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西夏地理志
49285700000012

第12章 行政建置(7)

原为宋庆州地界,至道间入西夏。夏广运三年(1036年)置安州。曾公亮《武经总要》曰:“自淮安西北入通塞川……取车箱峡路过庆州旧蕃戎地,今伪建安州。”即《宋史·夏国上》所记“安、盐州”。1038年元昊称帝后,宋帝下诏绝其互市。庆历六年因元昊数次遣使请求恢复互市,复置榷场于安州。后徙榷场于宋境顺宁寨,然蕃商无人至场贸易。元符二年(1099年),宋攻取筑城,赐名定边城,后改置定边军。政和六年(1116年)依廓置定边县。夏正德二年(1128年)二月,西夏收复。人庆三年(1146年),金承认既成事实,将德威城、定边军、西安州“赐给”西夏。今遗址尚存,当地民众将定边城音讹为“铁边城”。《宋史·夏国上》:河南洪州,白豹,安盐州,罗(铎)落、天都、惟精山等五万人,以备环庆、镇戎、原州。《宋史·地理志》定边军:“元符二年,环庆路进筑定边城,后改为军。东至九阳堡三十五里,西至绥远寨二十里,南至横山寨三十里,北至通化堡二十里。县一:定边。政和六年,陕西、河东路宣抚使童贯奏:环庆路已进筑勒皈台等处新城……乞依姚古所请,于定边军置倚郭一县。诏赐今名。《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庆州之末记:车箱峡路,自淮安西北入通塞川,经大明泊、静边寨、香柏寨取车箱峡路,过庆州旧番戎地,今伪建安州,北入盐州约五百里。北[此]路山原川谷中行,不至南[上二字疑有笔误—编者注]险。国初淮安至盐州蕃部并内附。至道中五路出师,丁罕从此路进军至盐州。今静边、白豹、金汤、后桥等镇并为贼境,各置堡寨。《金史·地理志》卷二十六庆原路:皇统六年以德威城、西安州、定边军等沿边地赐夏国,从所请也。新修《吴旗县志》第五章第一节古遗址:定边城,今为铁边城镇政府所在地,在本县西北90华里处。西汉高帝二年设归德县,隋唐五代时期为洛源县……铁边城尚有古城遗迹,其城依山而筑,现留遗址比较完整。城墙周长3500米,为夯土筑成,外墙高7.5米,全城总面积840亩。城西门外有校场和点将台约10亩。据此相推,西汉的归德县、隋唐五代时的洛源县,应是吴旗县铁边城遗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950页:铁边城遗址(铁边故城)[铁边城镇·北宋·省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650米,南北宽约600米。城墙夯筑,残高4~9米,残宽2~9米……据《宋史·夏国下》,该城系宋与西夏互市榷场之一。【按:①今学术界均认为西夏无安州,更无“安盐州”。实则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断句之误。“安盐州”应为“安、盐州”。因为西夏肯定有盐州;而《武经总要》也有“今伪建安州”的记载。②新修《吴旗县志》认为铁边城遗址是西汉归德县、隋唐洛源县址,尚无确切证据。遗址基本保存完好,西汉和唐代之城都不可能;又有校场和点将台,县城无必要设置;残砖残瓦亦系宋代之物。这些特征都说明:铁边城遗址是西夏之安州、宋之定边军城。

东至保安军180里,南至庆州320里,西南至环州170里,北至盐州180里。

夏州治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红墩涧乡白城子村古城遗址)

