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49282100000100

第100章 人物专访类(27)

骆仲泱给我的感觉非常儒雅、谦逊。和很多工科的科学家不一样,骆仲泱很健谈,采访起来会让记者感到很轻松,也许这是我和骆教授又是老乡又是高中校友的缘故罢。不过,温文尔雅的骆仲泱身上真的嗅不出机械呀、能源呀等“油油”的味道,看着他忙前忙后向我介绍各种设备的用途,我忽然涌起一种感动,认真而谦逊,这样的做事态度也是科学的态度,我想骆仲泱的成功来源于此。

科学新思维

骆仲泱在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他说:“这项基金其实对项目本身要求不是很高,它更多是为了帮助和鼓励我们青年科学家。”

“我的这个项目看上去很土,说简单点就是如何利用农村里废弃的大量稻草。我们经常看到农民在烧稻草,这样既污染环境又浪费。我们提了3个方案:把稻草变成煤气;还有就是集中起来燃烧发电;最后一个方案是将稻草转化为液体燃料,这个现在还在实验室阶段。土归土,可是很有用啊。”骆仲泱笑着说。

念中学时成绩就挺棒

问:您能谈一下小时候的读书情况吗?

答:我当时住在绍兴城里,就是现在轩亭口那一带。高中之前我们那时候基本只有下乡落户一条路,所以对学习还没什么概念。在小学、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虽然也算不错,但直到高中那一年恢复高考后才发奋学习,成绩就上来了,特别是高中最后一年,有了积极性,学习非常用功的。

问:您怎么选的专业?

答:其实当时我们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我是被调配到这个专业的。当时大学和现在不一样,也没有那么复杂的填报志愿之类的东西,我们大学班上很多人都是被调配过来的。我记得当时这个系叫热物理工程,而我连热物理工程是什么都不太清楚的。

我们那时学数理化还是比较有热情的,当时绍兴稽山中学可厉害了,我记得当时县数学竞赛,前三名有2人在我们班上,真挺强的。

问:您也是前三名么?

答:我也是前三名的。

两代大学生各有特点

问:您觉得那时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有些什么区别呢?

答:我们念大学的时候,应该来说学习比现在的大学生用功多了,整个氛围就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因为当时同学间年龄差距比较大,有些同学还很小,有些同学则已经当爹妈了,这中间的一个好处是可以有效互补。我算是年纪比较小的,而年纪比较大的同学,社会经验比我们丰富多了,他们知道这个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此那时的大学生,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现在想来,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呢!

现在的大学生,在完善自我、课外活动、阅历等方面比我们强,现在的大学有许多社团活动,这是非常好的。而我们那时候,文革刚过,很多老师刚从牛棚里出来,保守一些,当然教材之类的也不是很完善,很多硬件上的东西和现在是没法比的。

问:那时候有些什么课外活动呢?

答:那时社团活动比较少,但是体育锻炼还是有的。我那时候每天都要从灵隐到学校(浙大玉泉校区)跑一个来回,还有冬泳,坚持了挺长一段时间呢。

可惜毕业后,工作太忙了,还经常要出差,渐渐就忽视了,也是没办法的。尤其是冬泳,首先就是生活要有规律,然后要坚持,特别是天气骤冷的那几天,一定要咬牙下去,撑过去就不怕冷了。

问:您的身体很棒咯?

答:现在血压比较高,其实这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因为做科研工作压力太大了。但这也需要自己多注意,我在杭州不出差的时候,每天晚上工作到10点之后,我的学生就会叫我去打乒乓球,这也是自我调剂,我很喜欢,然后再回来工作,效率特高。

问:水平如何?

答:虽然水平很臭,但是和我的学生打打也还是胜多负少的,他们不是我的对手。

记者感言:念书时的骆仲泱成绩很好,身体也很好,他在大学期间还坚持冬泳,最厉害的事情就是每天从灵隐跑到浙大一个来回,这听上去就让人感觉很有诗意。

可爱的父亲

问:您有一个女儿,您对她管得严不严?

答:是的,我的女儿现在在文澜念初中,至于管得严不严,我觉得管得比较松,但她觉得我管得比较严,看法不一样。可惜上了初中就住校去了,因为我和她妈妈都比较忙,所以只能让她住校了。年纪是小了点,但没办法。不过早点住校也有好处,就是能够锻炼自己,她现在生活就很自立,这点会比同龄的孩子好。

问:担心不?

答:现在学校管得比较紧的,我倒也不是很担心。

问:她喜欢住校么?

答:不知道,就算想待在家里她也不会告诉我们的,但我想她还是蛮喜欢回家的,至少在家里可以看看电视,玩玩电脑,边做作业边听听音乐,这些在学校里是不允许的。

记者感言:谈起女儿,骆仲泱言语颇为幽默,看来亲情总能让人放松心情。

上了大学目标很重要

问:和本科生交流多吗?

答:现在学校鼓励教授多和本科生接触,我也是导师组长,有段时间和学生交流得还算蛮多的。就我看来,很多大学新生要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并不容易。因为从中学开始,他们就被家长、老师的指挥棒压着,教学也是手把着手的模式。但是到了大学,一切都变了。另外,中学时有一个目标,高考。一旦达到了这个目标,人也就容易松懈下来了。很多大学生迟迟无法进入角色,就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新的目标。没目标、没动力,人就会很盲目,所以就像浙大的老校长竺可桢说的,你来浙大应该想一想,你为什么到浙大来。

问:您那时的目标是什么?

