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工程教育前沿与进展2007
49313100000017

第17章 美国工程教育研究经典报告(1)

美国工程教育50年历程与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之一的美国,深深领悟到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工程科技的无比威力,从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主动对工程科技教育投入越来越大的关注和支持。20世纪的后50年,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云变幻,美国工程教育也一路跌跌撞撞,奋力向前,为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不断作出新的贡献。现以50年来若干有影响力的经典报告为线索,考察美国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

弘扬工科实学精神的《Lewis 报告》

1.《Lewis 报告》出台的背景

1947年2月,MIT成立了一个以Warren K Lewis 为主席的教育评估委员会,简称“Lewis 委员会”,下设教育调查委员会、通识教育委员会和支撑环境委员会等三个委员会,对MIT的工程教育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总结经验,应对战后的新形势、新挑战。1949年,Lewis 委员会提交了最终报告。

它由三个委员会各自的专题报告组成,其中教育调查委员会提供的报告是主报告,对MIT工程教育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本文集中介绍主报告,按照原文结构摘录报告的一些重要结论。

2.MIT教育哲学的发展

MIT建立之初,Rogers 校长就提出三大教育原则,即:实用知识的教育价值,干中学,将通识教育的基本元素与本科水平的专业教育结合。这三大教育原则对MIT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

在变化的环境下,适当解读这些指导性思想对今天的教育计划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而且将成为未来不断重复的课题。教育调查委员会的任务就是检查这些原则是否在经受社会剧变和战争灾难的新时期依然有效。

通过研究MIT教育哲学90年来的发展,报告的初步结论是:

Rogers 校长上述对高等教育的原创性理念,对于今天的教育仍然是重要的指导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在新的变化发生后必须要加以更广泛的理解并拓宽其应用。

“有限目标”和“教师团结”的理念是MIT保持强大的重要因素。报告建议,MIT应该通过重新评估和修改原有教育计划来把握新的机遇,而不是一味扩张到新的领域,舍不得缩减那些已经不再有价值的活动。报告同时建议重新组织教职工队伍,进一步加强团结和合作。

将MIT建在城市中是一笔财富,它既提供了与工商业的紧密联系,又为教学和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报告同时建议,对于由员工环境委员会提出的创建一个能够让教职员更充分有效工作的环境的建议,应该尽可能地付诸实施。

MIT的教育计划曾在某些时期不适当地偏向了职业教育(vocational,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相对——编者注),建议将来要避免这样的倾向。

虽然长期以来MIT关注的重点在于工程教育,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建筑等领域的发展有所影响,但是在1930年,由于对更广泛使命感的清醒认识,MIT已经察觉还没有充分发掘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MIT规模迅速扩大,引起了过度膨胀的危险。报告建议采取措施,把总体规模稳定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无目的地挥霍学校的精力和资源。这个问题需要管理层的正确判断和持续关注。

MIT存在诸多因素,包括知识的膨胀和对研发活动更多的支持,引发了牺牲本科教育,转而偏重研究生教育的倾向。报告重申了坚持Rogers 的本科专业教育理念,建议强化和更新本科教育,而不是降低研究生院的标准,要恰当地平衡研究生与本科教育。

正如遍及全国的其他私立教育机构一样,社会趋势(需要高等教育具有更广博的基础)和财政趋势(日益减少的捐赠收入)都给MIT带来了很多影响。未来私立教育机构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为有限的人群提供有用的并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复制的教育。报告建议MIT的教育投入应该限定于自身具有显着优势的领域,并应该继续保持对新的前沿领域的特别关注,因为在这些领域中的领袖作用将对国家和社会具有突出的价值。

3.MIT的本科生教育

从一开始,MIT就根据Rogers 理念采取了有别于欧洲很多国家的工程教育模式,所谓“综合计划”模式,即在本科教学计划有关“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中,融入良好的通识教育和坚实的专业基础教育。报告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不可分割,它们能够在四年时间的综合教学计划中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的人才。四年制的大学本科专业教育,在今天无论是直接为就业做准备,还是为将来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做基础都有着特殊的优势,报告不认为把学制简单延长到5~6年有任何优点。

报告相信在本科教育阶段,通识教育必须占主导地位,也确信在所有教育当中人文科学的必要性。我们对于本科专业教育的信仰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技术内容的科目和教授方法都有专业和通识两方面的价值。在现代世界,如果一个人对科学及其重要性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这个人就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人文学院培养学生科学意识(虽然他们的主要兴趣并不在此)正如技术学院培养学生欣赏人文、理解社会科学一样,都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对这两个领域价值的认知在每种教育当中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任何一种都是通识教育当中的重点。

报告认为所有的教育都应该赋予学生社会责任,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把结果与手段同等重视,技术与价值同等对待。报告相信,(从社会和伦理方面)技术学院的课程能够成为最好的媒介,它具有培养当今世界面临的紧缺的社会和政治问题领导人才的能力。

报告建议MIT应该改进和强化本科教育,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并不是学习日常程序性的知识;让他们掌握基本原理,而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让他们对价值变化敏感,对自然和个人有更加广泛的了解,而不是获得某个狭窄领域里的专门技能。

为了执行这项政策,报告推荐了一个六点计划:

将本科教育政策的制定集中到一个教师小组,小组规模适于工作,并由一个人负责。

加强人文师资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

通过削减本科阶段学科过于细化的内容,将重点放在基本原理上,重点培养判断能力以及识别原理如何应用,以改善教学质量。

为了改进教学质量,要认同效果好的教育方式,要为提高讲授技巧提供各种途径,并且为教员有效率的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为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

