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49259400000028

第28章 农民工消除心理、文化、制度障碍有一个过程

消除心理、文化、制度等障碍,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

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一个再社会化过程。农民工虽然熟悉城市生活,但是由于他们的根在农村,在观念、心理、文化、环境、制度、行为等方面受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影响根深蒂固,要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还必须首先从消除观念心理、文化、环境、制度、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入手,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显然,这种营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一个再社会化过程。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催生的社会阶层。我国城乡社会二元格局的演变和松动是从农村改革开始,以农村家庭承包制对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化解和市场经济因素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取代为主要标志,从而开始了农民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过程。“农民的最大分化就是分化出一个数量众多的农民工阶层。”从1989年开始,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据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每年都有上亿农民从全国各地涌向各大城市,从事着非农业劳动,在城市里劳作着、生活着,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再社会化过程,他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消除心理、文化、制度障碍。

一、农民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农民工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有关农民工在城市的遭遇和生活状况也经常见诸报端,甚至有人提出“农民工”一词带有歧视性含义。农民工,从职业角度讲,他们是工人,从身份上来说,他们仍然是农民,这种角色错位,使他们对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承缺乏认同和归属感,仍然坚守着作为农民的那份传统,一旦遇到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无论交通多么拥挤,求一票多么困难,他们也要赶回去与家人团聚。这样一来,他们很难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难以真正融入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但是,有学者研究表明,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分治和城乡居民在生活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以及城市相对于农村的绝对比较优势,尽管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种种困难,受到种种歧视、偏见与不合理对待,他们在心理预期上对城市仍然有很高的认同和向往,表现出强烈的地域归属。然而,农民工虽然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城市劳动人口和城市居民,由于客观与主观、制度与观念、自身与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很少,和他们有一定的隔阂、疏离甚至是摩擦和冲突,双方都表现出很低的认同感。由此,农民工对城市社会和城市居民缺乏心理归属,始终适应不了城市生活,而城市居民也始终把他们当成外来人,防范心理难以消除。可见,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转变为城市人,也就是说他们短时间难以融入城市之中。

二、农民工市民化有一个角色转变过程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farmer或cultivator)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peasant)在向市民(citizen)转变过程中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学习并获得市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一个城市居民基本素质的过程。农民工市民化包括两项基本内容:第一,农民群体实现从农民角色集向市民角色集的全面转型;第二,在实现角色转型的同时,通过外部赋能(empowerment)与自身增能,适应城市,成为合格的新市民。从具体的个体层面来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将实现自身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现代性转变。在社会学中,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广义的“再社会化”可以理解为在生活急剧转变中,一个人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而适应另一种对他来说是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由此来看,对农民工的城市化过程就是一次再社会化的过程。他们原来生活在一个生产生活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人际关系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的农业社会中;进入城市之后,他们面临的是一个生产方式以工业、服务业为主,人际关系以产业、行业关系为主的现代社会当中。城市的工作节奏、生活方式、交往风格是他们未曾体验过的;城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灯红酒绿是他们所陌生的。由此带来的生活环境的剧变要求农民工进行再社会化从而适应他们眼前这个全新的世界。

当然,农民工进城,显然不是为了欣赏城市的繁华而到城里来的,他们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挣钱,获得比农村多的收入。一项调查表明,近九成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动机是“到城里挣钱”。那么,他们怎么才能挣到钱呢?有很多调查显示,农民工群体基本上是在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的“次属劳动力市场”上就业,需要农民工通过体力劳动的方式获得收入。于是在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职场成为农民工最主要的再社会化场所,与此同时,劳动关系就成为他们最基础的社会关系,直接影响着其他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