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49318900000019

第19章

因此,在投标书上,李嘉诚列出了两个吸引人的条件:一是由长实一方提供现金作为建筑费,这样就满足了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心态;二是在两站之上建设综合性商业大厦,建成后全部出售,所获利润由地铁公司与长实分享,并打破对半开的惯例,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

竞标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长实最终打败置地,上演了一出“以小搏大”的好戏。李嘉诚经过这次投标的成功,带领着公司上了一个新台阶。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样的经典场面:街亭失守之后,魏帅司马懿乘势引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5000军队,也有一半运送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当所有人面对强敌都大惊失色的时候,诸葛亮却泰然自若,他深知司马懿多疑这一弱点,因此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最终司马懿怀疑城内有埋伏,不战而退兵。

由此可见,在战场上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领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社会,无论你是街头小贩,还是企业巨头,要想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要想在事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就得在衡量自己的同时审视对手,对对手的情况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百战百胜。

在美国,大多数企业都有非常正规的市场调研部门,专门负责对产品的调查、预测和咨询工作,在每一个新产品投入市场后,他们都要进行专门的市场调查,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使用情况。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发现,人们平均在每杯水中放2~3块冰块。而麦当劳公司则通过市场调查准确地知道,在某个国家,每人每年平均吃掉156个汉堡包、95个热狗。

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是“知己知彼”的重要手段,是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盲目地进入市场,可能会有巨大的风险。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好全面的调研,知己知彼,占据优势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赢得市场。

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

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做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李嘉诚

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引发了全球性的石油危机,香港也受到波及,特别是塑胶行业受到的影响十分巨大。因为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要依赖于进口,而香港进口商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趁机哄抬物价,导致塑胶原料价格持续飙升。年初时塑胶原料的价格仅仅是每磅0.65港元,到了秋后竟然暴涨到每磅4~5港元。塑胶制造业陷入集体恐慌的结果就是许多企业因为原料准备不足而不得不关门停产。

这场危机对李嘉诚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他的长江实业公司准备了充足的原料库存,而且此时李嘉诚的经营重心已经从塑胶行业转向地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危机对李嘉诚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他完全可以落井下石,踩沉竞争对手,独霸整个塑胶行业。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李嘉诚深知,即使自己真能扼杀对方,总会有新的竞争对手崛起。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独霸一个行业,所以,作为潮联塑胶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此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力图解救众多同行于危难之中。原来单个塑胶厂家由于采购量小而无法直接与国外的供货商直接联系,导致进口商垄断市场,哄抬价格,在李嘉诚的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由公司出面直接从国外大批量采购塑胶原料,以此打破进口商的垄断,共同对抗不法商家。

联合塑胶原料公司直接从国外采购的塑胶原料,价格自然便宜,李嘉诚将这些原料按照原价分配给各股东厂家。由于失去了直接采购的优势,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不得不主动降低价格。至此,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变得烟消云散。

值得一提的是,在救市的过程中,李嘉诚还将自己公司中的库存原料匀出了1000多万磅,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卖给那些因缺乏原料而停产的入股厂家,在直接购入国外厂商的原料后,李嘉诚又把长江本身20万磅的配额,以购入价格转让给了需求量相对较大的厂家。在这次危机中,李嘉诚不仅没有趁机打击同行,反而对竞争对手雪中送炭,鼎力相助,这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也为日后生意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李嘉诚多次强调“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管理者在与他人合作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如何从对方那里获得什么利益,而是要先以诚意打动对方,和对方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朋友关系,这样自然就不愁没有生意可做了。

一个人在急匆匆赶夜路的时候,看到另外一个人远远走来,手里提着一个灯笼,微弱的灯光照亮了前方的道路。这位赶路的人非常感激地走到这位提灯笼的行人面前,对他道:“谢谢您的灯笼,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不然我很可能就撞倒您了。”那位行人微笑着说不用谢,这时,赶夜路的人才发现这位提灯笼的行人竟然是一个盲人。

这个人非常惊讶地问道:“您是一位盲人,为什么走夜路还要打灯笼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那位盲人晃了晃手中的灯笼:“如果没有这盏灯笼,你不是就会撞倒我?我提灯笼不是为我自己照亮路,而是为前进的路人照亮路。”

这位盲人虽然自己看不到路,走夜路根本不用提灯笼,但是他为别的行人着想,让他们能够在漆黑的夜色中看到一抹亮光,从而不会撞到自己,或者不会被脚下的物体绊倒。盲人这种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行为,在李嘉诚的身上也有体现,李嘉诚在与人交往时,从不考虑自己是不是会吃亏,他总是先为对方考虑。

人们在步入社会后,总是急于扩大社交圈,希望能够接触不同的人,发展自己的社会资源,以确保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但越是心急,越是将社交当作让自己赚取利益的一种途径,反倒越是无法拓展开生意圈子。但李嘉诚觉得,做不做得成生意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能交到朋友。在李嘉诚看来,生意是做不完的,但朋友要比生意更重要。

有两个人在一处鱼塘垂钓,他们的技术都很好,没过多久,他们就各钓了满满一桶鱼。两个人的钓鱼技术让其他垂钓者羡慕不已,于是纷纷上前请教。一个钓鱼高手害怕别人学会自己的技术后钓到更多的鱼,于是对求教的人爱答不理,而另一位则对求教的人有问必答,甚至手把手向他们传授起自己的垂钓经验。

就这样,一直到傍晚,这名垂钓高手才有时间休息一下,此时另一个垂钓高手又钓满了半桶鱼,准备回家了。就在那名热心的垂钓高手也准备拎着之前的那桶鱼回家时,向他求教过的人们纷纷围了上来,把他的另外一只桶装满了鱼。就这样,他在收获两桶鱼的同时,还收获了一群新朋友。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之后,自然会得到回馈。在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打理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但首要的原则应该是做好自己,以诚待人,以德服人,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别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