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福建特殊教育——区域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49230700000009

第9章 福建特殊教育行政研究(2)

第三节 福建特殊教育机构研究

一、特殊教育管理机构

(一)特殊教育行政机构

特殊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行为,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整体教育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第21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但我国设立特殊教育行政机构则比较晚。国家教育部于1953年设立“盲、聋哑教育处”,贯彻执行盲、聋哑教育的工作方针、政策,研究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组织教材的编辑、审定、出版工作,培训师资及组织在职教师进修等。1980年教育部在初等教育司设立特殊教育处。198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我国特殊教育的领导管理问题明确指出:“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教育部门为主,民政、卫生、劳动、计划、财政和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和组织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特殊教育工作。”

2008年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57号)指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承担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宏观管理工作;拟订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政策和基础教育的基本教学文件;组织审定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教科书,推进课程改革;指导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图书馆和实验设备配备工作”,特殊教育的教育工作由特殊教育处负责。

2012年10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综合改革司等机构及相关职能调整的通知》(教人厅[2012]5号)指出:“为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的宏观指导,设立教育部学前教育办公室、教育部特殊教育办公室、教育部继续教育办公室。”明确了教育部特殊教育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拟定特殊教育的宏观政策和事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特殊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审定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教材,指导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统筹协调部内相关的特殊教育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教育部基础二司特殊教育处承担。”

我国特殊教育行政机构主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民政部门、卫生部门、劳动部门、计划和财政部门等。

1.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执行国家关于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有关规章制度,会同计划等部门做好特殊教育规划,对特殊教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具体管理,负责特教师资的培训和组织特教教材的编审。目前,教育部基础二司特殊教育处、教育部特殊教育办公室负责管理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全省的特殊教育工作,各市、区(县)初等教育与学前教育科管理本市、区(县)的特殊教育工作。

2.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是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的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残疾人联合会要把发展特殊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协助政府,动员社会,做好特殊教育工作。请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各界热情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目前,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组织机构是:福建省残联全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福建省残联主席团执行理事会,下辖残联直属事业单位、残联机关部室、各类残疾人协会和残联主管社会团体。其中直属事业单位包括福建省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福建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福建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残联机关部室包括办公室、维权与发展部、组织人事部、康复部、教育就业部、宣传文体部、机关党委等,主管社会团体包括福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福建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福建省智力残疾人体育协会、福建省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福建省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

3.民政部门

民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儿童福利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对残疾儿童进行学前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4.卫生部门

卫生部门负责残疾少年儿童的残疾分类分等和检查诊断,并配合做好招生鉴定工作,对特教学校(班)的残疾少年儿童的康复医疗进行指导,宣传、普及康复医学知识。

5.劳动部门

劳动部门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组织推动残疾青年的就业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残疾青年的就业,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由民政、劳动部门共同负责安排和指导。

6.计划和财政部门

计划和财政部门要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做好综合平衡,并制定政策,在基建投资和经费方面给特殊教育事业以积极的支持。

(二)特殊学校内部管理机构

我国1998年12月施行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特殊教育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和其他行政工作。特殊教育学校是指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制一般为九年一贯制。

从整个机构设置来看,特殊教育学校内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党建部门和行政部门。党建部门下设党支部和团支部,行政部门下设有校长、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和政教处等。其中以校长或党委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决策机构;学校的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年级组等是决策的执行组织机构,校务委员会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咨询组织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的监督反馈机构是党建部门和工会。下面主要介绍特殊学校校长负责制、特殊学校入学及学籍管理、特殊学校教学管理、特殊学校人员构成、特殊学校机构与日常管理和特殊学校卫生及安全管理。

1.特殊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特殊教育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特殊教育学校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实施教育工作。特殊教育学校应接受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要如实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学年末,学校要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工作,重大问题应随时报告。

2.特殊学校入学及学籍管理

特殊教育学校招收适合在校学习的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招生范围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学校实行秋季始业。学校应对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的残疾类别、原因、程度和身心发展状况等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测评。特殊教育学校应根据有利于教育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则确定教学班学额。