避免学生负担过重。

在MIT,本科教育是每个人的责任,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没有责任”。建议成立拥有更广权限的“本科政策委员会”以改变这个局面。

报告指出,那些学到了很多标准程序的知识,能够用公式解决典型问题,通过几年常规学习似乎已经能够毕业的本科生,大多缺乏决断能力、创造性的想象力以及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报告相信这种完善的判断力和创造性的想象力,能够通过专业氛围下的某种适当的专业问题的学习得到培养。单个科目的主要教学目的也是为了激发这些能力的增长。为了完善这些教学科目,需要在真实环境下尝试每一种可能性。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排列、评估、筛选和解释事实,并且运用以前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现在面对的各种困难。

在本科开始阶段,原来MIT的重点是放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方面,所以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专业方法和材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实,专业方法在工程领域比科学更加可行。进一步而言,培养专业精神,增强与外界的广泛联系,坚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吸收,不希望原理与实际分离、通过实践学习抽象概念的信念——这些都是MIT所有领域的教学得到新生的关键。

因此报告建议可以通过减少“学科主题”的覆盖面,增加对基础理论的重视,早期引入专业方法和增加对学生自主性和判断力的培养来改善科目教学。报告建议进行如下的创新:举行综合考试并且重新安排学科的授课学时,这样学习的科目变少了,但是每个星期将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各个学科当中去。

应该改善本科教学质量,为此报告建议采取下面三个步骤:

加强对有效教学的认可。

对缺乏经验的教员加强指导。

参照支持环境委员会的建议,提供一个有益于有效教学的组织氛围。

本科生承受很大的学习压力,这些压力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

报告提议,通过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上,而不是泛泛的对所有领域的知识覆盖,以此来代替单个独立教学科目中主题数量的减少。

报告指出,MIT本科办学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学校吸引优秀学生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点,要改进和增强本科教育。必须要让更多的人更全面地了解和更好地理解MIT为本科生创造的教育机会。MIT在很多方面还被认为是一个范围比较狭窄的专业学校,因而失去了很多很有前途的学生,部分是因为学校没有向大众阐明本科教育的目标何在。

4.更广泛的教育使命

报告建议,MIT将来对它的各类活动进行决策时,应该继续遵循过去的三个原则: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能马上和直接地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

有限的精力必须集中在能够为科技环境作出贡献,或者集中在能从科技环境中受益的领域。

集中精力在MIT资源利用最有效率的领域。

工程、科学、建筑与规划、人文与社会科学是适合MIT教学与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Lewis 报告发表时尚未成立斯隆管理学院——译者注)。报告相信MIT现在正对每个领域的教育和知识进步作出卓越贡献。这四个领域共同构成了一个很好的学术社区,有助于合作解决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有助于培养技术界的领导人才。为了提高各学院的效率,报告建议对各学院的功能做总体上的强化。报告还建议各学院的学术院长任命一个咨询委员会,经常与委员会探讨本学院的共同目标与存在问题。

加强各学院的框架建设能够为教育计划的发展作出贡献,特别是本科教育。报告建议,针对本科教育的多样化,主要基于四个领域,而非20种课程计划。目前MIT为本科生提供了20种专业计划,过于专业化,太过注重于细节而忽视了对工程所有分支都通用的原则、方法和价值观。

报告建议立即建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其职责如下:

从事创造性的专业活动(professional activity)。

为整个MIT提供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为通向更高学位的高级教育奠定基础。

5.资助性研究(sponsored research)

MIT的资助性研究的范围和性质实质上是MIT教职员工自愿活动的集合,并且由于资助性研究是教育政策和实践工作责任的一部分,这些责任应该在MIT发布的政策指导下由各系、各学院履行,但高层领导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头脑,以避免大型资助性研究项目的风险和缺陷。

无论规模大小,都只有当负责任的员工充满激情并且坚信只有这样才可能最充分利用MIT的时间和资源的时候,资助性研究项目才能获得成功。资助性研究对教学的贡献,从本质上来说有三个方面:使研究生紧密联系实际工程问题;为工程知识的发展提供特殊的便利;资助基础科学研究,而这种研究的开销在通常情况下是无法承受的。

在制定和实施资助性研究政策的时候必须考虑下面的风险:

由于战争而导致资助性研究项目的数量迅速增长,许多教职员工和学校管理层承担了相关的管理责任。但是让技术天才从自由研究转向行政工作,的确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许多资助性研究关注的是工程的发展和科学的应用,而非基础性的科学探究。资助性活动关心的是开发新装置的潜在价值,而不会有强烈的愿望去把这些设计应用到原始的、基础的研究项目中去,同时这些装置对正在进行的基础性研究计划可能没有什么直接的用处。

新设备和专门设施的开发将会引发与工业界的竞争,除非改变研发活动的方向,使它们不再仅是满足单一的需求。

资助性项目的短周期性造成MIT经费来源不稳定。

一些项目的特别保密条款一直是不受欢迎的,一些长期的军用项目没有应用市场。MIT正在面临这样一种风险:成为一个专门研发战争武器的公共组织。报告建议教员和管理层,在制定和履行自己对资助性研究政策的责任时,要遵守以下的目标:

(1)要在未来计划中充分考虑资助性研究与其他活动之间的平衡,使两者都能更好地完成。

(2)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

(3)通过增加工业界的参与程度来拓宽资助性项目的支持基础。

(4)未来要和过去一样,一定要避免为增加经济收入或教职员工的额外收入而承担资助性研究项目。

6.一致性更强的高效的学术组织

现在MIT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使原来的很多管理方法不再有效。报告建议重新划分系、学院和MIT的责任,建议改革现有委员会结构,以追求更高的效率,使MIT集中关注最重要的教育政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