿暴露自己,借以掩饰的动作。这种动作可能是在说谎或者隐瞒一些事情。

在遭遇失败、紧张、焦急时,我们经常会不经意地咬嘴唇。这是一种压力的信号,通过咬嘴唇在释放压力。这个动作还会出现在愤怒的极端情绪中,或是在倾听时。前者是一种危险信号,后者表示倾听者很认真。

当情绪紧张、压力很大,或是过于兴奋时,就会感到口干舌燥,很多人会出现反复舔嘴唇的安慰性动作。事实上,这个动作并不能起到抚慰的作用。

把嘴拉紧成“一”字形,大多是处在焦虑情绪中的人自我抑制的情绪表现。

一些女孩子撒娇时喜欢嘟嘴,显出可爱的样子。但是,除了撒娇之外,心存不满或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时,也会不经意地嘟起嘴,拒绝接受信息。有时这是一种焦虑、压抑,甚至是厌烦的情绪。

经常撇嘴的人,大多是内向、固执的。一旦被负面情绪占了上风,就立即会不悦,产生绝望、愤怒或者不屑一顾的情绪。

课堂收获

情绪的变化带动着嘴部动作的变化,读懂嘴部动作传达给你的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与他人,利用这些信息帮助你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气色变化是情绪变化的信号

别人表现出来的情绪信号,往往决定了我们对他们言行的解读。

——保罗·艾克曼(美国心理学家)

没有人总是希望自己的情绪被他人看透,有时总会想把它隐藏起来。但是,就算再会隐藏、掩饰的人,也会被自己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和动作所出卖。

一天晚上,泰瑞沙和丈夫发生了争执,第二天一早丈夫就去上班了。泰瑞沙不小心被开水烫伤,皮肤微微红肿,并不严重,却很疼。她打电话给丈夫寻求安慰,丈夫只是淡漠地问了两句,泰瑞沙不满丈夫的态度,她觉得他并不关心自己。挂断电话后,她越想越难过,甚至觉得这个男人并不爱她。她愤怒了一整天,多次想打电话和他大吵一架,但又觉得有点小题大做。

丈夫下班回到家,看到表情严肃的泰瑞沙双手环抱,跷着腿坐在沙发上。他说:“你还好吧?看你这样子,应该烫得不严重。”泰瑞沙抑制着自己的愤怒,说:“你担心我的话,就该早点打电话问我,不是吗?”她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尖锐。丈夫说:“你给我打电话时,语气听上去,烫伤并不严重,我认为你有能力处理好。”泰瑞沙对这个解释感到不满,她眉头紧锁,面部肌肉紧绷,嘴巴微微噘起,语气也变得更加尖锐,她说:“你根本就不关心我!”丈夫说:“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泰瑞沙站了起来,双手交叉紧紧环抱着手臂,面色微微发红,鼻翼一张一翕,呼吸变得急促。丈夫知道她真的被激怒了,而且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试图挽救,却为时已晚,泰瑞沙拿起茶几上的水杯向他扔了过去……

事后,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说:“一开始,我就该发现她的愤怒。她的动作充满了抗拒和保留,表露出愤怒的表情。如果当时我能察觉到,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一幕了。”

课堂收获

保罗·艾克曼说过:情绪可以救人一命,但同时又极富破坏性;它会引导我们以现实、恰当的方法做事,但有时也会让我们做错事而追悔莫及。

善于观察他人那些微不足道的表情,会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加顺畅、和谐,可以为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探视鼻子的语言

和遮住嘴巴的手势一样,说话者触摸鼻子意味着他在掩饰自己的谎话;聆听者做出这个手势则说明他对说话者的话语表示怀疑。

——芭芭拉·皮斯(国际著名的人际关系和身体语言专家)

我们早就在童话故事中知道了撒谎和鼻子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格林童话中的匹诺曹告诉我们,撒谎时鼻子会变长的。现实中我们没有谁因为撒谎而让自己的鼻子变长,但是鼻子的一些细节却时时刻刻在出卖我们内心的不安和谎言,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的鼻子感觉会发生一些变化,除了正常原因以外,就是跟我们的情绪变化有关。美国科学家们发现,当人们在撒谎时,内心的波动会刺激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的分泌,然后我们鼻腔内部的细胞就会肿胀,紧接着血压会上升,一种刺痒的感觉就会被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送出来,这就是人们在撒谎时会不自觉地摸鼻子的原因之所在。

生活中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在撒谎时摸鼻子的案例。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就莫妮卡·莱温斯基的问题向大陪审团陈述证词时,显得结结巴巴,完全没有昔日的自信,并且他不断地摸鼻子,在摸鼻子前眉头总会轻轻一皱。据观察,他平时说话时很少摸鼻子,而在这次陈述供词期间他平均每4分钟摸一次鼻子,总数达到26次之多。

不同的人摩擦鼻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只是轻微碰触,有的却会使劲地揉搓。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长,很多面部的表情也会随之变得不那么清晰、明朗了。如果只是刚刚懂事的孩子,就很容易辨别。但要判断一个成年人是否在撒谎,就不能这么简单了,还要配合当时的场景,对话的内容、语速,对方的频率,还要仔细观察其他反常的表情,比如有没有伴随性的轻微皱眉,用手遮住嘴巴,目光漂移等。

课堂收获

亨利克·费克萨斯说过: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你将会察觉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微事物。

如果你可以通过别人细微的表情和动作,读懂对方的内心,你将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谨慎交往挤眉弄眼的人

关于阿谀拍马的卑鄙和恶劣,别人不知告诫过我们多少遍了;然而总是没有用处:拍马屁的人总会在我们心里找到空子。

——克雷洛夫(俄国作家)

莱斯利和马歇尔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大学毕业后,莱斯利提出和马歇尔一起创业。马歇尔认为他们应该先积累些经验再创业也不迟。莱斯利不听马歇尔的劝告,认为马歇尔是缺乏自信。他独自开始了他的事业,马歇尔则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大公司。

三年后,马歇尔通过自己的努力晋升为部门主管。莱斯利则创业失败,还背负了一笔为数不小的债务。马歇尔帮助莱斯利进入了他所在的公司,并为他争取到了很不错的待遇,能和莱斯利一起工作让马歇尔觉得很高兴。

没多久,马歇尔要结婚了。老板破格给了他两个月的假期。马歇尔推荐莱斯利暂时接替他的工作,老板同意了。莱斯利以为马歇尔庆祝结婚为由,邀请老板吃饭,老板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