特殊教育学校对因病无法继续学习的学生(须具备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证明)在报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准其休学。休学时间超过三个月,复学时学校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并征求本人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意见后编入相应年级。

特殊教育学校应接纳不适应继续在普通学校就读,申请转学的残疾儿童、少年,并根据其实际情况,编入相应年级。学校对因户籍变更申请转入,并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应及时予以妥善安置,不得拒收。学校对招生范围以外的申请就学的残疾儿童、少年,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准其借读,并可按有关规定收取借读费。

特殊教育学校对修完规定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对不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对已修满义务教育年限但未修完规定课程者,发给肄业证书;对未修满义务教育年限者,可视情况出具学业证明。学校一般不实行留级制度。

特殊教育学校对学业能力提前达到更高年级程度的学生,可准其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或者提前学习相应年级的有关课程。经考查能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在经得本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后,应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转学。

特殊教育学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应予表彰,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应给予帮助或批评教育,对极少数错误严重的学生,可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学校一般不得开除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学生。

特殊教育学校应防止未修满义务教育年限的学龄学生辍学,发现学生辍学,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使其复学。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籍管理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3.特殊学校教学管理

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工作,其他各项工作应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整体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殊教育学校应按照国家制定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使用的教材,须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查通过;实验教材、乡土教材须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采用不同的授课制和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特殊教育学校应当依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校历安排教育教学工作。特殊教育学校不得随意停课,若遇特殊情况必须停课的,一天以内的由校长决定,并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一天以上的,应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特殊教育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的庆典、演出等活动,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不应影响教育教学秩序和学校正常工作。

特殊教育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实施德育工作,注重实效。

学校的德育工作由校长负责,教职工参与,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内容落实、基地落实、时间落实;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结合。

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不得讽刺挖苦、粗暴压服,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特殊教育学校要在每个教学班设置班主任教师,负责管理、指导班级全面工作。班主任教师要履行国家规定的班主任职责,加强同各科任课教师、学校其他人员和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学业、身心康复等方面的情况,协调教育和康复工作。班主任教师每学期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写出评语。

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巩固知识、发展技能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作业。

特殊教育学校应重视体育美育工作。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要上好艺术类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其他学科也要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发挥美育功能。美育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服饰、仪表、语言行为等方面审美要求。

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要对低、中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培养从事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高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学校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应做到内容落实、师资落实、场地落实。学校要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办好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的生产、服务活动要努力与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应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为原则。

特殊教育学校要把学生的身心康复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别和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训练质量。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康复设备和器具。

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提高学生保护和合理使用自身残存功能的能力;适时、适度地进行青春期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应加强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的指导,做到内容落实、指导教师落实、活动场地落实;要与普通学校、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和学生家庭联系,组织开展有益活动,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竞赛、评奖活动,要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特殊教育学校要在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尤其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学校不得仅以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工作。学校每学年要对学生德、智、体和身心缺陷康复等方面进行1~2次评价,毕业时要进行终结性评价,评价报告要收入学生档案。视力和听力言语残疾学生,1~6年级学期末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两科,其他学科通过考查确定成绩;7~9年级学生学期末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劳动技术或职业技能三科,其他学科通过考查评定成绩。学期末考试由学校命题,考试方法要多样,试题的难易程度和数量要适度。视力和听力言语残疾学生的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办法及命题权限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智力残疾学生主要通过平时考查确定成绩,考查科目、办法由学校确定。

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及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特殊教育学校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学活动时间,不得超过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接受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用于劳动实习的时间,每天不超过3小时;毕业年级集中生产实习每天不超过6小时,并要严格控制劳动强度。