秦属上郡,汉属朔方郡。东晋末匈奴族赫连勃勃据此建大夏国,蒸土筑城为都,即统万城。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夏州。隋大业元年(605年)改朔方郡。唐贞观二年(628年)平梁师都,复为夏州,置都督府,后又从朔方节度使辖区析置夏绥银节度使驻夏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朔方郡,乾元年(758年)复为夏州。唐末僖宗以拓跋思恭为夏州刺史,因其平黄巢有功,封夏绥银节度使,并赐姓李,此即西夏皇氏祖先。中和二年(882年)更名定难军节度使。李氏世代割据于此至宋初。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节度使李继捧入朝献所据之银、夏、绥、宥四州并留居汴京,宋朝廷遣官治理四州。《武经总要·边防·西番地界》:“太平兴国中继捧来朝愿纳土疆,得州酋豪二百七十八,部族五万帐……其弟继迁时十七岁,不乐内徙,啸聚亡命……”夏州旋为李继迁所据。又据《续资治通鉴》卷十七载,淳化五年春正月,宋太宗闻灵州及环州奏报,李继迁围攻灵州大路诸堡寨,大怒,决意讨之。命李继隆为河西兵马都部署,进讨夏州。李继迁闻讯,携母及妻子、卒吏藏匿野外。李继隆率宋军入夏州。四月甲申,宋太宗以夏州深在沙漠,“本奸雄窃据之地”,欲毁其城,因问夏州建置之始,宰相吕蒙正等对曰:“昔赫连勃勃僭称大更,蒸土筑城,号曰统万,颇与关右为患。若遂废毁,万世之利也。”乃诏堕其城,迁其民于绥、银等州。李继隆闻讯,以为朔方古镇,存之可依以破贼,遣其弟继和入奏,请保留夏州之城。朝廷未予理会。咸平元年(998年)李继迁上表归顺,宋真宗授其为夏州刺史、银夏绥宥等州观察使。李继迁以此为根本,招集部族,扩充实力,先据朔方,再取河西,三代终成西夏基业。元丰四年十月,宋五路大军征西夏,一度被种谔攻占。《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下《边防·西蕃地界》:夏州,汉朔方郡,后魏置夏州,深在沙漠之地……唐末拓拔[跋]思恭镇是州,讨黄巢有功,赐姓李氏,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五代李仁福、彝超继领节钺,号定难军。本朝太平兴国中,继捧来朝,愿纳土疆,得州酋豪二百七十八,部族五万帐,复为王土。其弟继迁时十七岁,不乐内徙,啸聚亡命,侵扰边境。淳化中诏废毁旧城,其州兵徙相州,置营仍曰夏州,迁居民于绥、银州,分官地给之。咸平末继迁死……《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四年:十月,戊辰,知夏州索九思遁去,种谔入夏州。

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红墩涧乡白城子村古城

因墙色泛白,当地俗称白城子。东晋义熙九年(413年)赫连勃勃大兴土木于此建都称统万城,十四年(418年)工竣。城墙以大砂、黏土、石灰拌和夯筑,其坚“可砺刀斧”。此其外城也。今遗址之内城分东西两城:东城周长2566米,为百官之所;西城周长2470米,其西南墩台高31.6米,为宫殿基陛(《靖边县志·文化志》,1993年出版)。历隋唐五代,皆为夏州治。淳化五年(994年)四月四日,宋太宗诏毁其城,迁居民至绥、银等州。其后李继迁仍以其为夏州治。李德明臣宋,于城内建馆舍,名“迎辉”,以待宋使。《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册725页:统万城遗址[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北1公里·十六国夏~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白城子”。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包括外廓城、东城、西城。外廓城平面略呈东西向长方形,南北垣情况不详,东西垣相距5公里,现仅存断续残垣。东城系后建,西城是当时统万城的内城。两城平面均略呈南北向长方形,中间以墙分隔。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墙体系用砂、粘土、石灰夯筑,高2~10米,夯层厚7~20厘米,色呈灰白,夯质细密坚硬。西城基宽16米,加上马面宽度可达30米。东城基宽10米。两城四角均筑有宽大的角楼台基,最高达31.6米。城四周共有马面30余座……据《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等,大夏凤翔元年至五年(413~417)筑统万城于此。“乃蒸土筑城,筑后待干,以铁钉椎之,凡椎不进去者奖,椎入一寸,即杀作者,然后另筑。”……北宋初为西夏所据……

东沿无定河至银州180里,东南至延州400里,西南至盐州300里,西北至丰州750里。

物产铁、角弓、毡、酥。

奢延水今无定河

《元和郡县图志》曰“源出朔方(县)南百步”,疑有误。今无定河上游名红柳河,源出定边、吴旗两县界之长城梁东麓,经靖边县的中山涧乡、柠条梁镇、东坑乡,再经内蒙古的巴兔湾,复入靖边县,经夏州城(统万城)南,其源至夏州城已过150公里。水过夏州后,向东经横山县境,复经银州、米脂寨、绥州,沿途纳榆溪河、芦河、大理河、淮宁河等支流,在清涧县河口注入黄河。无定河全长49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5.3亿立方米。沿途经毛乌素沙漠、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多年平均每立方米水中含泥沙144千克,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2.23亿吨。

