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不舍断愈益受其苦
恸哭命终者己成忧愁虏
接着上面的内容。如果摆脱不了悲伤,人就会更痛苦。释迦牟尼告诫世人:请停止不痛不痒的哭泣,如果不停止的话就会被悲伤吞噬,从而更加痛苦。感伤死亡的人,会被悲伤吞噬,成为悲伤的俘虏,也会因此而得病。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妇人,丈夫死后她一直哭了二十多年。当我遇到她的时候,她大概七十岁。曾经她的身体很好,但是现在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虽然进行了各种治疗,也做过手术,但还是衰弱到连话都说不出来。身体也动弹不得,一点重物也不能提,也不能打扫房间,不能做家务活。为此她感到非常介怀和痛苦,内心也变得极度悲伤。
她的悲伤在遇到我之后就消除了。不再悲伤的妇人一天天变得健康,也能收拾屋子,处理掉那些不需要的东西,从此安稳快乐地生活下去。后来,她接到她孩子们的邀请,搬家远去不能再与我见面。她为此感到惋惜,但还是和她喜欢的孩子们一起去生活了。
虽然现在她已经去世了,但是我认为她的死是非常充实的。如果是像原来那样悲伤地死去的话,情况会如何?
那真是非常可怜。
人如果想要悲伤的话,能够持续悲伤数十年。但是这种悲伤无法给死去的人提供任何好处。
悲伤的结果只有自我伤害。
587.
人人随业行为死所左右
行他世界时生类多战栗
我们也观察下其他的生命如何?每个生命都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存活、衰老,然后死亡的。每个生命都有其生存机制。狗有狗的活法,人也有人的活法。虽然被人类饲养,狗也无法像人那样活着。而人类即使生活在森林中,也无法像野生动物那般活着。
每个生命中既定的东西就是天意。生存是种行为,天意成就人的业。生命根据自己的业生存,根据各自的业死亡。
人因业生。业就是个人过去行为的结果。当生来就具有的业的效力用尽的时候,就是生命迎来死亡、去别处接受新生的时候。这就是生死无限循环的轮回。
有因遭遇事故、地震、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突然死亡的人,也有因一次事故一下子就死了二十万人的情况。就是这般,我们本身对于自己究竟有怎么样的命运,都毫不知情。我们识不破自身业的究竟,所以就像卷入了人生无尽的漩涡中,并为此哀叹哭号。
但是,人因业而生,因业而死。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就不会因悲伤而自我伤害。
谁都不想死,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不管你多么不想死,由于业的影响,人都必须活在业规定的范围内。
一旦这一影响结束,人的死期也就临近了,人们就会感到担惊受怕。这一胆怯、惧怕,是由于“不想死”这种毫无来由的感情产生的。
因此释迦牟尼教育我们,要好好认清事实。
588.
思此为当然生住异灭现
异变有如斯见此世间性
人对死抱有各种想法、计划,比如,在最自然、最美丽的时候死去,在等到孩子结婚后死去,在看到孙子出生后再死,想要突然间去世,想要活到一百岁。但是实际上这些愿望都不可能实现,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能够按照自己所设定的计划死去的。
没有不会变化的东西。即使你不想死,死神也会来找你。这是真理。因此,释迦牟尼教育我们,要好好观察无常究竟是什么。
589.
假如生百年或生百以上
彼遂别亲众舍此世生命
即使活到了一百岁,或者活到了一百岁以上,可以肯定的是,总有一天还是必须要和亲人分别,必须看到自己亲人的死亡。
说到“百岁”,大家都会认为是高寿了。但是佛教认为即使活到百岁以上也只是短暂的一生(参照第1偈“时短且惨悲”)。百岁也并不认为是高寿。
因为如果在人类内心洁净、没有愤怒和憎恨、没有强烈欲望的时代,延长寿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由于愤怒和憎恨,人体细胞会加剧燃烧。愤怒、憎恨和欲望会使生命急剧缩短。并且,人们还会互相残杀,这更缩短了寿命。如果人心中欲望少一点,寿命反而会延长。
如果人类能够不破坏自然,舍弃欲望和愤怒,那么百年之后大家的寿命都能够大幅度延长。那么到那时人口会比现在多得多。没有愤怒和憎恨,有的只是温柔和慈悲,和平、亲切地互相对待,那么不管有多少人都很快乐。但是,人类却把这些都破坏掉了。即使能健康地活到百岁,平静地死去,在佛教看来也是短暂的、无常的一生。
590.
往听罗汉法命终见亡者
彼我不共生调伏悲泣心
看到一个人死去,也要冷静地想到:“死去的人已经不是他自己了。”“人已经死了,所以一切也都结束了。”
如果向阿罗汉们请教,他们会回答你:“不管你怎么悲伤死者都无法回来了,因此你的悲伤都是无意义的。”
不要幻想“希望他能够再次回到我们的身边”,而是要冷静地接受“他再也不能回来了”这一事实,不要让悲伤弄坏了身体,要向前看。
591.