4.特殊学校人员构成

特殊教育学校可按编制设校长、副校长、主任、教师和其他人员。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是学校的行政负责人,校长应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履行国家规定的职责。校长由学校举办者或举办者的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或聘任;副校长及教导(总务)主任等人员由校长提名,按有关规定权限和程序任命或聘任。社会力量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应报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由校董会或学校举办者聘任。校长要加强教育及其有关法律法规、教育理论的学习,要熟悉特殊教育业务,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管理水平,依法对学校实施管理。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具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残疾学生,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享受和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特殊教育学校其他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其具体任职条件、职责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

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教师聘任、职务制度,对教师和其他人员实行科学管理。

特殊教育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重视教师和其他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定进修计划,积极为教师和其他人员进修创造条件。教师和其他人员进修应根据学校工作需要,以在职、自学、所教学科和所从事工作为主。

特殊教育学校应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和业务考核档案,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全面、科学考核教师和其他人员工作,注意工作表现和实绩,并根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

5.特殊学校机构与日常管理

特殊教育学校可根据规模,内设分管教务、总务等工作的机构(或岗位)和人员,协助校长做好有关工作。招收两类以上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可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其具体职责由学校确定。

特殊教育学校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加强对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校长要依靠党的学校(地方)基层组织,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及其他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

特殊教育学校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整的学生、教育教学和其他档案。特殊教育学校应建立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并保证落实。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应与社区、家庭密切配合。

特殊教育学校应按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教育教学,有利于安全的原则设置教学区和生活区。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实行24小时监护制度。要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和管理工作,并经常与班主任教师保持联系。

6.特殊学校卫生及安全管理

特殊教育学校应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制度。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校舍、设备、教具、学具和图书资料等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学校要做好预防传染病、常见病的工作。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学校校舍、设施、设备、教具、学具等都应符合安全要求。学校组织的各项校内、外活动,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师生的安全。学校要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在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校医,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和教学、生活卫生监督工作。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每年至少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注重保护学生的残存功能。

特殊教育学校要加强饮食管理。食堂的场地、设备、用具、膳食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要注意学生饮食的营养合理搭配。要制定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措施,建立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制度。

二、特殊教育实施机构

(一)实施机构新格局

我国自19世纪后期,近代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以来,特殊教育学校是我们实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地区为节约经费,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采取了在普通学校中设置特殊教育班的形式;开始在普通班级中接纳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即随班就读。目前福建省与全国一样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新格局:即以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在家教育为补充的多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实施机构,共同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特殊教育实施机构

福建特殊教育实施机构包括普通教育机构(包括特殊班、随班就读)、特殊教育机构、送教上门和聋儿康复中心等公立机构,另外还有在量的民办训练机构等。

1.普通教育机构

普通教育机构是实施特殊教育的主体,包括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两种形式。目前福建省近70%的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

(1)特殊教育班

特殊教育班又称为辅读班或特殊班。一般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医疗康复机构、社会福利企业等举办的专门招收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班级。特殊教育班的教师是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专门教师,他们能根据残疾儿童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训练。残疾儿童除了在特殊班的学习外,根据需要有时还要和普通班的儿童一起参加某些活动,以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特殊教育班是福建省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重要措施,它具有一次性投资较少,见效快的特点。不但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而且学生也可以就近入学。不仅增加了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接触的机会,也增加了普通儿童接纳特殊儿童的机会。福建省最早的特殊教育班于1985年在福州市鼓楼区则徐小学创办。之后于1987年福州市鼓楼区第五中心小学附设弱智班,台江区斗南小学附设弱智班相继开办。2003年泉州晋江市教育局在内坑、东石、磁灶、陈埭等镇部分小学开办特殊教育班。2007年南安市在水头中心小学、诗山中心小学、康美中心小学开办特殊教育班。目前,特殊教育班是福建省普及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2007年统计资料显示,福建省普通小学附设特殊教育班300个。为办好特殊教育班的教育工作,各地出台各种实施方案。例如,南安市2007年制定了《残疾儿童辅读班实施方案》,对实施目标、实施学校、实施过程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2)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是我国大陆特殊教育界的一个专用名词,主要是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吸收1~2名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活动,教师则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导。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1997年)中将随班就读定位为“发展和普及我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办学形式”,是“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义务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该办法还对随班就读的具体实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学校应当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使用的教材一般与普通学生相同(全盲学生使用盲文教材),轻度智力残疾学生也可以使用弱智学校教材。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第19条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目前福建省轻度特殊儿童主要在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随班就读与西方的一体化教育及当今世界的全纳教育思潮具有诸多的共同之处。因此,随班就读又常被认为是全纳教育的中国化,或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纳教育。

