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居民防骗指南
49224700000002

第2章 形形色色的街头诈骗(1)

1.养老金全部买了黄鼠狼皮

诈骗,作为以侵犯财产为主的一种违法犯罪活动,其历史渊源极为古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的推进,诈骗活动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除了利用欺骗手段骗取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以外,又出现了情感诈骗、婚姻诈骗等形式。我国刑法把诈骗罪归入“侵犯财产罪”一类,并明确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客观方面表现为用各种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蒙蔽被害人,使其产生错觉,从而“自愿地”把财物交给诈骗分子。而这种财物的交付,可以是当场进行,也可以是事后进行,甚至可能是被害人自己送上门去。诈骗的方法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即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所谓虚构事实,是指捏造不存在的事实,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可以是虚构部分事实,也可以是虚构全部事实。所谓隐瞒真相,就是对被害人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种事实。被害人如果知道了这种事实,将不会把财物交给犯罪分子。这也是诈骗罪与盗窃罪、抢劫罪等其他侵犯财产犯罪的基本区别。

本章所述形形色色的街头诈骗,包含了发生在街头巷尾、医院、学校、火车、汽车、剧院、商场、饭店、舞厅等公共场所的诈骗活动。这些骗子以广大城乡居民群众为欺骗对象,作案频繁,手段多样,涉及面广,社会危害性特别大,我们必须与之作坚决的斗争。居民群众一旦发现受骗上当,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一般应认定为“数额较大”,应依法追究骗子的刑事责任。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均应依照刑法规定,对骗子从严惩处。居民被骗财物不足2000元的,也应迅速报案,以便及时挽回经济损失,打击诈骗活动的嚣张气焰。

一天上午,有个操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来到苏南某镇赵老汉和钱老太夫妻开的烟酒杂货店,买了包烟,与两位老人谈起来:“老大爷,你家房子挺宽敞的,租不租?”赵老汉想,出租房子赚点钱也好。就与那男子商定,租金每月300元,按月付。那男子当场丢下100元定金。他自称陈学增,河北人。

3天后,陈学增回来了,拎了一只黑色塑料袋,装的是收购来的18张黄鼠狼皮,想暂时寄存在小店里。钱老太欣然答应了。第二天中午,一个自称董超的外地男青年来到钱老太小店,说是来收购陈学增寄存的黄鼠狼皮的。

按照每张皮78元价格收购,董超拿出1400元,要钱老太转交给陈。临走,董超留下手机号,并“好心”地对钱老太说,其实你也可以做这个生意,嫌头蛮大的。

过了几天,一个安徽人又往店里送了23张黄鼠狼皮,开价每张65元。钱老太一算,上次董超收购78元一张,中间有13元的差价,于是她付了1495元现金给对方。随后,她拨通董超的手机。下午董超急匆匆赶到,付给钱老太1840元现金,说:“黄鼠狼皮涨价了,现在每张80元,这些皮我全要了。”

第二天上午,有个叫“陈景明”的安徽人,带着904张黄鼠狼皮上门来,开价每张66元。两个老人想,这下可赚大了!按66元一张算账,904张黄鼠狼皮59664元。老夫妻俩掏尽家底才凑到4万元,其中2万元是现金,2万元是从银行现取的。剩余的款项写了一张欠条,讲明待董超付款后再还。安徽人刚走,钱老太便打董超的手机:“我这里有很多皮子,你明天无论如何要来店里,否则我们没钱了。”董超很兴奋:“你收了多少皮?给了多少钱?”

“一共904张,巳经付了4万,还欠1.9万多元,明天你一定得来。”钱老太焦急地说。

“我明天早上9点到。”刚说完,董超就挂机了。可是第二天哪里还有董超的影子?老夫妻俩相互扶持着,颤颤巍巍地走进了派出所报案:“他们几个人伤天害理,合伙骗我们老头老太,先给甜头吃,然后一步步引我们进入圈套。你说冤不冤啊!”

编者点评

近年来此种骗术并不少见。骗子一般结伙行骗,有的来推销,有的来要货,使受骗者感到某种原料或材料进销渠道很畅通,而且有利可图,进而上当。年逾古稀的赵老汉和钱老太千辛万苦攒下的4万元养老金就这样一下子被骗了个精光,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做生意想赚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无可厚非。但黄鼠狼皮的收购价格是多少?市场行情到底怎样?也应该到土畜产品公司等部门去问问清楚。如果骗子们的报价和正规收购部门的报价明显不符,相差甚远,我们头脑中还不打几个问号?

