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少林十大健身功法
49238500000006

第6章 少林桩靶功

§§§第一节桩靶制作和练习方法

“桩靶功”是少林拳的古老传统的基本功法之一。它是以“固定桩”的形式进行局部力量、反应、灵活的锻炼方法,是实用拳法的强化性练习,在武术运动训练中占有其重要的位置。其实战意义被武术家所重视。

传统少林练功所用的桩靶是一种固定在地面上的木桩,也可称为“走桩死桩”。这种木桩制作比较简单,一般均深埋于地下,上半部露出地面约有一人的高度,为了防止在击打过程中木桩晃动,一方面将木桩深埋,用土石压紧;另一方面,在埋的下半截的端部,装置上一个类似磨盘形状的中间有圆孔的石盘,这样可使桩靶更加牢固,为重力型击、打、撞、靠等功法练习创造了条件。传统练法中的桩靶,一般直径约25厘米,成圆柱形,均由长约2米左右的硬质圆木制成,将木的一端插在圆石盘中间的孔中,放置地下埋牢,上面露出的高度约1.50米左右(这是防止在打桩时,身体不致过分立直或仰起。当然在具体练习时,还要根据个人的身高灵活掌握)。在木桩靶的上部,牢固地扎上一圈宽15厘米,厚约2厘米的锯末袋(外用帆布或羊皮缝好),在桩靶的中部,扎上一圈宽约30厘米,与上同厚的锯末袋。在桩靶的整体中,只有这两处装上防护,其他部位均为实体。专项练习中,圆木的正中或两防护袋的下沿相接处,各装一根直径约8厘米,向外伸出约40厘米长的圆滑硬木柱。在进行拳、肘、膝、足面等练习时,可打在防护袋上(以避免关节、骨骼和皮肤受伤);进行掌、爪、臂、背以及足跟(掌)打击时,可打在桩靶的实体上。上、下各伸出的木桩是为模拟人的手臂和腿、膝的伸出而装制,也可根据需要自行插、拆。这种装置对拳法进攻和防御手段的配合练习具有直接意义。可采用格、压、刁、挂、拍、□、架、闪等方法,进行攻防并施的各种拳法训练。桩靶功的锻炼,是一种强化肌体感觉,提高力量的练习。传说过去少林寺中练功的桩靶,是将露出地面的木桩,雕成与人同高的人像,在人像各重要部位刻上所谓“死穴、晕穴、麻穴”等诸多穴位孔点。打桩时,以凌厉的攻击手段,并根据自己的锻炼重点或意想中的搏击需要,反复在上述部位进行拳打、指戳、掌击、肘顶、身靠、膝撞、臂劈、腿扫、足击……等模拟性技术实战练习。随着时代变迁,桩靶的传统功法练习逐渐趋向于普通化,而演变成击柱、撞墙、踢竹、打树……等方法。初学桩靶功,可在桩靶上缠上柔软的东西如棉布、稻草等,尽可能地避免皮肤、关节和筋骨的创伤。少林拳法的桩靶练习,可以强化肌肉的感觉,进一步提高实战能力,培养迅疾、灵活的身法、步法、眼法,还可以促进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的巧妙配合。

§§§第二节练桩靶功注意事项

1.击打桩靶时,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初学时力量要轻,逐步体会感觉,逐步增加力量,逐步加快速度。切忌急于求成。

2.在立柱上装置的上、下两个伸出的短木柱是假设的对手的四肢,因此木柱的高矮应依据本人的身高、习惯和训练目的灵活调节。在传统“桩靶”的立柱上,都钻有上、下不同位置排列的圆孔,便于随时调节插放短木柱(但要注意圆孔和木柱间的空隙要紧密,以不致晃动为宜)。

3.桩靶的训练,即可进行单一专项练习,也可进行左、右环绕式组合动作训练。但无论是何种练习,初学者,动作都不宜过猛,更不可妄发拙力。

4.桩靶功的准备活动和练后的整理按摩的程序、内容与“沙袋功”相同,其他技术要领,也基本与“沙袋功”相同。可参阅“沙袋功”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