贺兰山属横山之山峰,与兴庆府西之贺兰山脉同名。在州南,即今靖边县杨桥畔北约40里(已在横山县界),海拔1485米。山东北有原,名贺兰原,或称“贺兰坪”。《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夏州宁朔县后:贺兰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下《边防·西蕃地界》:夏州石堡镇后:东至怀镇六十里。《泾阳图经》曰:在邑西九十三里。【按:《元和郡县图志》与新修《横山县志吻合》,此贺兰山在今陕西横山县,与宁夏贺兰山同名。而《武经总要》所用引文有误:“东至怀镇六十里”是指“怀远镇”;“邑西九十三里”源于《元和郡县图志》中的“保静县……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都是考证宁夏境之贺兰山。】

废宁朔县城在今陕西靖边县城东24公里杨桥畔古城,俗称龙眼城,即隋唐之宁朔县。西北至州80里。

敖子山在夏州南,详址待考。《宋史·夏国上》载,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大起宫室于敖子山”,李德明入居,大辇方舆、卤薄仪卫,一如中国帝制。

地斤泽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嘎鲁图镇东。《宋史·夏国上》:“继捧之归宋,[继迁]时年二十……遂与其党数十人奔入地斤泽,泽距夏州东北300里。”

平夏地区名,即今陕西横山、靖边、定边县的北部及内蒙古乌审旗的南部。居住在这一带的党项族,称平夏部。《宋史·夏国上》:[淳化]五年正月,继迁徙绥州民于平夏。《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五:[淳化五年正月]吏部尚书宋琪上书言边事,曰:“党项界东自河西银、夏,西至灵、盐,南距鄜、延,北连丰、会。厥土多荒隙,是前汉呼韩邪所处河南之地,幅员千里。从银、夏洎青、白两池,地惟砂碛,俗谓平夏……”

宥州内蒙古鄂托克旗南境城川古城

在鄂托克旗最南端,北至旗府乌兰镇200余公里,东南至陕西靖边县界约5公里,东至无定河12公里。古城遗址坐落在两条东西向沙带之间的一块小平原上,故有“城川”之名。西汉为朔方郡三封县地,其治所在州北20里。北魏置长泽县治此,隶统万镇,隋唐改隶夏州。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于此置宥州,以宽宥为名,后为宁朔郡冶。天宝中,宥州寄理朔方军镇所辖经略军城。元和九年(814年)五月,从李吉甫奏,于经略军城(内蒙古鄂托克旗乌兰镇西约20公里之保尔日浩绍古城址)置新宥州,去州北320里。元和十五年(820年),复置宥州于旧址长泽县,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南境城川古城,隶夏绥银节度使。北宋仍为宥州,地处沙漠中,民以畜牧为业。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节度使李继捧入朝献所据之银、夏、绥、宥四州。淳化五年(994年)四月,宋太宗下诏毁弃夏州,宥州孤悬无保障,亦为李继迁所据。西夏建都立国后仍为州,建馆舍以接待宋使,不准其深入至兴庆府、灵州。辖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南部及陕西靖边县、定边县局部。元丰四年(1081年)十月,宋五路大军征西夏,王中正一度攻占宥州,城中居民500余家皆被屠。《宋史·夏国上》:[庆历]四年……然宋每遣使往,馆于宥州,终不复至兴、灵。《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四年:十月,癸酉,王中正至宥州,城中居民五百余家,遂屠之。《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废宥州:在盐州东北三百里,在夏州西北三百里。开元二十六年置,宝应已后废。事本具新宥州。新宥州……【按:新宥州是《元和郡县图志》作者李吉甫奏置,资料翔实可靠。西夏宥州实际是废宥州。新旧宥州均有遗址可考。】

东至夏州界50里,东南至夏州150里,南取长城岭路至保安军300里,取芦子关、塞门至延州480里,西南至盐州150里。

龙州治石堡城(陕西靖边县东偏南30公里龙州乡大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