2.能治脱发的“西红籽”

一天上午,已退休的刘老太参加完早锻炼,沿着小商品市场慢慢地走回家。突然,一个中年妇女从身后赶了上来,拍拍她的肩膀说:“阿婆,你好。”刘老太疑惑地看着对方。“我是小杨呀,不过现在老了,要叫老杨了。你还是蛮年轻的,就是头发脱得太厉害了。”没等刘老太反应过来,中年妇女边走边与老太聊起了家常。两人来到一个外地青年的地摊前。“西红籽!”中年妇女突然高声惊叫起来。只见摊位上有两个敞开口的布袋,袋内是一堆红中泛黑的小豆子。中年妇女神秘地将老太拽到了一边:“这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滋阴补肾,治疗脱发效果特别好。听说医院里要卖4000元一斤呢!”刘老太将信将疑。这时又走来了一名鬈发的青年男子与中年妇女打招呼:“阿姐,你在做啥?”“随便看看,想不到此地会有西红籽卖。”“真的吗?我原来严重脱发,就是吃它吃好的。我还想买一点,就是太贵。多少钱一斤啊?”“700元。”“喔唷,便宜的。”中年妇女立刻接过了话茬,“阿婆啊,你也应该买一点。”老太犹豫地看着地上的“西红籽”。这时陆续走来了两男一女,其中一个衣着人时的女青年显得很焦急:“听说这里有西红籽卖……哎呀!真的嘛,我们医院最近正好断档,多少钱一斤啊?700元?我统统要了。”“不可以,这位阿婆也要买的。阿婆,你快点买呀。”“对,你不能一个人独吞。”“人家阿婆年纪这么大,买回去自己用,你买回去给医院赚钱,到你们医院开药又要被斩一刀。”被这群人你一言我一语糊弄得昏了头的刘老太,此时对所谓的“西红籽”及其功效已深信不巳。想到自己那因遗传脱发30多岁尚未娶妻的儿子,老太掏出了准备到证券公司买股票的3500元钱,从外地青年手中“抢”下了五斤“西红籽”。银货两讫后,这伙人一哄而散。满怀喜悦的刘老太回家后才发现上当受骗。经中药房的药剂师鉴定,这些豆子不过是经过烘炒的普通小红豆,2元钱就能买一斤。

编者点评

警方在侦破这起团伙诈骗案后发现,这伙骗子均由家庭成员组成,他们分工明确:雇用一个外地人摆地摊做诱饵,姑嫂负责搭识中老年人,子舅负责望风、撬边,弟媳冒充医生做“托”。这伙人已在上海的周边地区连续作案20余起,诈骗金额高达10余万元。刘老太的上当在于轻信,治疗脱发的药物应到药店购买。即便这种所谓的“西红籽”有疗效,也应该先请教一下医疗部门的专家再掏钱。

3.怕见阳光的“珍珠菇”

一天,50多岁的马大嫂到老地方去买菜,还未进菜场,一位中年妇女就叫住了她:“马大嫂呀,多日不见,你可好吗?”

马大嫂回头一看,原来是摆葱姜摊的三妹子:“你这些日子混到哪里去了?差不多有一个月没见到你了。”

三妹子神秘兮兮地凑到马大嫂的耳朵旁说:“我现在做大生意了。”

“做啥大生意?”马大嫂有点不相信。

“为一家药厂跑原料。”

“真的?讲给我听听。”马大嫂开始对三妹子的生意有兴趣了。

“深海鱼油你总听说过吧,我现在做的原料比深海鱼还要深,所以营养价值比深海鱼油还要高。这是一种海底植物,叫‘珍珠菇’,用这种‘珍珠菇’做成的滋补品对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好处,可以活血降压、祛风御寒、美容嫩肤、健齿黑发。药厂里出高价收购这种原料。”

“这生意怎么做法?”马大嫂开始心动。

“这种海底珍珠菇只有渤海湾里才有。我认得那里的一个渔民,他专门打捞这种‘珍珠菇’。去年,上海一家药厂对‘珍珠菇’作了测试,营养价值很高的。这个渔民一个月跑一次上海,每次带半公斤多一点来,我和几个朋友集资统吃,100元一克,药厂收购500元一克。上个月我们每人赚了5万元。”三妹子神采飞扬地对马大嫂说:“我要去接货了。拜拜!”

马大嫂被三妹子说得心里痒痒的,她一把拉住三妹子说:“你给我弄点做做好吗?”

