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49207900000065

第65章 梦中的故乡

——评李泰祥的歌曲《橄榄树》

梁茂春

在台湾音乐中有数不清的“思念故乡”题材的作品,从民间音乐到专业创作都是如此,造成了台湾音乐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众多思念故多的作品中,我最欣赏的是李泰祥和三毛合作的歌曲《橄榄树》那飘逸、惆怅的歌词,那哀婉、深沉的曲调,充分表现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内心的失落和彷徨,有一种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常能触动那离乡背井的人们心中的最痛。

《橄榄树》创作于1971年,到1978年成为台湾飞腾影业公司的故事片《欢颜》中的主题歌。影片中的女主角——音乐教师齐盈为了能够上大学深造,去当歌星唱歌挣钱。《橄榄树》是在齐盈向自己的恋人表达诚挚的情感时唱的一首歌曲。含蓄、惆怅、真挚、感伤,是这首插曲鲜明的艺术特点。由于《橄榄树》具有独盘、完整的艺术品格,经过了电影的传播之后,产生了更加广泛的影响。相信您一定会记得:它那旋律中流出来的淡淡的哀怨浓浓的乡愁,深深的思恋……真是剪不断,理还乱。那棵美丽的橄榄树,如梦,如烟……《橄榄树》的旋律进行以下行波浪式为其特点,第一句曲调就是如此:

例102

这种曲折下行的旋律线,准确地表现了歌词中那份感叹、悲伤、缠绵的情感。

《橄榄树》的旋律采用的是西方风格的小调音阶,但它既不是传统的“自然小调”或“和声小调”,也不是“旋律小调”,它是一种升高了第Ⅵ级音的特殊小调,似乎从中国古代的七声羽调式音阶中能够找到依据。正是这个升高了第Ⅵ级音的曲调,给人既新颖又熟悉的感觉。上例中从升Fa到D0的增四度下行旋律,色彩别致,情绪悲怆,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橄榄树》在音乐结构上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两头是完整的乐段,中间部分是歌曲的高潮所在:在全曲的最高音域唱出“为什么流浪远方?”这是流浪者内心痛苦的呼号,撼人肺腑。《橄榄树》全曲的音域是十一度(自G——c),李泰样用了并不宽广的音域,却表达了极其深厚的思想内涵。

思乡题材之所以成为台湾文艺的永远写不完的题材,是因为整个台湾可以说是一个“移民岛”,占全岛人口97%左右的汉族人,都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从大陆漂泊过去的移民。移民永远依恋着他们故乡的一草一木,让他们牵肠挂肚的是他们故乡的亲人。这就是台湾“思乡”题材艺术作品长旺不衰的根源。

李泰祥是台湾最有才华的当代作曲家之一。他1941年生于台东马兰,有台湾山地同胞的血统。1964年李泰祥从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毕业,成为一位小提琴家和指挥家,而后又进行音乐创作。他既写严肃音乐,又写流行音乐,是著名的“两栖”作曲家。他的现代音乐创作非常富有创造性,但是知道和了解他的现代音乐的人却寥寥无几。而他的一曲短歌《橄榄树》,却使他蜚声两岸。李泰祥还曾先后为十六部电影配乐。他还培养了一批歌星,他的学生齐豫就是因唱他的《橄榄树》而一举成名的。非常可惜的是,由于李泰祥身患重病,从90年代以来就没有再写出过新的作品。