犹如家燃火以水可消熄
如斯有慧者贤者善巧人
如风吹兜罗忧愁起速灭
正如房子着了火,正确的做法是立刻用水扑灭。如果活着,就应该在最恰当的时刻做出最恰当的行动。
充满智慧的贤人,能迅速驱散心中涌起的悲伤,就像风儿驱散棉絮一般。“灵巧的人(善巧者)”也和智者一样,是有智慧的人。
因为人通常是在毫无预期的情况下死的,所以就会觉得很悲伤,受到很大的打击。但是不要将死亡放在心上,要将其像吹散蒲公英的绒毛那样吹开,放在心中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但现实中,自己认识的人、亲近的人死了的话,通常都会受到打击,陷入无知的状态。对自己来说,仿佛一切都停止了,大脑也无法活动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记得我接到从斯里兰卡大使馆打来的电话,得知我的师父死去的消息时,那一瞬间我的世界仿佛什么都停止了,我在想:“这样不行,我什么都不能动了。”我足足花了五分钟的时间才开始有所行动,意识到:“啊,我应该做些什么了。”
但是,我还是很悲伤。长老对于我而言就像自己的父亲。因为他是养育我的人,我甚至觉得他比生我的父亲养育我的时间还多。
这样的冲击让我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办,悲伤的浪潮一阵阵地袭上心头。我花了五分钟转换心情,脑中终于意识到“下面应该做些什么”。我开始向传达的人发出指示,订好机票,做好回斯里兰卡的准备。
但是,我在为回国做准备时候,脚步不由得就停止了,走着走着,也会突然停下脚步。
但是,停下的瞬间,又意识到“啊,我怎么能停下呢”,然后又立刻像吹散蒲公英的绒毛那样将心中的悲伤消散,更正了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是佛教的经典发挥了作用。我的身体不能动,大脑也不能动,什么都做不了,不是一件好事。因此,虽然不是让大家“不要悲伤”,但还是要把悲伤立刻像吹蒲公英的绒毛那样吹走。这样的话,大家就能够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了。
592.
为求自乐者勿悲勿贪求
自己可除忧应拔烦恼箭
因为悲伤、欲望而忧心忡忡,让这样的想法堂而皇之地缠绕着自己是最不好的。如果有人死了,而陷入这样的状态,人的精神状态就会变糟。人会重复着没头绪的话,陷入糟糕的状态。死去的人已经不在了,活着的人怎样活下去才是关键问题。人想要幸福,却不拔出自己的箭,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之前提到的“箭”。
悲伤就是箭。箭刺向内心,伤害自己。
死亡的分别也许很多人都经历过。几乎谁都会遇到与自己亲人死别的情况。父母死了,爷爷死了,孩子死了,好友死了,这都是自己必须面对的。佛法教育我们,要立刻消除这样的悲伤。不是让你不悲伤,突然的悲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悲伤出现后,要像对待蒲公英的绒毛一样将其吹走。
要这样做必须有理性的想法。这不是无视故人,轻视死者。即使死了,也要重视亲人,只是要将这些悲伤拂去。孩子死了,也要忘掉悲伤。这绝对不是不爱孩子了。你觉得孩子很可爱,很想让他活得久一点,但是人一生很多事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期待进行,所以即使悲伤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要悲伤,这也不是忘记。孩子死了,想忘也是忘不掉的,不要误解了这一点。不是要你忘掉孩子死去的事实,只是让你不要悲伤,因为即使悲伤你也没有任何收获。
我国(斯里兰卡)的母亲们,如果孩子死了,会流很多眼泪,该痛苦的还是要痛苦。但即使是这样,当我们僧侣举行葬礼的时候,如果对她们说:“适可而止吧,下面葬礼要开始了。”她们就会立刻停止哭泣。她们也知道哭泣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到底还是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永远分别是非常困难的。即使这样,她们直到葬礼分别也还是没有哭泣。我认为她们很厉害,葬礼的仪式也全都照做。当这些都结束、我们离开的时候,又听到了她们的哭声。因为我们把遗体带走,她们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了。但是,第二天她们还是会平静地来到寺里参拜。
她们没有忘记孩子,只是忘记了悲伤,舍弃了悲伤。取而代之的是她们充分了解到自己应该做什么。比如,自己有些钱,心里想着为了孩子,要为寺庙建些东西,为我们大家建造公共建筑。做这样的善行,也是希望孩子在另一个世界可以幸福。
就是这样,佛教不说“忘记死去的人”这样的话。它所教导我们的,并非如此简单。
佛教告诉我们的不是要忘记死亡,而是更深奥、更高水平的认知。
“不要哭泣,不要悲伤,谁都会有死去的那天,这才是人生。”释迦牟尼如是说道。要拔出刺进自己内心的那把箭。
593.
