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理生理学
49271000000016

第16章 缺氧(3)

(四)毛细血管增生长期缺氧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释放,使毛细血管增生,尤其见于脑、心和骨骼肌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的增加,缩短了动脉血氧与细胞间的距离,改善了细胞的供氧量,有利于适应缺氧状况。

三、血液系统变化

(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红细胞数量增多主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有关。慢性缺氧时,低氧血症刺激肾小管旁间质细胞,产生并释放促红细胞生成酶,它作用于血浆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化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干细胞分化,原红细胞分化、增殖和成熟,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并进入血液循环。

红细胞增多及血红蛋白的提高增大血液的携氧能力,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氧。然而红细胞过多,增加血液黏滞性,增大血管阻力,使血流变慢,甚至出现微循环障碍。

(二)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增多及氧离曲线右移

2,3‐DPG是红细胞内糖酵解的中间产物,缺氧时,糖酵解加强,酸性物质蓄积,2,3‐DPG生成增加使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下降,引起氧离曲线右移,使Hb 结合的氧释放供组织利用。然而当肺泡氧分压下降至8kPa(60mmHg)以下,处于氧离曲线陡坡段时,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使之失去代偿意义。

2,3‐DPG在缺氧时增多的机制主要是:低张性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两者构型有所不同,前者两条α 链与两条β 链构成的中央孔穴比后者小,不能结合2,3‐DPG;而后者孔穴的周围有许多带正电荷的基团,可结合2,3‐DPG。当脱氧血红蛋白增多时,红细胞内游离的2,3‐DPG减少,这样就解除了2,3‐DPG对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抑制,促使2,3‐DPG合成。

2,3‐DPG增多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机制为:①2,3‐DPG和还原血红蛋白结合后,稳定脱氧血红蛋白的空间构型,使之难以与氧结合。②2,3‐DPG是一种不能穿透红细胞的有机酸,其增多可使红细胞pH 下降,由于Bohr 效应,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下降。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脑组织的氧、葡萄糖及能量储备少,主要依靠葡萄糖有氧氧化供能,但耗氧量大(占23%)、耗能多(85%~95%来自有氧氧化),且神经突触的功能与氧分压密切相关,乳酸等物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入血,易在脑内蓄积。所以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极差,特别是灰质。

急性轻度缺氧可引起头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和忧郁等。严重者以中枢神经抑制表现为主,如反应迟钝、淡漠、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第五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代谢耗氧率与机体的代偿能力。

一、代谢耗氧率

凡是基础代谢率高者,使整个机体代谢加强,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对缺氧的耐受性往往较差,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情绪激动、寒冷、体力劳动等。反之,能降低基础代谢率的因素,均可减少机体的耗氧量,对缺氧的耐受性也升高。因而在医疗应用中,通过降低体温、抑制神经系统等,实施治疗措施,如低温麻醉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以延长手术所必需的阻断血流时间。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

机体通过循环、呼吸、血液系统的代偿性反应增加组织的氧供。老年人或心、肺疾病患者由于心、肺储备功能下降,造成对缺氧的适应能力下降,所以缺氧耐受性也较低,但其中一些人群可通过适量的运动,提高心、肺代偿能力,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而正常人群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增强心、肺功能,可增强对缺氧的耐受性。

、第六节 缺氧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治疗缺氧的重要措施,首先消除缺氧原因,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积极治疗贫血、控制心力衰竭、改善血液循环。必要时采取吸氧治疗,但氧疗的效果因缺氧的原因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吸入氧的浓度或压力过高也可引起氧中毒。

一、氧疗

1.低张性缺氧

氧疗对低张性缺氧患者的效果最好,能改善病人的PaO2和SaO2,根据是否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应给予不同的吸氧方案。①对于PaO2过低,无PaCO2升高的患者,给予控制较高浓度吸氧,通常给以浓度为40%~50%的氧,可使PaO2在短时间内提高到8.0kPa 以上,SaO2上升至85%以上。②对于PaO2过低,伴有PaCO2升高的患者,应进行持续性低浓度、低流量给氧(参见第14章)。

2.血液性缺氧

对于CO 中毒引起的缺氧,吸入纯氧或高压氧有利于氧分子取代与血红蛋白结合CO分子,恢复血红蛋白运输氧的生理功能,如中毒较重者,辅以5%CO2刺激呼吸中枢,起扩张肺血管作用。治疗贫血引起的缺氧,由于SaO2已达95%以上,故氧疗效果非常有限。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缺氧通过增加血浆中氧的溶解量,对缺氧有些改善。

3.循环性缺氧

患者由于单位时间流经组织细胞的血流减少引起供氧不足,吸氧仅增加血浆中氧的溶解量和血管与组织间的氧分压梯度,起一定的治疗作用。

4.组织中毒性缺氧

因为氧供无障碍,故吸氧效果不明显。

二、氧中毒

吸入纯氧和高压氧能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缺氧组织的供氧状况,但需注意防止氧中毒的发生。随着氧分压的提高,也增加了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在海平面吸入大气氧时,动脉氧分压约为13.3kPa(100mmHg),溶解于血液中的氧仅为0.3ml/dl;吸入纯氧时,动脉氧分压提高至90.0kPa(675mmHg),溶解的氧为1.7ml/dl;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时,溶解的氧可达6ml/dl。

氧中毒的发生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氧浓度的大小、吸氧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系,尤其是氧分压。

吸入气的氧分压(PiO2)与氧浓度(FiO2)关系的公式:

PiO2=(PB-6.27)×FiO2式中:PB为吸入气体压力,6.27为水蒸气压,单位为kPa,FiO2为21%。

由公式可见吸入氧分压取决于PB与FiO2。

如潜水员在水下50m 处作业,PB为608kPa(4560mmHg),吸入大气氧(FiO2为21%),PiO2可高达126kPa(945mmHg),而出现氧中毒;相反,宇航员在1/3大气压高空中工作,吸入纯氧(FiO2为1),PiO2也只有27.5kPa(206.25mmHg),不会出现氧中毒。故当吸入氧的氧分压过高时,提高了肺泡气和动脉血的氧分压,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氧分压差增大,氧的弥散加速,组织细胞因获得过多的氧,产生活性氧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活性氧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产生过多的活性氧引起链式脂质过氧化反应。活性氧是一种强力的酶抑制剂,在高压氧下,可使酶的巯基氧化失去活性,如琥珀酸脱氢酶、丙酮酸氧化酶系统、谷氨酸脱氢酶等。活性氧可损伤细胞膜(包括磷脂膜、蛋白质、核酸等)与细胞器膜(如线粒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阻碍氧化磷酸化,使三羧酸循环受阻,细胞内呼吸功能遭受破坏。

氧中毒对各种组织细胞均有损害作用,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尤为明显,可出现肺活量降低,肺充血、肺出血、肺透明膜形成等肺部的病理改变,也可出现听觉、视觉障碍、抽搐、昏厥等神经症状,故人体氧中毒以肺性氧中毒和脑性氧中毒为主。

(郑绿珍)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立玲,金惠铭主编.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87

2.郑绿珍,李夏主编.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4-74

3.徐正鱞,徐正鱞主编.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8-69

4.张启良主编.病理生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