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
49250000000008

第8章 夯实城管基础

认清城市建设、管理的基础问题,夯实基础是城市管理功能发挥的基本要素,是保障城市各项功能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宜昌在城市管理中坚持从细处着手,从基础着手,不断强化市政环卫园林的日常管养,一手抓增量,一手抓提质,确保作业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基础设施扩容提质。加强公园绿地建设,桂花园建成对外开放,腊梅园“三通一平”完工,猇亭市民广场等一批公园广场加快建设,保证每年公园绿地面积平稳增长。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批准,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获得启动,宜昌市成为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第二批试点城市,完成王家湾等12座垃圾转运站、公厕、环卫作息点等综合体的选址、设计工作。刘家大堰环卫停车场主体工程完工,黄家湾填埋场封场工程前期工作完成。

二是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投入110万元,在西陵一路等5条主要道路上设置分类式收集容器292个,在碧翠苑等小区开展试点,组织编制垃圾分类收集、中转、处置体系建设可研报告,垃圾分类收集取得阶段性进展。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成效显著,已基本实现宜昌市医疗废弃物无害化收集处理全覆盖。

三是提升园林绿化水平。优化植物配置。立体搭配乔灌花草,扩大色叶植物规模,2012年全年新栽黄金槐等色叶植物5000平方米,“季相分明,四季见花”的园林景观初见效果。实施“美池添椅”工程。增添行道树树篦1488个、休闲座椅23套,道路绿化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加强日常管养。扎实开展植物“换植、培肥、整形”工作,累计更换、补植乔灌木22.5万株,栽花布花120余万株(盆),修剪草坪119万平方米,管养更加精细。

四是提速市政设施的维护养护。加强道路管护,2012年维修改造城区道路1.8万平方米,背街小巷硬化率达到100%,完成中心城区车行道维修3033平方米,完成人行道维修16725平方米,清疏排水管网12.45万米,维修及时率和市政设施完好率均保持在100%,市民出行更加方便。高度重视设施安全管理,检测维修云集隧道拱顶,完成了云集天桥检测维护,城区桥梁、隧道安全畅通。

五是规范道路停车管理服务。实施“五统一”,即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票据,统一挂牌着装,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培训持证上岗。完善内部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完善道路停车场管理设施,强化文明收费服务管理,提升文明收费水平,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新增道路停车泊位158个,目前中心城区道路停车泊位达到3078个,泊位总量达到9800余个(不含小区),日均吸纳停车5700台次以上,进一步缓解了“停车难”。

六是落实防汛排涝污水的整治责任。调整了城防办、局防办、处防办成员单位和职责分工,实行“三办合一”运转机制。修订防汛预案,对城区8处防汛水系设施、30处道路低洼渍水点、4个地下通道排水设备及3处泵站等城区防汛重点区域进行了排查、整改,改造了李家湖泵站,确保了城区安全度过汛期。出台《宜昌市城区污水外溢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市区两级分级处置、监管。2012年共接诉污水外溢727件,办结率95.18%。其中,市级承办470件,办结率99.78%。各区污水外溢治理开始市场化探索,其中西陵区建设管理局开通的“福安热线”初见成效、伍家岗区也已引入社会专业单位进行污水外溢清疏工作,较好地改善了社区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