恼箭拔无余心中得寂静
超越诸忧愁无忧寂灭者
拔掉箭的人,精神上会得到平静,他们会保持安静稳定的心情。这样一来,就超越了所有的悲伤,在没有忧愁的安静的境遇中,达到涅槃。
这就是答案。整篇经文以“领悟”为结尾。
即使母亲去世的悲伤没有了,父亲去世的悲伤又在等着自己。还有许多其他亲人,谁的死都会让自己非常悲伤。因为会有这样那样的悲伤的事情不断出现,所以如果就这样等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让悲伤消失,那么等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消失。在英文中有“timeheals”(时间是良药)的说法,但是如果只有一件悲伤的事情的话,那么交给时间解决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只要人活着,悲伤的事情也好,讨厌的事情也好,都会一直出现。
时间不能治愈悲伤,因此这不是最终的答案。用智慧去除所有的悲伤,体验涅槃,这才是最后的答案。
了解死亡,积极地活下去
这篇经文中没有什么复杂的文字,就是诗歌。大家充分理解意思后进行吟诵,就能使内心纯净。这就是善行,人的内心会变得平稳,生出许多勇气,自己也绝不会沦为消极的人。
这篇佛经中没有说死亡是好是坏。因为死只是极为普通的事情,大家不要把它放在心上。谁都不会惊讶于天会下雨,因为这只是自然现象。死亡也是一样,人类的死亡属于自然现象,和天要下雨没有什么不同。既然都一样,那么为何只对死亡感到惊恐呢?并且,这篇佛经不是歌颂死亡的,而是讲述“面对死亡,你将如何生活”。人生苦短,因此不要将自己的人生过得太失败。
赢得人生这场比赛
人生就是一场比赛,而比赛是有时间限制的。将一百日元硬币投入街头的游戏机,也只有一分钟时间可以游戏。因此如果想要玩的话,就会寻找在一分钟内赢得游戏的方法。而当你还在四处嚷着“啊,怎么按?啊,按这个吗?”的时候,游戏已经结束了,这样你就失败了。因此,智者如果放入一百日元,就会集中精神去玩。而且如果赢得一局的话,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时间,游戏就能延长。这样一关一关打过去,一百日元就能将游戏打通关。时间不够就不能打通游戏,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在别的地方。游戏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赢得第一关,就能够接着玩下面的关卡,然后进行第二关游戏。游戏胜利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关。这样一来,如果能够打通全部关卡,那就是通关了。这时就不是游戏结束的提醒了,而是会得到机器的赞扬。这样你就能非常开心地回去了。
通关就是涅槃
释迦牟尼向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个意思。人生苦短,所以请以游戏通关为目标活着。涅槃就是通关。
不要因为某个与自己有缘的人的去世而绊住自己,使自己遭受痛苦。即使房屋坏掉了也不要伤害到自己,生意不顺也不要自杀,这些都不值一提。因此,佛教徒以涅槃、解脱为目标奋斗前行。正因如此,日常生活才没有“失败”一说,不要因为日常生活的麻烦而苦恼,嫉妒他人,为自己添堵,那是在浪费时间。遇到忧虑、悲伤、痛苦时要像对待蒲公英的绒毛那样,一下子将它们吹走。即使父母死了、孩子死了,也要在悲伤过后,继续努力过自己的生活,立刻拔出自己内心的箭。
这才是这篇佛经想要告诉大家的东西。
念诵佛经的时候,要做死亡观这样的“死亡冥想”。因此,要吟唱、念诵、背诵这一经典。能够这样做的话,人生就会幸福,烦恼就会减少,内心也会变得纯净,脑中获得智慧。
《箭经》全文
574
人命于此世无相不可知
时短且惨悲更与苦相应
575
生者必有死此无他方法
生者至老死生物之法性
576
诸早熟果实有落地怖畏
生人亦如是常有死恐畏
577
犹如于陶工作黏土器具
最后皆于坏人命亦如斯
578
无论幼与长所有贤与愚
皆为死左右一切必至死
579
为死战败离所有父与子
亲类复戚族他界难相救
580
现见种种亲相语诸亲人
如牛引屠场死魔强曳去
581
如斯世间人老死交相击
贤者知世性已知无忧虑
582
生来而死去此道汝岂知
两端无正见悲泣亦无益
583
蒙昧害自己悲泣有何益
若能赍己利听慧者应为
584
悲泣与忧愁无得心寂静
但增生彼苦彼身唯受害
585
自己害自己身瘦容颜褪
死者不复苏悲泣有何益
586
忧愁不舍断愈益受其苦
恸哭命终者己成忧愁虏
587
人人随业行为死所左右
行他世界时生类多战栗
588
思此为当然生住异灭现
异变有如斯见此世间性
589
假如生百年或生百以上
彼遂别亲众舍此世生命
590
往听罗汉法命终见亡者
彼我不共生调伏悲泣心
591
犹如家燃火以水可消熄
如斯有慧者贤者善巧人
如风吹兜罗忧愁起速灭
592
为求自乐者勿悲勿贪求
自己可除忧应拔烦恼箭
593
恼箭拔无余心中得寂静
超越诸忧愁无忧寂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