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西夏地理志
49285700000004

第4章 疆域(2)

第二节“元丰西征”之后的宋夏边界

乾道元年(宋治平四年,1067年),西夏将军嵬名山叛变,宋知青涧城种谔乘机攻取绥州。大安七年(宋元丰四年,1081年),宋发动“元丰五路西征”战役,加上次年的永乐城之战,宋朝以战死60余万人的巨大代价,换取了绥州、银州的葭芦等6寨和兰州、西安州。永安二年(宋元符二年,1099年),宋再取会州(见《宋史·哲宗本纪》及《西夏纪》卷二十一498页)。十二月,西夏崇宗嵬名乾顺派令能嵬名济向宋朝进《誓表》,宋哲宗降《誓诏》,夏宋再次罢兵讲和。此后双方边界相对稳定了较长时期。边界具体走向,在《宋史·地理志》陕西五路各州、军之下,列有“界堠”“界堆”“界台”。

一、与宋麟州的边界

宋麟州属河东路,在今陕西神木县北。此阶段西夏与宋麟州的边界走向是:北起饶咩浪界堠(陕西榆林市兔尾河西,大河塌乡北境),经大和堡(神木县上贺家畔北)、塞浪骨界堆(榆林市兔尾河蔡兴梁),折向东70里至弥川寨。以上是双方约定边界,但由于西夏军民不断蚕食侵耕水资源丰富的屈野河流域,宋朝边官屈辱忍让,西夏实际控制线已东移到屈野河西10余里。

二、与宋晋宁军的边界

晋宁军即原属西夏银州的葭芦寨,在今陕西佳县,大安八年(宋元丰五年,1082年)被宋攻取隶石州,天仪治平四年(宋元祐四年,1089年)复归夏,天祐民安八年(宋绍圣四年,1097年)宋再度收复,两年后置晋宁军。西夏与宋晋宁军的边界为:北起隔祚岭界堠(在今陕西佳县西约30公里的双碾沟),向南经龙移川界堠(佳县西北兴隆寺乡,见《宋史·地理志》卷八十六2137页晋宁军条),再南至清边寨界堠(米脂县沙家店北13里,见《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绥德军条)。

三、与宋绥德军的边界

绥德军原为西夏之绥州,乾道元年(宋治平四年,1067年)被宋攻取筑绥德城,永安二年(宋元符二年,1099年)改置绥德军(见《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绥德军条)。与西夏的边界走向是:东起镇边寨(陕西米脂龙镇乡北郭兴庄)北之界堠,向西经临夏寨北82里的界堠(陕西横山县武镇东南)、威戎城北70里之界台(横山县韩岔乡南)、御谋城北20里(靖边县高家湾乡)及城西35里(靖边县新瑶梁)之界堠。【按:镇边寨,参见《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绥德军条:“镇边寨,北至生界堠二十五里……”临夏寨,在大理河北岸,东至绥德军80里,即今子洲县城西约10公里处。威戎城,也在大理河北岸,今陕西子洲县马岔附近。《宋史·地理志》延安府:“威戎城……北至界台七十里。”】

四、与宋保安军的边界

保安军在今陕西省志丹县,一直为宋所控制,宋夏边界长期固定在长城岭,即今陕西吴旗县长城乡,乡南有战国秦之长城遗址,这段长城,是双方的实际边界。《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保安军:“……南至延州界一百一十里,北至长城岭八十里即蕃界入宥州、夏州路。”

五、与宋定边军的边界

定边军在今陕西吴旗县铁边镇铁边古城,原为西夏之安州,永安二年(宋元符二年,1099年),宋环庆路进筑为定边城,后置定边军。岁月流逝,陕北口语将“定边城”音转为“铁边城”,其遗址尚在。西夏与宋定边军的边界自东向西是:苍鸡,在镇安城北20里,今陕西吴旗县吴仓堡东南;里干谷界堠,在九阳堡北3里,今陕西吴旗县铁边城东38里;多移岭界堠,在神堂堡西13里,今定边县南王盘乡境。(镇安城,见《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2151页庆阳府条;里干谷、多移岭界堠见《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2148页保安军条。)

