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49207900000074

第74章 走向大自然

——叶佳修的歌曲《多间的小路》赏析

梁茂春

70年代中后期,台湾乐坛上掀起了一个称作“校园歌曲”的运动。它使台湾流行音乐的风貌为之一变,一时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通俗歌曲。这些歌曲在80年代影响了大陆,几年间,《龙的传人》《童年》等白湾校园歌曲传唱于大江南北,有些歌曲在大陆几乎可以说是家弦户诵。

台湾“校园歌曲”开始兴起于1973年前后,起初叫做“中国现代民歌”,是由一批台湾大专院校学生中的业余音乐爱好者提倡的。他们纷纷自己作词,自己作曲,穿着朴素的学生服装,手拿一把吉他演唱。至1977年台湾新力公司举办“年轻人创作演唱”的“金韵奖”比赛,逐统一到“校园歌曲”这一名称上来。这类歌曲的创作者是年轻人,演唱者是年轻人,听众主要也是校园中的青年学生,因此也被称作“青年歌谣”。

许常惠教授在《台湾音乐史初稿》一书中这样分析台湾“校园歌曲”产生的社会背景:“到了70年代,由于台湾工商业的发达,社会上物质生活的提高,随着新的传播媒体如电视、录音带、录影带的发展,通俗歌曲要普及起来。于是流行歌曲的风格换新了,有追求美国新潮流的所谓‘校园歌曲’的,有所渭‘摇滚歌曲’的……可以说达到空前盛况。”

70年代前期正是邓丽君等歌星在台湾大红大紫的时候,她们的演唱柔媚徐缓,浅吟低唱。然而过甜则腻,这种柔靡歌风很快引起了一些知识分子的反感,有2人还认为都是无病呻吟的靡靡之音。“校园歌曲”正是为抵制和改变这类流行歌曲风格而形成的一个创作、演唱相兼的青年音乐群体。他们的清新纯朴的作品对台湾流行音乐中的颓废风气无疑是一种对抗。从总体风格来看,“校园歌曲”受美国“乡村歌曲”的影响比较明显,而青年人敢想敢为的精神以及清纯自然的风格,是推动“校园歌曲’运动迅速发展的原动力。

最初的“校周歌曲”的创作者有杨弦、侯德健、罗大佑、李双泽等一批年轻人,代表作品有《乡恋》(杨弦)、《龙的传人》(候德健)、《少年中国》(李双泽)、《童年》(罗大佑)等。叶佳修也是台湾“校园歌曲”创作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的《乡间的小路》就是一首典型的“校园歌曲”。

《乡间的小路》以极其清纯、自然的民歌音调,唱出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安详的图景。第一段音乐四个乐句,典型的起、承、转、合的民谣体,旋律中也糅进了一般青年歌曲的活泼节奏及乐汇。

例111

这一段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似锦、牧童吹着竹筒引老牛缓缓归去的田园风光,其意境令人想起贺绿汀的那首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乡间的小路》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高潮在对比性的中间段,这里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节奏也更为急促,表现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的主人公的悠闲、得意的心境:“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间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第三段是第一段词曲的完全重复,前后呼应,全曲在平稳中缓缓结束,牧童的笛声也慢慢远逝,留下了隽永恬美的回味……《乡间的小路》以歌唱乡间生活、歌颂自然风光为题材,是一首带有学生味的乡居小唱。这是台湾“校园歌曲”与别的流行歌曲不同的一个方面,它也反映了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的台湾人对于宁静、清新的乡间生活的留恋,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要求。

此外,叶佳修还创作了《赤足走在田埂上》《踏着夕阳归去》《外婆的澎湖湾》和《大自然的限时信》等同类题材的歌曲,也广为流传。他从小生活在台湾东海岸花莲县的乡下,他早期的这些“校园歌曲”,可以说都是以他花莲故乡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

“校园歌曲”是台湾流行音乐建立自己的风格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其独特的风貌在台湾乐坛风行了十来年。到80年代后,由于受到商业化的污染,开始逐渐变质、异化而失去了原有的艺术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