2.特殊教育机构

特殊教育机构,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特殊儿童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一般是指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特殊儿童、青少年实施教育的机构。特殊学校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社会活动。特殊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补偿他们的缺陷,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福建省特殊教育学校对特殊儿童实行的是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学校,但是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义务教育正在向“两头延伸”。《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实现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两头延伸”,扩大残疾人高等教育规模;到2020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学前至高中阶段的教育。因此,目前福建省特殊教育学校开始新增了特殊幼儿教育机构,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校,残疾人高等教育机构。特殊教育学校一般有专门针对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儿童而设置的机构,如盲童学校、聋童学校、弱智儿童学校等,也有二类及多类障碍儿童安置在一起的机构,如特殊教育学校或盲聋哑学校等。福建省现有的特殊教育机构可分为特殊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含学前班、九年一贯制学校、职业高中班)、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机构等,其中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有聋人学校、盲人学校、启智学校、自闭症儿童学校以及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等五种。

(1)特殊幼儿园

2011年6月1日,全国首家独立设置的公办特殊幼儿园——厦门市心欣幼儿园正式挂牌成立。心欣幼儿园为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直属的全民事业单位,主要为听力语言障碍、智力障碍、脑瘫与自闭症四类残障儿童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和学前教育。该幼儿园将整合现有的各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班、康复中心培训部,建成20个班级,200名学生,67名老师的大型幼儿园。该幼儿园将有专业的言语矫治室、感统训练室、艺术治疗室、测听室、运动治疗室等供不同类型的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普通幼儿园不同的是,心欣幼儿园不仅提供学前教育,更重要的是提供康复治疗;和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班不同的是,幼儿园设有专门的康复和医疗人员。工作人员由保教人员、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两部分组成,其中康复医疗和训练人员包括康复医师、治疗师、咨询师等。

福乐幼儿园是由福建省残联创办的学前特殊幼儿教育机构,是专指学龄前残疾儿童(3~6岁)接受康复和教育的学校。“福乐”是指福建省残疾人幸福和快乐的愿景。2011年11月12日,福建省颁布《福建省特殊教育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和《福建省特殊教育幼儿园设置标准(试行)》,从此特殊幼儿园建设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福乐幼儿园实行全省管理统一,申办特殊教育幼儿园需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并征求同级残联部门意见后,公办园报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民办园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发给办学许可证。未经登记注册,不得举办。办学规模一般以6~12个班为宜,每班人数:小班不超过10人,中班不超过12人,大班不超过14人。福乐幼儿园体现无障碍设计,针对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等各类残疾儿童,设置相应的康复训练功能室,配齐相关医疗康复仪器设备。福乐幼儿园教师的员生比按照1:3的标准配备;每班至少配1名保育员;在园残疾儿童超过100名至少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康复医师、康复治疗人员各1名,不足100名的应配1名专职或兼职卫生保健人员,1名康复医师或康复治疗人员;按1:50配备炊事员。福乐幼儿园实行分级管理,由省、市、县三级残联和教育部门共同管理,各级残联为业务主管或业务指导单位,各级教育部门为审批注册登记部门。福乐幼儿园的办学形式多样,采用公办、民办、联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建设“福乐幼儿园”。鼓励用政府的政策和少量资金的补助来促进更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等民间力量来兴办“福乐幼儿园”或捐资助学,妥善解决残疾儿童“入园难”问题,最终达到提高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普及程度和实际成效的目标。福建省准备把特殊学前教育建成“全国特殊学前教育试点省”,原则上是省级为示范福乐幼儿园,各市、县级至少要有一所公办福乐幼儿园,民办的可根据各地人口、经济等发展状况合理布局和计划。2011年12月13日,福州市教育局根据仓山区教育局对“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关于申办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幼儿园的申请报告》的审核申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幼儿园——“福建省福乐幼儿园”是一所由省残联下属“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举办的专门接收全省0~6岁残疾儿童的部门办特殊教育幼儿园。“福乐幼儿园”办学规模为16个班级,计划招收幼儿265人,是一所以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非寄宿制]。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特殊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和〈福建省特殊幼儿园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闽教基[2011]53号)要求,经审核认为该园基本符合办园条件,同意仓山区教育局的意见,予以登记注册。这标志着福建省第一所福乐幼儿园正式成立。

