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TED演讲,主讲人是塞氏企业CEO里卡多·塞姆勒(Ricardo Semler),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三个片段:
里卡多的家族受到了黑色素瘤的侵害,他的父母、祖父母都患有黑色素瘤癌症,于是他想象未来某一天,医生拿着他的检查结果对他说:“结果看起来不妙,里卡多先生,你只能再活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了。”当听到这个坏消息的时候,人们会选择做什么来度过余下这短暂的人生时光呢?也许是在家里多陪陪孩子,也许是去一些一直想去但没有去的地方,更多时候,也许只是痛哭。里卡多说,为什么一定要等到那个时候再去做这些事情呢?他决定把每周一和周四,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
里卡多谈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智能的时代,但是距离“智慧”依旧很遥远。在儿童教育领域,就如何对学校进行再设计这个问题上,人们提出的一些方案往往都是过时的。事实上现在老师的角色已经被打破,里卡多连同一些热爱教育的人士一起,创办了一所智慧学校——Lumiar(http://lumiar.org.br)。老师的角色被分成了两部分,一种是辅导员,负责照看学生,不需要试图教学生什么(很可能你懂的还不如Google多),而另一种要引入的“老师”,是要有激情,并且有专长的(不管是不是专业领域的专长),甚至包括一些年长的市民(他们是有智慧的,尽管社会已经几乎不需要他们了),请他们把自己真正信仰的东西讲给学生。带孩子们学习的课程可以是世界杯足球,也可以是造自行车。完成造自行车这项任务并不需要知道π等于3.1415926。要用一些与实际相关联的问题来引导教学,比如“作为人类,我们该如何衡量自己?”这背后有关数学、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就都来了;“我们又该如何表达自己?”那么音乐、文学等就都引出来了,甚至还有语法。当然,还有一个被很多人都遗忘了的重要问题:“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多少人对“爱”、对“死亡”都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什么。
在里卡多生日的那天,当他在奥本山公墓(Mount Auburn Cemetery,一个非常美丽的花园式公墓)闲逛的时候,他看着这些名流或伟人的墓碑,思考:“我希望被后人记住点儿什么呢?”当又走了一圈之后,他又问自己:“为什么我希望被人们记住呢?”当连续问自己三个“为什么”的时候,也许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做着这样的事情。
这三个片段,都关乎对生命的思考。当我们在谈“人生目标”的时候,首先要对“生命”有客观而深刻的认识。生命教育,正是被人们屡次提及,时至今日却依然缺失的。没有信仰的生命是无力的,没有爱的生命是无光的,没有奉献的生命是无意义的。只有对“生命”有了客观而深刻的理解,定下了基调,才能更好地谱写人生的篇章。
戴蒙在书中所列举的有目标感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能很好地处理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他们的“我”,都是“大我”。我们经常讲“人生召唤”“职业召唤”,事实上,“召唤”的产生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当“大我”出现的时候,“召唤”才更容易来到。
当“大我”出现的时候,对“工作”的认识就会有所不同,不再是常人眼中用职位、薪酬和工作内容定义的工作,而是“以自我擅长的某种方式去帮助某个群体,为他们带来某些方面的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自我成长,直至自我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的最高层——“自我实现”,正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或者说最高目标),即所肩负的使命的完成。至于说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却是因人而异,也正是个人天赋潜能和兴趣的差异所在。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人生选择,“我”都是思考的源头。寻找人生目标同样也始于“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既依赖于“自我探索”,也需要借助他人“照照镜子”,或经由他人的提问和引导来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因此,首先要思考并在人生过程中不断要思考的几个根本性问题是: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来到这里(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什么?这里的“我”,是指一个人最高境界的自我,一个超越了世俗、表明我们未来最高可能性的自我。
除了自我探索之外,还需要不断向外探索,只有多看、多尝试、多思考,才能清楚地知道“我想成为谁”。这里也正是戴蒙在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作为年轻人的“外在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作为“引导者”或“职业榜样”,为年轻人创造向外探索的良好条件。教育永远都不只是关乎教育工作者的事情,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教育,努力成为可以给予他人积极影响的人。