答:那肯定有的,我当时就想着一定要考上研究生。我们那时读研究生的名额是非常少的,而我的目标则是学好知识,希望能深造下去,读完研再读博士。我一直在朝这个目标努力。其实现在很多大学生常常缺失人生目标,这很要不得。大学有很多社团,这是应该鼓励的,但是不要参加太多,毕竟学习才是主业。

中美学生学习态度有差距

问:您去过很多国外名校,您觉得中国学生和国外学生最大差别在哪里?

答:差别非常大,我去过世界很多名校交流访问,通过对比,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中学生负担太重了,包括老师、家长在内,都要求孩子除了学习别的事情都不要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也产生不少负面影响,我想会慢慢好起来的。

另外,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能力棒,但别的能力要弱一些,综合素质在以后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所以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进了浙大只能说学习能力比较强,但未来看的是综合能力,以后要做出成就来,需要各方面的锻炼和学习。

我在哈佛待了3个月,我发现美国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和我们中国学生不太一样,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不是为了父母。当然这也和环境有关,他们谋生的手段比较多,学习不一定是为了文凭。他们的学费很多是自己挣的,并不是父母给的,在学习的主动性上比我们这里的学生强很多。比如在课堂上,他们的学生很厉害,对老师要求很高,老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蒙过去的,他们会觉得我付了学费就要学到知识。

我们高校间互动太少

问:学校的差别呢?

答:还有他们学校间的交流非常密切,比如麻省理工的学生可以选修哈佛的课程,学分双方都是承认的。哈佛文理见长而麻省理工工科类比较强,这种相互间的交流给了学生很大的空间,师资得到了补充,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

而我们的高校在校际交流间的这种互动是比较欠缺的。

博士要有博士的标准

问:您在带学生时,除了专业知识外,对他们还有些什么要求?

答:我经常强调科学研究的学风问题,我们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科研考核体系,比较容易造成科研上的浮躁,单纯为了考核、论文或者毕业答辩,在学术水平上下工夫做得不是很够。论文往往急功近利,一个数据一个实验就下一个结论,但很多真理就被表面的错误所掩盖了。要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来不得半点虚假。

问:您比较严格?

答:对,我的要求比较严格,有时候学生论文发表比较晚、学习太辛苦学不下去退学回去也是有的。有件很伤心的事情,有一个经过5年硕博连读的学生,最后博士论文达不到博士的水平,只能按硕士毕业。但这没办法,我一直认为,从我这里出去的博士,要有博士的标准,来不得半点虚假,有时候也觉得不忍心,但这也是为了他们好。

记者感言:看得出来,骆仲泱很严格,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的学生。而对现在的有些大学生,他觉得他们总归不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批大学生那么有目标,那么刻苦。 不过,骆仲泱始终坚信一条: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这是他做人做事的态度。

2005年10月10日第8版

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访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院士

通讯员单泠 记者陈樱之

问:浙江大学并校7年来,有了很多的变化,您作为校长,会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这7年来浙大的发展?

潘云鹤: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点投入和持续支持,浙江经济高速发展都为浙江大学向世界一流目标迈进提供了重要基础和环境。并校7年来,浙江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在教育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瞄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以提高促融合,以改革促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与效益。高校通常用科研经费额来反映科研的规模。7年来,浙大科研经费以年均一个亿的速度增长,年科研经费已达10亿人民币,居全国高校第二。学校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不断增强。近年共获批准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项目、国家攻关项目、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防军工项目数百项,获批准经费达数亿元,为载人航天事业等重要国家战略项目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在人才培养结构方面形成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良好的“研本比”;浙大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站都位居前茅;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也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为国际SCI、EI收录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数位居全国高校第3位,国内论文发表总数名列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科研经费大幅增长,从1998年的706万元增长到2003年的4700余万元,居全国高校前3位。学校的综合排名居全国高校前三甲。

问: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您认为浙大主要的差距是什么?

潘云鹤:近7年,浙大人为实现跨越式发展付出了超常规的努力,使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声誉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上。我们缺少世界最高水平的师资,这是高水平大学最重要的资源。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是一个吸引名家和培养大师的过程。现在,教育部的“长江学者计划”和浙大自己设立的曹光彪高科技人才基金等都为浙大延聘世界高水平学者创造了条件,浙大的各个学院都非常重视聘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和知名专家,他们来校之后,在指导或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前沿和创新性研究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学校努力推动与国际一流学术机构联合建立或筹建高水平研究基地,浙大数学科学研究中心、浙江加州纳米研究院、沃森基因组研究院、国际电磁科学分院等一些国际合作研究平台的建立,为带动相关学科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问:那么您认为浙江大学下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潘云鹤:目前,国家和浙江省正在制订“十一五”发展规划,对浙江大学来说,也正是一个发展的关键期。目前,浙江大学正在加紧制订“十一五”规划,紧紧围绕国家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十一五”发展规划制订工作与学校“中长期发展纲要”、“学科与队伍建设规划”的修订、完善和“校园规划”的制订结合起来,在抓好总体规划的同时,将针对未来五年学科与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校园与支撑条件建设、学校文化与软实力建设等重大问题,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分步实施计划。

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造就和引进国际一流的学术队伍。我们要加紧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以科技创新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有国际一流水平和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建成一批国际科技研究中心,支持形成几十个从事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研究的优秀创新团队,培养青年学科带头人。我们要实施青年学术骨干海外培训计划,建立青年教师终身学习和交叉学习的培养机制和分流机制,全面提升浙江大学的师资队伍水平。同时,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建设面向一流的科研创新平台,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开放、流动、矩阵式的新型管理机制以及以投资效益为考核依据的评价机制,以促进若干个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