(2)特殊教育学校

聋人学校是专门针对听障学生实施教育的学校教育机构。目前,福建省单纯招收听障学生的聋校有泉州聋哑学校、漳州聋哑学校、福州聋哑学校等。盲人学校是专门针对视障学生实施教育的学校教育机构。福建省目前单纯招收视障学生的盲校有泉州盲校和福州盲校两所。培智学校,又称为启智学校、开智学校、辅读学校等,是专门针对智障学生实施教育的学校教育机构。如福州市区第一所智障儿童学校为1987年成立的鼓楼区开智学校。1988年台江区育智学校、1989年仓山区培智学校、2008年晋安区启智学校相继开办。

相比公立的聋校、盲校和启智学校,福建省的公立的自闭症儿童学校开办较晚,直到2012年才在成立了第一所自闭症儿童学校——福州市星语学校。星语学校是福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办学规模为义务教育9年一贯制,规划建制为27个班。学校面向本市5区7县(市)招收患有自闭症的适龄儿童少年,同时招收符合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条件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中患有自闭症的适龄儿童少年。星语学校新校建成前,2012年秋季起在福州市盲校过渡。过渡期间先行开办小学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共6个班。2012年,泉州市盲聋哑学校的“自闭症教学部”挂牌成立,这是泉州首个公立自闭症教育机构。2013年9月,自闭症教学部的自闭症实验班正式对外招生,实验班首批招生数8人。公立自闭症儿童学校成立之前,主要是民办性质的机构,而且多数由自闭症儿童家长开办,例如2004年成立的泉州北斗星自闭症儿童培训中心,2005年成立的爱心儿童培训学校。

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是指以招收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儿童,对他们实施教育的学校教育机构。目前,福建省的特殊学校多为综合性质的教育机构。如南平市盲聋哑学校、莆田市特殊教育学校、古田特殊教育学校、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均为综合性质的特殊教育学校。

3.送教上门

送教上门是一种新型的特殊教育安置形式。送教上门的含义是指由一位教师把对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带到该学生的家中,并对其实施计划、评估和教育训练过程。送教上门主要是对程度严重、上学不便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为保障这部分儿童的教育权利,满足其独特的教育需求,可由当地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或特殊学校与家长共同约定,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派专业教师为这些儿童实施个别化的教育。学生的学籍在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每周固定时间,由相关学校派教师送教上门,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辅以必要的康复训练。

目前这种教育形式已经在福建省全面试行。例如,为了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2010年福建省颁布《福建省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了送教上门的指导思想、服务对象、服务原则及实施要求。虽然“送教上门”这种安置形式对重度或极重度儿童的家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因这种教育安置的投入成本大、要求高,所以尚未获得全面推广。

4.聋儿康复中心

聋儿康复中心是“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简称。福建省聋儿康复中心包括省级和各市、县(区)的聋儿语训中心,它们形成一个系统的康复网络。福建省聋儿康复中心,隶属于福建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各市、县(区)的聋儿康复中心隶属于地方残疾人康复中心。聋儿康复中心一般包括聋儿语训部、听力门诊部和社区指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