在阶段性的自我探索、向外探索完成之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你和这个世界的“连接”,也就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即通过做什么,来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世界最著名的商业创新咨询公司IDEO的创始人大卫·凯利(David Kelley)在一次TED演讲中谈道:“我经常想,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要做什么,我的召唤是什么,很幸运的是我有很多选择,我一直从事医疗福利、K12教育等领域的工作,包括为第三世界国家工作,我能做很多项目,但是我决定要投身于我最想做的事情——帮助尽可能多的人重新获得他们曾经丢失的创造力自信,让他们有一些积极的改变,从而改变世界。”简言之,大卫希望通过“帮助人们重获创造力自信”,来实现“帮助更多的人突破自我、改变世界”的目标。他和这个世界的“连接”,就是“人们的创造力自信”。他做到了知行合一,他最新的著作《创新自信力》(Creative Confidence)就是在践行着他对这一目标的承诺。
但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在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方面,今天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多的选择,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职业,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经常重新界定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要到哪里去。
以上是这些年来我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方面的一些思考和陋见,作为对本书作者精彩观点的共鸣与回应,也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很感谢与这本书的结缘,其实原本今年并没有计划再做书籍的翻译,但是当编辑找到我,跟我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和内容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吸引了,一方面是因为自我认知、职业选择、人类发展领域一直是我的天赋和兴趣所在,另一方面是坚信这本书是极具社会意义的,是一场“及时雨”,是润泽年轻人心灵的及时雨,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及时雨,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及时雨,因为多数人都缺乏对人生目标的深层思考和探索。正是这一源头的缺失,使得一系列个人和社会的问题发生,比如浮躁之气、恶意伤害、拜金主义,以及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迷茫(我们那个时代的大学校园,几乎是被“无聊”“郁闷”这样的词语充斥着)等。
所以,翻译好这本书,也成了我的一个“阶段性使命”。
戴蒙的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十分透亮。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照镜子、审视自我的过程,相信每一位读者也都有此体会,在书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或身边人的影子。这本书虽然是可以归为教育类或心理学类,但其实它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谁,都会被这本书拨动心弦,引发深思。
教育从来都不是静态的,在当前“创新”和“变革”引领着我们时代精神的时候,戴蒙的书中也给了我们面向未来的指引,我非常认同并且认为需要再特别强调的三点。
第一,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包括老师角色的变化,教学的导向、内容和方式的革新等。作为延伸阅读,建议读一下“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主题的相关资料。
第二,在人人都争做创业者的时代,“创业者精神”的培养的确应该从小抓起,放在重中之重。这反倒是应对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一个人一生的精神财富。创业者精神的缺失,不是在成年的时候通过参加一些创业辅导所能弥补的。
第三,父母乃至每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都要补充一项严重缺失的能力——教练引导能力。这项能力的缺失在国内尤为严重,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在企业管理环境,国人最爱用的方式是“管”,而不是“导”,在企业教练领域,真正能达到教练级别的人也寥寥无几。这里面还是需要一些技术的,比如开展有建设性的对话。建议读者可以补充阅读“教练技术”领域的书籍,或参加这方面的一些课程。
翻译本身也是受教育的过程,除了咀嚼内容的精华,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作者的精神。事实上,在作者戴蒙身上,也凸显了他的“创业家精神”。他在该课题上花了至少7年的时间做研究(并且研究还在继续),好似拿着一个透视镜,从社会的各个维度、各个角落去查看和探究是什么在影响着年轻人,如何更好地帮助年轻人。他对文章中一些细节的注释也是十分详尽和完整的。他的这种执着、严谨,不愧为具有创业家精神的世界一流学者,也是你我的榜样。
最后,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引入了这么好的书。感谢所有在职业道路上相识的朋友,正是与你们碰撞的智慧帮助我在探索和研究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行。感谢父母,你们永远都是我最强大的支持者。
如果读者朋友有关于本书任何的问题,或关于职业和人生选择方面想要探讨的话题,可以通过邮件与我联系smartbridge@163.com。
张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