六、与宋环州的边界

宋环州治今甘肃环县,西夏曾数次攻占,随占随弃。双方边界自东而西是:里罗节砚界堠,木瓜堡北5里,在今陕西定边县西南刘峁塬乡(《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2152页环州木瓜堡条);虾蟆寨和市,在归德堡北40里,今甘肃环县山城东北;牛圈堠,在安边城北20里,今环县山城西北。虾蟆寨属西夏,其南即宋夏边界。对此,《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15页环州条灵盐路有载:“咸平中陷清远军,明年陷灵州弃美利寨,路经翰海中无水泉。一路至洪德寨东北入归德川上,过西界虾蟆寨、骆驼会取双堆峰至盐州约三百余里……”(参见《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环州条归德堡。)

七、与宋怀德军、西安州的边界

宋怀德军治平夏城,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黄铎堡村,古城遗址尚在。其地原属西夏,元符二年(1099年)被宋攻取。贞观八年(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以平夏城展筑置军。西安州治今宁夏海原县西安州古城,遗址亦存。永安二年(宋元符二年,1099年)宋攻取南牟会城置西安州,州境亦为宋攻取之西夏堡寨。宋夏边界自东而西是:折姜会和市之南,约今宁夏同心县马高庄乡;萧关(宁夏海原县高崖乡草场古城)北18里之临川堡;定戎寨(海原县干盐池古城)北50里之辟通流界堠,约今海原县徐套乡东北。

八、与宋会州、兰州的边界

会州于永安二年(宋元符二年,1099年)陷宋,治今甘肃省靖远县。宋夏边界自东北向西南是:柔狼山界堠,在怀戎寨(甘肃靖远县打拉池)北40里,约今靖远县东北25公里;再西南至兰州,以黄河为天然分界线,河西之地属西夏。

第三节西夏后期与金的边界

金兵大举南下进攻北宋之前,曾与西夏约定:西夏出兵攻宋之麟州,以牵制河东路宋军;如克宋,金割天德、云内、金肃、河清四军及武州“八馆”之地予夏。这“八馆”包括今内蒙古的中部、山西的西北部。让出这么多地方,明显是个骗局,金国不可能兑现,西夏只能付诸武力自取。宝义元年(宋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夏军由金肃、河清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渡黄河,攻取金国的天德军、云内州、武州。四月,又攻占府州(陕西府谷)西面的震威城。这样,今内蒙古的河套地区都被西夏攻占。金遣兀室佯为出猎,带数万骑夺回“八馆”之地,唯金肃、河清二军因在黄河南岸无法收回。九月,西夏又取西安州(宁夏海原西安镇)。正德元年(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让出陕西北部的部分堡寨,作为西夏失去“八馆”之地的补偿(《金史·夏国传》卷一三四)。

次年,西夏又攻取金之定边军(陕西吴旗铁边镇)。大德二年(宋绍兴六年,1136年),再取西宁州、乐州(《西夏纪》卷二十三555页)。越年,金正式将积石、乐、廓三州划给西夏(《金史·刘筈传》)。【按:《金史·地理志》不载乐州、廓州,说明作者确认此二州已为西夏版图,但却在临洮路下列有积石州,此当存疑。】人庆三年(金皇统十六年,1146年),金承认既成事实,将德威城、定边军、西安州“赐给”西夏。《金史·地理志》653页:“皇统六年,以德威城、西安州、定边军等沿边地赐夏国,从所请也。”并于正隆元年(1156年)与西夏正式划界,双方在边界两侧“对立烽堠,以防侵轶”。此时金已取代北宋进入陕西五路与西夏为邻,西夏版图有所扩大。至于1220年西夏攻占金新置之会州,因时间很短,其边界变化略去不述。金对西夏在领土作如此大的让步,原因有二:一是当时金的主要对手是宋,其兵力都抽调在南线;二是位于青海境内的西宁、乐、廓、积石等州荒僻辽远,军事运输困难。

1146年后西夏与金的边界,在《金史·地理志》卷二十六坊州条有详载:天会五年,元帅府宗翰、宗望奉诏伐宋,若克宋则割地以赐夏。及宋既克,乃分割楚夏疆封:自麟府路洛阳沟距黄河西岸,西历暖泉堡、鄜延路米脂谷至累胜寨、环庆路威延寨逾九星原至委布谷口,泾原路威川寨略古萧关至北谷口,秦凤路通怀[会]堡至古会州,至此距黄河见[现]流分熙河路尽西边,以限楚夏之封,或指定地名,有悬邈者相地势从便分划。

从以后80余年的历史看,金基本信守诺言。双方边界大体稳定,与今天地名对照,西夏与金边界线的走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