“份额我们都分光了呀。”三妹子面有难色,欲擒故纵。

“妹子,你看在老相识的面子上,给你大嫂也发点吧。”

三妹子想了想说:“好,我有两个份额,这一次就让一个给你。不过你快点去拿钱,要当场付现金的。”

半个小时后,马大嫂从银行里取出一万元现金,气喘吁吁地赶到菜场,然后在三妹子的引领下,来到一僻静弄堂里。弄堂里已有二女一男,男的看上去像北方渔民,那边放有一个旅行袋。马大嫂付了一万元,接过一个像是装工艺品的盒子。她想打开看看“珍珠菇”是何物,三妹子忙加以阻止:“别打开,‘珍珠菇’是海底植物,怕见光,见了光药厂就不收购了。到药厂收购时,我通知你一起去。”

马大嫂与三妹子等人分手后,乐滋滋地回家了。

晚上,马大嫂将此事告诉老公,并提醒他千万别打开塑料袋内的盒子。老公听后疑窦顿生,趁马大嫂不留神,悄悄地打开了塑料袋内的工艺盒。哪有什么“珍珠菇”呀,空盒一只!“老太婆呀,你昏头啦,一万元买一只空盒子啊!”

编者点评

这位已经退休的马大嫂上当了。可悲的是,她连这个在菜场结识的三妹子的真名实姓、家住何处都不知道。

在前面所述的三个案例中,受害人都是已经退休的老人。骗子正是利用老年人为保家庭平安,使自己或家庭成员的疾病得到救治的心理,或者是退休后闲赋在家,掌握着一定的经济权力,想“做点事挣点钱”的心理来实施骗术的。路边交易不可信。警惕!骗子在实施马路交易时,已经把老年人作为攻击的首选目标了。

4.小伙子贪色,被骗去万元

南京一名男青年因贪图美色,被一女子骗走了一万元。

男青年小A,27岁,家住南京太平南路。6月份,小A在一家舞厅搭识了自称“圆圆”,长相标致,体态丰满的已婚妇女。圆圆平时在新街口做小生意。她对小A谎称自己已离婚,没几天两人便在她家同居。三个月后,圆圆对小A说,她要去外地进货,急需要一万元。小A毫不犹豫地借给了她。为了让小A相信,圆圆还写了张借条。小A将借条随手放进了抽屉里。圆圆趁他不备,将借条偷走。这两天,圆圆提出和小A分手。小A打开抽屉找借条时惊得目瞪口呆,借条已经不翼而飞!找到圆圆讨钱,她赖得一干二净。小A碍于面子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编者点评

以色相引诱实施诈骗,自古有之。尽管各个具体案件情况不同,可以有多个版本,但万变不离其宗。美色只是“载体”,目标是你口袋里的钱财。善良的人们,警惕啊!

5.碰巧遇老乡,万元被骗光

2005年1月底,在南方辛辛苦苦打了一年工的盐城某盐场职工王某,带着巨款登上了回盐城的长途汽车。下午5时许,班车安全抵达盐城新客站。刚下车,一个满脸堆笑、操着本地口音的中年男子迎上前来,扯上几句,两人就认起了老乡。这位中年男子称自己恰巧有车经过盐场,王某便毫不犹豫地搭上了中年男子的桑塔纳轿车。上车后王某发现车后排已坐着中年男子的两名“同事”,王某只得将放有巨款的旅行包放到轿车的后备箱内。一路上,几个人有说有笑,关系很快拉近。路上,中年男子提出要开车到液化气站办点事情,称人多不方便,便让王某与两个朋友在路边等一下,言明几分钟就回头。可10多分钟过去了,仍不见中年男子回来,此时一“同事”掏出手机拨号后称对方关机,另一“同事”忙提醒说在液化气站是不能打手机的。此时的王某虽然为旅行包担忧,但想还有中年男子的两个“同事”在,也就没往坏处想。又过了10多分钟,还是不见桑塔纳的车影,这时,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两“同事”也跟着发起“牢骚”来。于是,3人分乘两辆出租摩托,王某独自坐一辆跟在后面,那两人合坐一辆在前面“带路”。不一会儿,两“同事”乘坐的摩托车七拐八拐便不见了踪影。心急如焚的王某到了液化气站才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桑塔纳的踪影,更没有中年男子和“同事”,问遍了气站和周围的人,才知道也没有开着桑塔纳来办事的中年男子。王某这才连呼“上当”,被骗走的旅行包内有自己辛苦打工挣来的12000多元巨款和给女儿、妻子买的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