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的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注重数量规模的扩展转到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老百姓不再满足于孩子“有书读”,更希望孩子“读好书”。大众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提升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正是大众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学观和教师观的直接体现,是对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一种深化和拓展。
很多教师一提起校本教研,就想到怎样写文章,怎样搞研究。其实,校本教研首先应该理解为教师在职学习进修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世纪,在这样的时代里,进行教学研究是教师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一个教师只有虚心学习,用心钻研,在教学中学会教学,在管理中学会管理,不断增长自己的实践智慧,才能做好学校规定的各项工作。教育是培育学生心灵的系统工程,既是一种复杂的技术,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学校里的每一份工作都是教师学习的新开端,谁懂得了“工作即学习”的道理,谁实践了“工作即学习”的内涵,谁就走在他人的前面。教师工作的本质,要求把学习进修、教学研究与改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学习和研究的态度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校本教研倡导的就是这样一种“工作、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教研模式。因此,校本教研的价值不在于写了多少文章,也不在于获得多少奖励,而在于能否解决教师的心中疑惑,能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能否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当然,校本教研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自发的个体学习是有差异的,校本教研更强调在个体反思基础上的合作和共享,强调在学校层面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解决教学和管理中的共性问题。
曾经有段时间,学校教科研非常注重实验研究与综合改革。这些从学院派研究模型中移植过来的研究方法,着眼点在于教育理论和模型的构建,对理论如何促进教学改革不太关心,对研究成果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太注意,造成研究和实践“两张皮”。我们认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必须有实践价值,教学研究的成果最终应该体现为“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研究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常规工作,是所有教研组的中心工作。校本教研的模式,要从过去的量化研究和实验研究为主转为自然观察和叙事研究为主,要从过去的验证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为主,转为教师自我经验的提炼和拓展。提倡教师从解决问题出发,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开展日常化、本土化、草根化的教学研究。
朱慕菊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上指出,今后校本教研应“旗帜鲜明地把研究重心转移到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上来,强调学校的制度和文化的变革和创新。”校本教研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要在教师团体中形成“创新、合作、共享”的教研文化,让教师静下心来研究教育规律,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体验到教学与研究的乐趣。有了快乐的体验,教师才能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要真正实施校本教研,必须对过去的学校教学研究进行全面的反思,创新教师研修和学习机制,有效体现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诉求,对现行的学校教学业务管理制度做出重大变革。
从2003年参与教育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以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全面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连续召开了三次全省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评选出274所“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得到了各地基层学校的积极响应,在创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的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示范学校中除了一些历史名校,还有许多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的新兴学校。这些学校创造的校本教研实践模式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我们本着将“珍珠串成项链”的原则,把我省校本教研工作实践成果进行概括总结,为进一步深化和推广校本教研制度提供有益的启示,也为各类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可以参考的成功范例。
本书共8章,20个专题,汇集了部分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的实践成果和“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活动中的优秀案例93则。第一章从校本教研的历史回溯、实践本质和主要范式三个方面,对校本教研的背景、价值取向和基本操作模式作了阐述;第二章至第六章结合学校案例,分别介绍了以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技能、解决教学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观点交流为主要目的的五类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第七章与第八章分别从教师学习团队和教师个体自主发展两个角度,阐述了关于组织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
本书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专题8、专题9、专题12、专题15分别由方张松、朱跃跃、李荆、王小明编写,专题10与专题11由张志伟编写,其余专题由张丰编写。柯孔标、张丰负责全书的统稿,来尧林参与统稿校对工作,滕春友、祝国强参与了本书的前期策划与组稿。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嘉兴市教育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很多老师为本书提供了精彩的案例,对本书的编写内容和体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还参阅了一些教育专家的着作和研究文献,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