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学
49312400000027

第27章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4)

5.3.2 正确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知识、能力、素质这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知识是基础性要素,它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性知识,专门知识和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等,知识从根本上影响着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能力是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它是知识追求的目标。学习者并不为知识而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能力和提升能力。素质要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素质和能力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有的素质本身就是多种能力的集成,如专业素质实际上就是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更为抽象的表述;有的能力本身其实就是多种素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创新能力的内涵包括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因此,可以认为,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之间是交叉关系。

它们都以知识要素为基础,是知识要素之上的两个平衡要素。知识的内化则成为素质,而外化则成为能力。能力和素质一旦形成,则对知识发生直接影响,促进知识的不断发展。

在实现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是一项基本内容。

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对每种专业都有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规定,在每种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条目,列举了每种专业所要求的具体知识和能力要求,以避免顾此失彼或重此轻彼。

在实现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素质的提高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从事一项专业工作时,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政治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非专业方面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非专业素质会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是一个有素质的人,一个知识广泛、能力很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素质很高的人,素质的提高应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必须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其专业是什么,所应具备的学识有一个清晰的看法”。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高度专门化的专业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状况,“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被提出来了,目前有几十所高校被确定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于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它的普遍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门化教育的缺陷。许多高校通过组织广泛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开设人文学科和艺术等选修课、举办各类讲座等形式加强了文化素质教育。

用范多伦的话来讲,“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to do)’,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to be)’。”卢梭说过,“在使爱弥尔成为一名军人、教士或行政官员之前,他先要使他成为一个人。”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声称,“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商人、企业主或专家”。专业教育所提供的知识和由此形成的能力是开展职业活动的前提条件,但一个素养很高的人能在职业活动中发掘出生活的意义,能将工作与人生的意义有机地融为一体。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高这三个方面应该有效地协调起来,使“重专业、轻教养”的教育现状得到改变。

5.3.3 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高等教育向来是专业教育,即以学科或专业为基础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如上所述,按照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人才可以分为通才和专才;相应地,高等教育即专业教育在典型意义上有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即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

通才教育多见诸于市场经济国家,其培养模式大体是,大学前两年基本上不进行专门化教育,后两年才在较宽的专业领域开展教学,通常是学生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选修一系列课程逐步形成一定的专业方向;此类人才的特点是知识面宽,职业适应性强,但专门化程度不高,一般需要经过岗前培训才能胜任专业工作。专才教育多见诸于计划经济国家,其培养模式大体是,根据职业或岗位需要设置专业,根据专业要求依次设置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或公共课;此类人才的特点是专门化程度高,职业针对性强,但知识面窄。

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相近,确切地说是通才教育在当代的新发展,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也就是,通识教育培养的是称职的现代公民,兼备做人的自觉和做事的能力。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重视知、情、意、行的统一,使学生成为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完整的人。

今天,通识教育之所以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往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即专才教育)带来了一些严重的弊端。一是从教育理念看,专才教育带有严重的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色彩。它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得到解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克服工业化带来的人性的片面性,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二是从培养目标看,专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面狭窄。专才教育往往设置口径狭窄的专业,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专业也越分越细。专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而对其他领域一概认为与己无关或知之甚少。三是从培养方式看,专才教育表现为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养成。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修不同的课程,也不能跨专业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才能。

那么,应当怎样看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呢?现在,至少存在以下三种观点: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即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些本专业外的知识和技能。在这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并列的概念,即高等教育两个阶段或者两个部分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即专业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拓宽,由专而深,由深而通。在这里,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上位概念。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

不同的观点会有相应的行为和做法。第一种观点主张引入通识教育补充专业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第二种观点认为在现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拓宽和深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第三种观点则要求用通识教育来改造专业教育,统领学生大学教育的所有方面,包括学术基础、社会适应性、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其教育手段不仅包括课堂内的学习,还包括招生方式、专业选择、课程设置、选课方式、课外活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管理以及师生关系等环节。上述三种不同的做法,实际上也是通识教育的三重境界。就目前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看,大多数高校尚处在第一种境界,当然也有少数高校正在迈向第二、三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